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之勇者——贾徽篆书艺术解读
2013-11-11 14:56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数年前,曾于集古斋主魏兄处见到贾徽的篆书四言联,融入魏碑笔意,却又不似赵之谦偏于韵巧的一路,而是方正朴厚,雅健雄深,富于体量感和深度,尤为耐人寻味。当时十分兴奋,颇有就篆书之新路向与贾徽交流一下的想法。奈何之后每次回乡总是行色匆匆,不及深谈。但就此确有了对贾徽篆书艺术发展路向的一种强烈印象:他是艺术上的勇者。不必讳言,我对他作品中体现出的探索精神十分欣赏。
半年前又收到贾徽寄来的最新作品集。篆、草相兼,玩味日久,遂能一窥贾徽篆书创作的大体。品读之下,一方面强化了数年前贾徽在艺术上勇于探索的印象;另一方面,始知以北魏笔法入篆,别开生面,不过是贾徽篆书创作探索的路向之一,远非其全部。由是,我得以通过贾徽的篆书创作实践而了解了他对于篆书发展路向的思考。
我赞同这样的说法,每个书法创作家首先应当是个书法思想家。当然,他的思想不一定非要形成理论,发为论著。但一个对所从事艺术没有思考的创作家断然是前景迷茫的,其艺术创作也不会有深度。篆书创作还有多少可供挥洒的艺术空间?不管是否处于自觉思考状态,创作家总要通过创作实践表达出他们的思考来。当代书界在篆书创作方面一种突出的现象是,除了带有装饰性色彩、形式整饬的规范小篆——铁线篆(或曰玉箸篆、玉筋篆)之外,大家都去寻找别种资源,以图开拓。如有人去写楚简、有人去写秦权、诏版,有人去写汉金,甚至有人去写缪篆(鸟虫书),大量的篆书作者都去大篆(包括钟鼎文、籀文等)中寻觅创作空间,在笔锋的不规则绞转、夸张的墨趣及结构处理中表达个人情志。尽管异彩纷呈,佳作迭出,却不免令人有些遗憾。——小篆本身就没有可以发展的创作空间了吗?
贾徽的探索给了我们答案,循此路向,仍大有所为,这正是贾徽的治艺者之勇。品读贾徽篆书近作,所得有三。
第一,从笔法入手,以创新格局。依我对贾徽学习篆书历程的了解,他在天津求学时得高昭业(号以素)夫子沾溉甚深,对《峄山刻石》、《虢季子白盘》等经典篆书作品下过苦功,允称名家正传。可贵的是,他并无名家师承那种拘泥、限隔的门派意识,因而在他的篆书创作中,既有以小篆(钱线篆)笔法作金文那样的作品,又有以清人笔法入(钱线篆)的作品。此种面貌,虽未必会全为书界认可,也未必很成熟,但其令人耳目一新,是不可否认的。再有,以魏碑笔法入篆,如前所说,与赵之谦的并不相同。在我看来,也许他走得更远。不但是起笔、收笔与结体吸收了魏碑体势,而且线质本身亦充溢着魏碑的感觉,这是在篆书创作中吸纳魏碑笔法之后的直接结果。就此而言,贾徽从笔法入手的创作实践,对其总体艺术格局的确立,颇有创获之处。
第二,书体相滋相养,以涵化气质。就大体而言,至少在篆、草两大书体类型上,贾徽采取的是一种并进的态度。孙过庭《书谱》中论真、草关系的论断,亦是适合于贾徽的。孙过庭说:“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在贾徽这里,草书的研习,解决了篆书的“专谨”问题,其篆书活泼生动;而篆书的创作又解决了草书的“虚浮”,其草书深沉耐看。相滋相养,甚为相得。就具体作品而言,这种相互滋养的情况,又十分丰富,或魏法、篆意入草,或章意、草情入篆,面貌多样,兹不赘举。这种滋养,涵化了气质,从而使他的篆书作品,很好地结合了“韵”与“力”,形成了很有个性色彩的艺术气质。
第三,拒绝过早定型,以拓展新空间。创作家是有艺术生命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艺术生命的长短,往往与艺术风格的定型早晚有关。艺术风格晚定型意味着作品长期不成熟,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早定型,则又意味着创造力的枯竭和艺术生命的萎缩。对于一个艺术创作家来说,这无疑是非常煎熬和痛苦的事情。就我所见贾徽近年篆书创作情况来看,他的篆书艺术达到了趋于成熟的一个平台期,一批代表性作品如《沧州古歌图》等已颇具规模,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经典性”,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皆可圈可点。但他在这个平台期仍然顽强地坚持着自己作品面貌的多样性,而拒绝“固化”、“程式化”,拒绝定型,坚定地拓展着自己的艺术空间。我想,他应该是充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种对于作品风格定型的抵抗,正彰显着贾徽的艺者之勇,彰显着他对延续自己艺术生命的渴望。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B.F.斯金纳教授说:“天赋才能只有在开拓之路上才能闪现光华”(《造就创造型的艺术家》,载周宪主编:《艺术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贾徽是开拓的勇者,就其篆书创作实践来看,我非常相信,贾徽所拥有的艺术创作丰沛期是不可限量的,——因为他的作品中有未来!
[贾乾初2012年元旦于海岬借山琴堂]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