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精彩专题 >

傅亚成:与书法结缘,20多年默默耕耘
2013-11-11 16:35 来源:平顶山日报 作者:记者 孙鹏飞

 

     “偶然与书法结缘,便抛弃了从少年起就向往与沉迷的多种爱好与追求,远离了人生多种享受与欢乐。20多年临池不辍,甘守清寂,与寂寞和孤独相伴,默默耕耘。”12月27日下午,来我市参加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典礼暨文艺晚会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一等奖获得者傅亚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傅亚成称自己是书法界的“老人”,其实他才45岁,正值壮年。他说:“在5个一等奖获得者中我年龄最长,出道最早,入展获奖作品最多,他们都叫我老哥。”

    傅亚成,1964年生于河北承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专家组成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承德市政协常委,承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热河书画院特聘书画师,1990年成立傅亚成书法艺术工作室,从事书法教学至今。

    在孩提时代,傅亚成最喜欢唱歌、跳舞,并于1977年考入承德市京剧团从事演员工作。14年的京剧演员生涯中,他主演过许多剧目,也曾获得过多种奖励。然而,一次偶然的机缘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1983年,在一次折子戏汇演中,他参加折子戏《人面桃花》的演出,扮演小生崔护,剧中要求当场书写四句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时的傅亚成从未拿过毛笔,要当场书写几乎不可能。为了演出需要,他只好硬着头皮在演出前苦练。“没想到这一练就是几十年,我为她熬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也为她付出了我的全部。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我领略了人生的意义和做人的真谛,整个身心都沐浴在书法艺术神秘的世界里,沉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完全被书法这门古老而博大精深的艺术融化了。”

    傅亚成学书由始于秦而盛于汉的隶书入手,对隶书的研习浸淫尤深。他由《张迟》碑入手,临习3载,每日临池不辍,初步掌握了《张迟》碑的古拙与雄厚,沉涩与刚劲。继而又旁涉《乙瑛》碑,领略了其法度严谨活脱、结体规矩雄秀、笔画方圆结合之妙。后又临习《石门颂》碑,渐悟古拙中蕴灵动、朴厚中兼纵逸的妙处。《礼器》碑的秀丽典雅、《曹全》碑的清整匀适、《西狭颂》的大气磅礴、《嘉平石经》的雍容壮伟、《汉简》的自然率真、《衡方》碑的方整劲健、《史晨》碑的绰约多姿……他都一一涉猎,反复揣摩,终于书艺日进。

    在傅亚成看来,无论从事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悟性。他认为,书法方面的悟性起码应体现在对书法精华的领悟上,也就是要能区分高低雅俗,从而取法乎上。“对我来说,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我都比较擅长,而且都能悟出其和书法的关系。音乐的流畅起伏以及高低强弱,正如书法节奏的起伏变化;舞蹈中的每个形体动作,又恰似书法线条的组合。一部交响曲即是一幅书法作品,音乐有起有伏,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委婉动听,书法有疾有徐,提按使转,各显其妙,浓淡干湿,变化无穷,分行布白,错落有致,仔细揣摩,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凭着对书法非同一般的悟性,加上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傅亚成的书艺逐渐炉火纯青,成了书法界的后起之秀。成名后的傅亚成看到那些对书法艺术非常喜爱却又无师可从的孩子们,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于是成立了傅亚成书法艺术工作室,旨在竭尽所能培养下一代书法艺术人才。“教学固然很清苦,可每当看到孩子们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时,我的一切苦、一切累皆烟消云散了。”

    傅亚成此次获奖的作品是金文,属于大篆系列。他说,在历届中国书坛全国展中,篆书获得一等奖这是第一次。“最近,中国书坛刮起了各色拼接的风,绞尽脑汁用各色宣纸拼接,我这次反其道行之,选择了白色的宣纸。因为我觉得中国传统书法线条就在黑白之间呈现,黑白最能折射书法线条的魅力,最能诠释书者的艺术功力。创作完成后,从视觉效果上看着平了一些,就在旁边加了一条红色,作了长跋,使得作品既庄重又大气,达到了我追求的古朴、内敛、含蓄的风格。从墨色上,我融入了很多丰富的枯笔、涨墨,运用了自己掌握的一切技巧,代表了我近期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念。”

    傅亚成说:“此次获得一等奖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我20多年的书法研习厚积薄发,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获得奖项并不意外,但能在这么多参与者中获得一等奖又是很幸运的,可以说有点意外。我得知获奖的消息后,比以前任何一次获奖都兴奋。自己20多年在书法艺术上潜心临池,对艺术的执著孤守得到回报,感到非常欣慰。”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感悟
下一篇:枕边拾遗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