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帖”说
魏春雷
关键词:取法乎上 读帖 临帖 技术 横向取法
临帖,是书法学习无法回避的课题,在很多场合,临帖就是“学书”的代名词。古人对临帖的论述很多,而一般的理解,所谓临帖就是照着字帖写字,很显然,这远非临帖活动的全部。本文试从“临”和“帖”两个方面对临帖的问题加以阐述。
先说帖。
一、“取法乎上”与循序渐进
这里的“帖”是广义的概念,就是书法的学习范本,具有典范的意义。对字帖的选择,最为大家熟知的原则是“取法乎上”,所谓“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乎上”,那什么是“上”?在实践中,大家对此往往有误解,认为书法越古越好,实际上成了“取法乎‘古’”。我们知道,艺术的发展,不是进化,而是变化。就书法而言,“上”是艺术水准“高”,而不是年代的“古”。历代书法名迹,如群星在天,交相辉映,而不可互相取代。如果书法当真越古越好,那说明书法是一代不如一代,那还发展个啥劲儿!但这里需要弄清的是,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和作为学习范本价值是不同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就是说,学习是分阶段的,不同的学习阶段有不同的需要,对范本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钟张羲献自然是好,但不一定非抱定不可,更不必上手就直奔主题。就是说,“取法乎上”是战略目标问题,恁好的东西,轻轻放过自然可惜,而作为学习的步骤,在战术上不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初练跳高,就直接把标杆定在世界纪录上,效果如何,可以想见。《三国演义》“舌战群儒”一段讲,“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躐等躁进,往往欲速不达,甚至适得其反。
二、原作与原作替代品
对范本的选择,一般选帖不选碑,选墨迹不选刻本,选原作不选印刷品——总的原则,是越接近原作越好,因为,相对原作,任何方式的再加工,对原作都是一种破坏,尽管加工品也可能有另一番味道、价值——换句话说——除了原作都不是原作。从学习的角度,墨迹原作,对书写状态反映得最完整、最生动,而碑版刻帖等经人工与自然再创造的东西,则呈现另一种面貌,可能给人另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作为学习,可以借题发挥、将错就错;作为欣赏,可“自作多情”、听之任之;若是表现,则必须以“写”为手段,不能自然主义的模仿。如学北碑,“透过刀锋看笔锋”当然无可非议,而以柔毫去刻画方笔效果,作为书写方式也只能是聊备一格而已。
对一般学习者而言,平日所用字帖,多数为印刷品,好些的可能是复制品。印刷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印制较好的可以毕肖原作,“下真迹一等”。对学习者而言,当然是质量越好越好,但同时也有个问题,就是不能“唯工具论”。对一个初学者,给他直接看原作与看一本印刷清晰的普通字帖,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他的眼力尚不足以分辨到更微妙的层次。就像要打一只苍蝇,没必要非调来一门大炮。工具、材料之类,要讲究,但也不必过于苛求。对不同性能和质量的工具材料多尝试运用,对自己是个锻炼的机会(“善书不择笔”正说明对工具的驾驭能力强),而且也可能找到新风格形成的契机。
关于临。
一、“心得其妙,笔始入神”——关于读帖
所谓读帖,是对碑帖进行观察、感受和分析,而不是阅读其文字内容。有人认为读帖很枯燥,远不如“动手”来得过瘾,于是读帖往往敷衍了事,不求甚解,差不多只是停留在“辨认”的层面,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临帖上。这种做法看起来好象挺有效率,但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样仓促准备,贸然行事,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
关于读帖与临帖,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个“精”字说出了读帖的要旨。怎样读帖才能做到“精”呢?晋顾恺之在论画人物时说:“四体媸妍,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读帖亦然,作品中作者匠心独运,精神挽结之处,往往不易觉察,甚至藏而不露,恰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绝对是有,不见其形”,在读帖中一定要聚精会神,下大力气领会作者处理作品的苦心孤诣之功,对每个细节都不能轻轻放过,也只有如此,才能在临帖时做到心里有数,“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反之,为读帖而读帖,只求“差不多”,粗放经营,对作品精彩蕴藉之处难免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其感受与理解也只能是“似是而非”,“亲”而不“切”。
二、“但看我写”的意义
帖,是范本,可理解为学习任务;临,是手段,可理解为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我们学习的目的是表现而不仅是欣赏,但只有知道什么是“好”,才能有可能去学“好”——对于一只没有目标的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对好的东西作尽量全面深入的观察理解,注意工具材料、书写环境、心境的调整,尽量还原字帖的书写动作,都是“拟之者贵似”应该注意的问题。临帖最直接最实在的收获是什么?是技术。用笔,最直接的最根本的技术。不同书体、不同风格的作品,在技术上是相通的。不同风格的塑造,对具体技法的选择运用有调整,原理则是一致的。目光盯在“技”上,则兼学几家,比较甄别,亦无不可,从中发现共性,才是“技”的本体,如身体需要的维生素,要从蔬菜中获得,而不能只吃维生素片。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所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数行之间,几乎包含了所有笔法、结字、行气、章法等问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举一反三,方为善学,也才能见微知著,否则难免慨叹创作时字不够用,斯下乘矣。
一帖在手,我们要从中学习什么?最表面的现象是,能把字帖上的字在自己笔下表现出来——这就是临帖最表面的收获,说白了,临帖就是通过字帖来学习“写”“字”。帖是媒介,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帖来掌握帖的书写技法。所以,临帖最终目的是学会经典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对形貌的模拟,只是手段、表象。通过临帖掌握书写技术,最终当然要落实到手上。就如射箭,照猫画虎地拉个架势不难,而架势的正确与否,必须以箭是否中的为标准来判定,否则,姿势再好看,再像,也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只是有的放矢还不够,必须要中的。赵孟頫说,“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从这个意义上讲,临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对字帖的书写过程作身临其境地关照,只有这样才更有效地学习书写技术,当然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帖子。照着帖子琢磨,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沈尹默当年为人示范,并不多说,只强调“但看我写”,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学习今人,使得这种机会成为可能,退而求其次,不能身临其境,也能通过书写视频,去感受理解,学习的有效性不言而喻。
三、关于“横向取法”
横向取法,一直为大家所指摘。理由无非是当代作品未经历史检验,质量不一定“信得过”。岂不知历史上的大家于同时代高手得法者比比皆是,厚古薄今如此,着实可发一噱。如何“厚古”,总是无可指责,而一味“薄今”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今人,学的是技术,并非停止在面目的模仿,风格面貌是附带的收获。可以说,技术是“珠”,面貌是“椟”,学习者不至于愚蠢到买椟还珠。当代为大家公认的名家,多身手不凡,且新秀层出不穷。尽管他们的水平尚不能与古人一较高低,但在技术上,对书法基本法度的把握上,绝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同时代的作者,物质材料接近,生活状态、社会背景、文化背景更便于把握,学者可拾阶而上,登堂入室,这也符合前面提到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我们不应该对“横向取法”横加指责,更没必要谈虎色变。或说学今人不易跳出,实则连今人的圈子尚跳不出来,而望学古人能有建树,吾不信也。
参考资料:
1.《中国书论辑要》 季伏昆 著 江苏美术出版社 1988年11月
2.《中国书学技法评注》 刘小晴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1年6月
3.《书法学》 陈振濂 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年8月
相关文章
- 浅议初学书法者易陷入的六大误区及纠正方法2012-03-08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