制高点——国展最高奖书家推介·傅亚成

导语:他是一个全能艺人,他的人生之路充满传奇色彩。演员出身,演过戏,当过教师,跳过舞,在歌厅当主持人和歌手,还做过导游。1983年因出演《人面桃花》而与书法结缘,并在国展中入展、获奖160余次。他的书法作品拙中寓巧,含蓄蕴藉,散发着迷人魅力。

返回首页 | 书家资料 | 要点推荐 | 访谈实录 | 作品欣赏 | 往期回顾

书家介绍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成功的原由,傅亚成的成功主要缘于对书法的容与融。有了容才使先生作品面目多样,有了融才使不同面目的作品[详细]

艺术简历

傅亚成简历

傅亚成简历

傅亚成 别署孤云堂,1964年出生于河北承德,师从言恭达。现为中国书协篆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河北省书

编辑团队

采访、编辑:欧阳媛

分享栏目

要点推荐

迪 拜 印 象

迪 拜 印 象

密实的长袍,深邃的黑眸,古老的宗教,茫茫的沙漠,充沛的石油,令人啧舌的富庶,这些词汇是人们对阿拉伯这个酋长国的梗概印象。公元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四日由中国国际书画交

枕边拾遗

枕边拾遗

●读书读帖临摹是我每天的日课,起初对古人读书所谓枕上、马上、厕上之语所不解,心想读书非如此不可?后来终于明白这是个极简单的规律。因为此时需要有书相左,为此害我入

傅亚成:与书法结缘,20多年默默耕耘

傅亚成:与书法结缘,20多年默默耕耘

偶然与书法结缘,便抛弃了从少年起就向往与沉迷的多种爱好与追求,远离了人生多种享受与欢乐。20多年临池不辍,甘守清寂,与寂寞和孤独相伴,默默耕耘。12月27日下午,来我

感悟

感悟

书法圈有个奇怪现象,令我费解,就是曾经在书坛叱咤风云的人物,近年来似乎销声匿迹。是他们又找到了更能实现人生抱负的事业,还是于书法不屑?我想绝大部分是因为迷茫、困

  

    书法艺术网:傅老师您好,看过您以前的采访,了解到您是一个全能艺人,会表演、会唱歌、会跳舞、会主持,当过老师,做过导游。走到今天,您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会与书法结缘?

   傅:细数三十年的艺术之路自己可谓是个“杂家”。无论是十四年的梨园生涯,还是八十年代舞星大赛夺冠,先后游艺于唱歌、舞蹈、主持、导游和书法教学等各艺术门类。起初只是爱好与喜欢,从未想过诸艺会对日后自己从事的书法艺术有涵养功用。由此很庆幸自己从艺之“杂”。说实话与书法结缘纯属偶然,那是八三年一出《人面桃花》让自己与书法结缘,若没有当场书写之硬性要求想都不会想到会走上书法之路。可能会从事影视、声乐、舞蹈或主持。命运就是如此,不以个人意愿而转移,一次偶然成一生所求。足见书法艺术之魅力!学书愈深,愈生敬畏,敬畏其深邃与博大,非潜心临池而能成。须探幽索隐旁涉诸艺,从中领悟艺理,以增加作品内蕴。音乐的委婉高亢与书法抑扬顿挫,舞蹈的肢体语言又何尝不是书法的造形结构?戏剧生旦净末丑,书法真草隶篆行,唱念做打与提按使转,都与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有追求的艺术家不可能只专注一艺之研习,而应精通诸艺探本朔源,兼收并蓄来丰富自己的创作,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书法艺术网:习书之初,对书法有怎样的认识?

   傅:当时对书法没有认识,因为儿时没有“书法”这个概念,只记得上小学时写过几次大字课,但记忆非常模糊,谈不上什么书法。初识书法只是觉得好玩,且有兴趣,在舞台上博得了掌声,又斩获汇演一等奖,满足了幼稚的虚荣心。当时真没有任何想法与认识。

     书法艺术网:讲讲您投稿参加展赛的经历吧。

   傅:我出道较早,记得是1983年开始习书,85年初投稿获市首届书法大赛第二名,八七年获首届河北省书法篆刻评展一等奖,并担任省青年书协常务理事,当时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更增加了自信!于是开始参加全国性书法大奖赛。我清晰记得仅八八年就在全国书赛中获奖30余次,与现在证书是薄纸一张而奖金丰厚不同,那时获奖没有奖金,但证书很漂亮,有的书赛还颁发奖杯。但自己觉得还是那时的奖励“厚重”和真实。没有时下染色、拼接、做旧、设计、花里胡哨的包装,而皆“素面”示人,凭的就是作品线条与技巧,格调与意境。自第三届“兰亭奖”获一等奖后,自己就不在参加任何大赛了。160余次的获奖经历以及近五十次在中国书协的各大展览中获奖入展已经可以为30年的自己划上参赛句号了。

     书法艺术网:您真是很幸运,很多人书写一生都不能进国展,您却可以获得如此多的嘉奖。您的艺术阅历与您的书法成功之路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

   傅:我的人生阅历确实可以用“丰富”来形容。一个人在懵懂少年就注定今后的发展,我从小学一年级便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学习总是可以拿100分的,文艺方面更是全校乃至全市的尖子,体育也可圈可点,先后参加过体校体操队、滑冰队、田径队、排球队、乒乓球队。77年考入剧团后苦练基本功,早晨四五点起床,去山庄练功寒暑不缀,那时候培养了自己吃苦耐劳的毅力,这对后来从事书法研习奠定了基础。记得后来在剧团下乡演出时,我每天临习十余个小时,当时团里所有人被我的刻苦精神所折服,而自己当时的想法特纯粹,就是要看自己能够坚持多久!当然还有母亲一句朴实无华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告诫,我想一个人成功,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理想与梦想共存,但不一定所有梦想都能实现,重要意义在于追求梦想的过程,财富即阅历。少年安逸不是福,老来安逸才是福,苦尽才能甘来,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阅历对自己乃苦心孤诣的坚守,触类旁通、厚积薄发。


  书法艺术网:苦尽才能甘来,说的太好了,任何一件事想要成功必然要付出等值的努力,而任何的荣誉都是别人的肯定与赞赏。再说您参加展赛的时候吧,您对自己的作品有哪些要求?

   傅: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对每一件作品要求甚高,每件作品从构思到创作从不敷衍。近些年我于篆书用功最勤,篆书之难难于识篆和记篆,最忌随意造字生搬硬套。须对篆书起源与发展进行梳理,从中找出规律,尽最大能力用字准确,这一点非常重要。然人非圣贤不可能百无一漏,只有多读书,才能使失误减少。我对作品要求首先选好内容,所谓好内容便是雅,雅便是古人精典之词句,疑字与不确定之字坚决不用。当下进入展览时代对作品的表现形式也须考虑,但要遵循美的原则,不要过,把握好度,将所有情感倾注于笔墨之中,这样的作品才耐人咀嚼回味。
  
   书法艺术网:习书二十余年,谁对您的影响最大?为什么?

    傅:到今年习书整整三十载,要说影响我的人很多,诸如:弘一法师、张伯驹、王国维、鲁迅等皆是人品气节具佳之雅士。其实真正影响我的是父母,尤其是母亲。我母亲是地道的农民,虽未上过学,但聪慧过人且毅力超群。曾干过搬运工,一两百斤的物品一卸就是几车,同男人一样从未叫过苦,脸上永远洋溢着笑容,说话更是朴素之极且富含人生哲理,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是:“你虽然干什么像什么,但必须精一样才行。”母亲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影响了我三十个春秋,总是让我在迷茫时重新思考人生,认定目标而心无旁鹜。



      书法艺术网:书法与您的生活是一种什么关系?

   傅:我的生活即书法,是交融一体的。每天除去人必须的吃饭与睡觉,所余时间都与书法相伴……我喜欢这种生活,慵懒的、自由闲适,随性而为,放浪形骸,任情恣性。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是何等的惬意?又能自给自足安逸恬淡,整日与古人对话而思接千载。用一首打油诗自谓:曾记韶华气自高,平常心对尘世嚣;砚池墨海游岁月,淡花清酒任逍遥。

     
      书法艺术网:书法的临习与创作,您有什么建议给大家?

   傅:关于书法的临习与创作,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语言与方法。我认为对于书法的研习首先须静其心明其志,摒弃功利,明白学习书法目的。若想通过书法来获取某种利益,那就与书法功用相悖了,书法是国之瑰宝,蕴含着人生哲理与法则,通过笔墨表达丰富情感。老子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修身养性,静下心来临帖读书,是每一个从事书法研习人的必修课。应先做个文化人,而不能做追逐时风对展览趋之若鹜的忙碌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思虑通审,重新为自己定位寻找突破口,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当一个人退了燥气、浮气、俗气之后,书法会给你所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