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开始至今,汉字书法和汉字本身,经过了许多浩劫和磨难,从“打倒方块字”,到人们以钢笔、圆珠笔替代毛笔书写,书法似乎走入困境。而今,就连钢笔、圆珠笔似乎也可以随手抛弃。但汉字和书法历劫不死,每次磨难,都重新崛起。
当中国书法遭遇计算机
■黄惇
大工业生产给社会带来了发展和进步,却毁灭了许多传统文明。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的普及,人们日常的书写被所谓无纸化办公所取代。键盘敲击得越来越快,字却写得越来越难看,不仅青少年,中老年人也常常因书写甚少而提笔忘字。疏于书写,导致网络上错别字连篇。
书法是以人们日常书写汉字为生态依托的艺术,倘若中国人日常书写汉字的生态遭到破坏,那么就如同鸟类失去树林,庄稼失去水源,书法的生命也必然在未来受到严重的挑战。

汉字全盘拼音化会彻底毁了中国文化
上世纪初,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为了使一个落后贫穷、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文明古国重新站立起来,主张打倒方块字,实现拼音化,企图把汉字纳入拉丁语的系统。他们甚至认为,中国一切落后的根源便是汉字。这些激进的鼓吹者包括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坛领袖,如瞿秋白、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等。瞿秋白曾言:“汉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龌龊、最恶劣、最混蛋的中世纪的茅坑。”“新中国的文字革命,就是要完全废除汉字和文言。”鲁迅认为:“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积穷积弱的国力,使得这些文化精英在所谓汉字革命的思潮中,喊出了毁灭中国文化根基的口号。然而,他们之中却没有一位放弃手中的毛笔,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出色的书法家。这一矛盾现象说明,他们都有着热爱书法的内心世界,因为书法的魅力和中国人拿筷子吃饭的久远文明一样,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之中的。
100年来的历史进程已经证明,实现全盘拼音化把汉字改造成拉丁语系统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全盘西化把汉字拉丁化,便彻底毁灭了中国文化,也将彻底毁灭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明。
中国人早在上古时代就注意写字的教育,至于有关书法艺术的理论即书论,远早于文论、画论、诗论。书论亦是中国艺术理论中最富哲理的部分,在其他艺术理论中,常常可以看到书论的广泛影响。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一书中曾有精辟的阐述:“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
相关文章
- 书法悦读|书法创作需要学会因势利导、节外生枝2018-03-02
- 书法悦读|经典碑帖中的“横鳞”与“竖勒”的组合方式2018-03-02
- 从族氏徽号位置看西周成王时期金文书法布局2017-10-27
- 东风又起 时代更新——书法事业发展现状一览2017-07-11
- 王铎书法创作思想初探2017-07-03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