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高点——国展最高奖书家推介·贾 徽

导语:就大体而言,至少在篆、草两大书体类型上,贾徽采取的是一种并进的态度。孙过庭《书谱》中论真、草关系的论断,亦是适合于贾徽的。孙过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在贾徽这里,草书的研习,解决了篆书的“专谨”问题,其篆书活泼生动;而篆书的创作又解决了草书的“虚浮”,其草书深沉耐看。相滋相养,甚为相得。

返回首页 | 书家资料 | 要点推荐 | 访谈实录 | 作品欣赏 | 往期回顾

书家介绍

贾徽近年篆书创作情况来看,他的篆书艺术达到了趋于成熟的一个平台期,一批代表性作品如《沧州古歌图》等已颇具规模,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经典性,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皆可[详细]

艺术简历

贾徽简历

贾徽简历

贾徽 号修远,斋名澍斋。1971年生,河北省南皮县人。供职于沧州画院。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硬笔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副主任,沧州市书法

编辑团队

采访、编辑:金日发

分享栏目

要点推荐

艺之勇者——贾徽篆书艺术解读

艺之勇者——贾徽篆书艺术解读

数年前,曾于集古斋主魏兄处见到贾徽的篆书四言联,融入魏碑笔意,却又不似赵之谦偏于韵巧的一路,而是方正朴厚,雅健雄深,富于体量感和深度,尤为耐人寻味。当时十分兴奋

贾徽:学书随感

贾徽:学书随感

书法是造型艺术,要取得丰富的视觉效果,既要有制造多种矛盾的手段,如长短、大

读书法家贾徽的草书扇面有感

读书法家贾徽的草书扇面有感

我与贾徽素昧平生。但当我无意间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我有一种倾盖如故的感觉。 这是一幅书法作品,内容是曾几的一首小诗《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

赴洛阳观贾徽书法展

赴洛阳观贾徽书法展

尽管域外评论沧州书画界,实力雄厚,新秀叠出。尽管这些年,走出去、请进来,也举办过不少展览,但多是集体联展,像贾徽这样年轻的书家,独自闯出去举办个人书展尚属首次。

 

坚持创作的多元化
 
书法艺术网:你在隶书展获奖,常写的书体有哪些?哪种着力最多?
贾徽:有篆书、隶书、草书。其中于篆书用功最多,取得的成绩也最多。
 
书法艺术网:写篆书有什么个人心得?
贾徽:学书能从篆籀入手,则能受益良多。除去篆书创作而言,行草隶书亦能受用。篆籀功底用于隶、草,能增加生机,浑厚深稳。所谓“篆籀之气”是也。
我写铁线篆以长锋羊毫站立悬肘书之。初练之时,蘸清水微墨而书,氤氲而难见质感;继以浓墨微水书之,墨稠笔尖难动。时间既久,再以墨兑水正常书之,则能轻松自然。
 
书法艺术网:最喜爱的碑帖有哪些?
贾徽:我于书法,篆隶帖临摹不下十种。然隶书最喜《西峡颂》,大篆则喜《散氏盘》。此二帖与我精神相通。二帖均能宽博拙重,古厚朴茂,于一派天机中呈现出博大气象。草书从《十七帖》入手,多年不辍,颇有受益。此帖笔笔中锋,交代明白,易入手,又能潇洒纵逸,雍容典雅,深具和谐之美。我在把握原帖精神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力图写出明显的视觉效果。
 
书法艺术网:在整体风格上,你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
贾徽:在风格上,我崇尚古朴深厚。但拒绝过早定型,以拓展新空间。创作家是有艺术生命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艺术生命的长短,往往与艺术风格的定型早晚有关。艺术风格晚定型意味着作品长期不成熟,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早定型,则又意味着创造力的枯竭和艺术生命的萎缩。我的书法艺术只是达到了趋于成熟的一个平台期,但我仍坚持着自己作品面貌的多样性,而拒绝“固化”、“程式化”,拒绝定型,坚定地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
 
(采写:金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