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理论研究 >

林毓民:写字课、书法课的是是非非(4)
2012-03-06 17:30 来源:未知 作者:金日发
㈩办法总比困难多,莫让《意见》成空文。
“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确实有许多困难,其中最大最难解决的问题,普遍认为是“缺少师资”。这可能会成为某些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拖延或拒绝贯彻落实《意见》的最客观、有力的“理由”。另一个貌似客观、有力的理由是钻概念的空子,只拿《意见》标题中的“书法”二字说事,“没有教毛笔书法的老师,没办法开书法课”,而不细看下文:“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你让他看了下文,他又可以说“教硬笔字的老师也没有”。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委员会副会长朱永新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中小学写字教育“非不能也,乃不为也”,“事实证明,只要解决认识问题,即使在最普通的农村学校,同样也可以做好写字教育工作,同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这里的“写字教育”便是“书法教育”的初级阶段。
回头再说说毛笔书法教师的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要求学校开设英语课,同样遇到了缺少教师的难题。各地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有英语基础的其他学科教师改教英语,边教边学;从高考落榜生中挑选英语单科成绩好的进行短期培训,或让直接上岗,边教边学;降低学历、年龄等条件,从社会上招聘有英语能力的,边教边学;责令师范院校(高师和中师)扩大招生,等等。这些办法都可借鉴,用来解决书法教师问题。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如今全国各省市,许多地县镇的“书法家协会”就是一个现成的书法人才库,请各级书协帮助、推荐、培训,还愁缺少书法教师吗?若说“合格不合格”,那就暂时不能要求太高,抓紧培养、提高就是了。别说最初英语教师有许多不太合格,就是其他学科,小学毕业教小学,初中毕业教初中,高中毕业教高中的情况,在全国中小学还少吗?换个角度说,全国的中小学校长都合格吗?各级教育机关的领导都合格吗?“游泳中学习游泳,战争中学习战争”,毛主席这话是对的,“干中学”的思想是对的,书法教师也要“边干边学”,逐渐达到合格。
对于学校书法教育工作和书法教师的管理、督导,要认真、严格,制度化。对不开设书法课或开了形同虚设、无任何教学效果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学校和学校领导不予评先进,经批评仍无改进者,给予一定处罚。招聘的新教师必须持有“书法考级证”,对语文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分别规定硬笔和毛笔书法及等级的不同要求。对原有教师规定年限,必须通过考级,达到相应的要求,而且与评优、升级挂钩。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硬举措,《意见》提出的关于书法教育的种种要求,很可能会与此前多次下达的类似文件一样,结果收效甚微,几同一纸空文。
 
结束语
书法课的名称还会改变吗?
由“书法课”改称“写字课”,又由“写字课”改称“书法课”,以后还会改变称谓吗?
世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概念和表达概念的语词,当然也会发展变化,书法课的名称也会改变,而且我觉得已见改变的端倪。
试想,人们在信息交流中,为避免概念模糊,产生歧义,引起误解,最好使用含义明确、单纯的词语。如果采用“写字”、“书法”的狭义,各司其职,分别专指“实用书写”、“书写艺术”,再创造一个包含这两个概念的新词,交流起来,岂不更方便清楚?
近日翻阅2009年《书法报·硬笔书法》,一个标题《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硬笔书写大赛终评会》中的“书写”二字,赫然入目,我又立即想起“中国汉字书写节”的有关报道,记得严海南主编曾著文说明,该报主持的这个大赛,用“书写”二字是涵盖“硬笔书写”和“硬笔书法”的。
“书写”,复义动词,“书”也是“写”的意思,这个词很常用,现成的,用不着再造新词了。
翻查旧书得知,日本1958年之后,小学、初中的毛笔字学习与硬笔字学习,改称“书写”课,高中选修“书道”课,国家有“全国书写书道研究会”。
严主编把“书写”一词改造了一下,赋予“书法和写字”的涵义,让“书写”与“书法”、“写字”构成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真是个好创意!那次“书写大赛”和“汉字书写节”虽然都是硬笔书写活动,但是扩而大之,让“书写”把“硬笔、毛笔的实用书写和书写艺术”全包括进去,有何不可?
果真如此,《意见》便可改写作《关于中小学开展书写教育的意见》,湖北教育局下达的有关文件,在行文中就不必到处加括号了。
读者朋友,你说行吗?
咱们就把这个主意作为给教育部的一个建议吧!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