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 拜 印 象
2013-11-11 16:41 来源:未知 作者:傅亚成
密实的长袍,深邃的黑眸,古老的宗教,茫茫的沙漠,充沛的石油,令人啧舌的富庶,这些词汇是人们对阿拉伯这个酋长国的梗概印象。公元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四日由中国国际书画交流中心与迪拜广东商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书画名家阿联酋展如期在迪拜国家艺术中心举行。作为成员之一我终于迈向这个传说中神秘的王国,以期掀开大家心中朦胧的面纱……
飞 赴 迪 拜
十四日晚六点波音777载着300多位像我一样满怀激情的乘客起飞,经过九个多小时的飞行,于阿拉伯时间十五日凌晨飞机降落在迪拜国际机场,迪拜的夜晚霓虹闪烁,充满着伊斯兰国家特有的神圣庄严。历经多次入境安检,这次迪拜安检到真令我等另“眼”相看的地步,着白袍的阿拉伯人对入境者的眼睛可谓“情有独钟”。原来人家对违法违规记录的人员有着高科技的检测系统,叫虹膜检测机。此技术优于指纹等检测手段,堪称世上最先进的科技检测技术。
迪拜国家艺展中心
迪拜国家艺术展览中心是一座独具阿拉伯风貌的建筑。整体色彩与沙漠颜色相近,更显其神圣庄严,位置是与沙迦酋长国交界处临海而建,展厅明亮开阔,环形的墙壁上历任酋长的画像阐述着王国的历史。中央有圆形的人工喷泉,一条巨大的阿拉伯挂毯尤其醒目,纯手工工艺使得其光彩照人,彰显了手工技艺的高超。大厅的光源由顶部引入,使整个大厅及周围异常的明亮通透。临窗远眺,白沙、蓝天、椰枣树临风摇曳,好一幅动人的阿拉伯风光画卷……
展 览 开 幕
三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开幕式在多功能厅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迪拜总领事馆总领事詹京保先生首先致辞,欢迎中国书画家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到迪拜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广东商会会长张钦伟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国国际书画交流中心总裁张淑忠先生介绍了此行的参展书画家。开幕式严谨有序,随后与会人员步入展厅欣赏中国书画家的精品力作。此展集书画于一体或浓墨重彩或凝炼简约,或写意山水或工笔人物,自己此次展示的五体书法彰显了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受到了迪拜文化部长莫罕穆德及迪拜文化艺术局处长哈里先生的高度赞赏与钦佩!迪拜著名画家阿布·莫罕穆德亲临展厅与中国艺术家进行现场交流。大家泼墨挥毫,直抒胸臆。在欣赏阿布先生现场创作油画时,其精湛娴熟的高超技艺令在场的中国艺术家深深折服,其做画时的精准与娴熟非有超凡的功力与技巧不能如此酣畅淋漓!正所谓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以见其心,艺术无国界,真实不虚。
感受奢华与文明
迪拜以其丰富的原油及天然气储备成为富有的奢华之邦。其国人的生活品质真乃世界一流,过往的汽车便是一道风景。世界名车迈巴赫、宾利、法拉利、奔驰、宝马、保时捷、不胜枚举,甚至有许多豪车我连名字都叫不出。迪拜人开车堪称“呼啸而过”,车速极快。虽然车速快但因道路一律为单行线,机动车及路人皆遵守交通规则,所以马路上井然有序。车流量虽大,但却没有堵车的尴尬。迪拜为伊斯兰教国家,乘坐公交车都要从前门上车,下车则男女分开,男士从后门下车,妇女儿童从前门下车。公交车站均为封闭式空调侯车室,为当地习俗考虑,迪拜交管部门还特设专门为女士和家庭使用的出租车,司机皆是女性,可电话预约。迪拜人居住大多为别墅,而且看谁家富有一不看房,二不比车,而看的是谁家的树多,树多者则富,因为沙漠上种树极其困难,每年一棵树的养护费近万元人民币,由此可见其奢华程度。
亲 近 沙 漠
众所周知,迪拜是在沙漠崛起的国家,三十多年前迪拜还是茫茫的沙漠,仅三十年光景令全世界瞩目的超现代新迪拜屹立于中东的土地上,今天下午没有活动安排,应沈博士之邀,说要带我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越野车驶出城区,随着眼前繁华景象逐渐消退,摩天高楼也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中,映入眼帘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带,高速路上车辆非常少,今天太阳格外的热情,我随手摇下车窗,让车外的风吹在脸上!这是拥抱大自然的感觉,风夹杂着沙漠上荆草的味道,使人神清气爽……忽然见窗外一片绿树掩映着一幢别墅令我很诧异,心想这是何方“神圣”居此优雅庄园?正在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时,沈博士说:“傅老师你看左边这幢别墅,是迪拜王子的庄园,也是其数座的其中之一。每月有几天王子会携家人在此度假休闲,平日则空置。但却有人“看家护院”料理树木。真是奢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窗外的沙漠越来越美,颜色也由浅而变的微红,在烈日的照射下如金子般熠熠发光,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沙漠。我情不自禁的叫出了声“哇!太漂亮了!”沈博士见我如此,连说我知道傅老师肯定会喜欢的。沈博士将车泊好,我迫不及待跑进沙漠。当自己把脚踩到沙漠的刹那,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冲动,不知是沙漠触动了我封闭多年的哪根神经,那种感觉五味杂陈,无以名状……再看眼前的细沙随时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以前听人家说过沙漠是动的,觉得有点玄乎,不是今天亲眼所见,不知还要执拗多少年。我俯下身细细的观察发现,细沙因风而动、因风而变,变幻的令人难以置信,捧一把细沙,抛向空中,顷刻间细沙不见踪迹。我在细沙上以指为笔写下一个大大的“书”字,体会古人所说的锥画沙是何等的奇妙,所不同的是自己以指为锥,达到的效果都是不见起止痕迹,可谓异曲同工!我疯狂在沙漠上驰骋,尽情与沙漠嬉戏,真恨不得将自己也变成一粒沙溶入在茫茫沙漠中……
走进展览馆
按行程安排参观沙特国家展览馆和沙迦国家艺术展览馆。沙特国家展览馆位于沙特使馆区,环境十分幽静,几名沙特国家级画家早早在院内等候。我们一行四人代表此行的艺术家前去参观并座谈。进入展厅只见一幅幅抽象油画颇具视觉冲击力,在每一位画家对作品的解读中,叹服他们对每件作品的详细阐述,详尽而深刻。这与国内外画家有极大的反差。我们的书画家大部分不知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表现,不能对自己创作的动机和目的做出解释,兴许这就是中国特色?不得而知……在他们几位画家中有三位穿黑袍的女性,但从她们的作品中你丝毫读不出是女性所为。技巧高超,色彩对比强烈,非常吸人眼球。从翻译口中得知她们是职业画家,且每人都从事绘画几十年了。难怪有如此纯熟的境界!接下来参观沙迦国家展览馆,沙迦酋长国与迪拜相连,驱车几十分钟便见到一所阿拉伯仿古建筑,沙黄色的墙醒目的黑色英文告诉我们这就是沙迦艺术展览馆。因提前与沙迦公主有过联系,展览馆的负责人清一水的黑袍女性,看来是经过挑选的,个个风姿卓越,笑容可掬。相互介绍完毕,随后进入展厅。展览馆共分二层,一层为现代抽象艺术,二层为国家收藏。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十九世纪的油画作品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也否定了自己以往看到的中国油画,中西相较,真的没有可比性,眼前的超写实作品令人震撼叫绝。画中每一个人物的形态与表情,无论用色、光感还是透视皆堪称完美。看来中西油画,好比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真的没有可比性。因过去没有摄影技术,所以超写实的绘画担当了此重任。可见当时画家对生活的观察与体悟,以及艺术修养的蕴藉。由此我认为空有激情不是创作,很有可能是神经,只有在理性下的激情才是艺术创作,这在欣赏馆藏名画时得以印证。而国内一些自命不凡的油画家,还在对着照片在描画,是多么的幼稚可笑!一行人在美轮美奂的画作前流连忘返,每个人心里沉淀的,不知是收获还是……
不得不说的宗教
阿联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在阿常住的穆斯林多数逊尼派,在迪拜大小教堂有100多个。每天早晚五次的祷告,无论你在任何角落,若到了祷告时间,便可传来祷告前,召集人的洪亮歌声,他们是用歌声传达告知祷告时间。无论在车上,还是在街上,信徒们都会就近找教堂行祷告之礼。若来不及去教堂,有的信徒就在街旁的草地上,脱掉鞋子,跪地祷告。观者虽不知他们嘴里念叨什么,但从其虔诚举动,就足以让人感觉神圣。若不是身临其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每个大型的购物中心,都设有祷告室。进祷告室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先脱鞋再脱袜,之后去洗手洗脚,方可进入祷告室,由阿訇诵古兰经。祷告完毕再用水冲洗方可离开。如此虔诚无怪乎伊斯兰教现已位居世界三大教之首,的确名至实归。由此可以想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的支撑是多么的可怕!没有了信仰等于没有了精神寄托,其潜在危机令人堪忧,看来阿拉伯国家崇尚的不止是信仰,更是文化!
告别迪拜
今天是此行的最后一天,将参加迪拜大学孔子学院的揭牌仪式。布展虽有些紧张,但每个人心中还是充满了喜悦。因为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骄傲。在全世界现已有300多所孔子学院相继成立。这足以说明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儒家思想的深邃魅力。迪拜孔子学院院长马学忠先生对傅亚成先生的作品颇为欣赏,力邀为其学院题词以弘扬院威。傅亚成饱蘸浓墨写下“仁义礼智信”五个大字,被迪拜孔子学院永久珍藏。为期十天的艺术交流将划上圆满句号。在即将告别迪拜之际,心潮澎湃,杂然相阵。此情此景用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这十天来的收获与感触,怎不叫人留恋与怀念?今天注定自己将度过一个令人难忘且又铭刻的不眠之夜……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