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工化:风月无边
最近,看了陈墨刻的一批无边朱文印,觉得非常好。于是在想,如果这样就可以了,那么,印还要“边”干吗。
印之于边,在先秦是朱白皆有的。到了白文印的经典时代——汉朝,不知何故,白文印的边就不见了。而朱文印的边则是一如既往地坚守着。这里用“坚守”这个词,是觉得朱文的印文,如果没有这一道“边”的防线,它就很容易地溃散了。而白文则不然。这个“不然”,我想,并不是它的与身俱来,而是制造了“汉白”的经典印人给予的。
而陈墨,就是这一批朱文印的边的排除者——更准确地说,他是这一批朱文印的边的给予者。这是因为,我想,陈墨不是先将边排除掉再来结构印文;而是在结构印文之后觉得边是个“多余”的东西了。这就如有“道德律令在心中”的人,有没有法律的约束都无关紧要。“无边”的成立,靠的是印文本身的完全自律,能够“慎独”。“无边”的成立,靠的是内在的自觉,而不是外在的强制。
“无边”是有点困难的。因为,它完全要依靠点划细节结构严格纪律的力量。这从陈墨的这一批印作中就可以看出。点划的一举一动都要绝对的规矩,一丝一毫也懈怠不得。它们之间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互相支持、团结一致才能站得住脚。它们也是完全靠自己之间的互相监督与牵制,做到不因为一点一划的临阵逃脱而全线崩溃。
这里仅举“三多村”一印的一边便可窥见陈墨的用心。此印上下左三边都是好处理的,因为都有笔划沿边作栏。而右边就有点麻烦了——七道横线加上四个直到中间的缺口。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陈墨将“三”字第一笔右边稍稍下搭,第二笔右边稍稍上承,自然而然地封住了右上角。第三笔右边稍稍一顿作呼,“多”字的右上便循声应之。最妙的是“多”字下面的那一部分稍稍翘起的右上角,非常准确地对准了上一部分外缘下面纵横交接部的凹陷处,而且,稍稍向内作包裹状。这样一来,右边就在七道横线与四个横向空白的丰富变化中固若金汤。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块空白,它看起来好像是上下没有什么联系的,应该是右边防线上的缺口,但它却好像并没有出乎意料地出现疏漏。这是因为,右上右下两角的包气和“多”字中间那块最大的、包裹得极好的横向空白的约束结果。
陈墨在这方印的边款上说,“匆匆不计工拙”。对我说,是没有起稿直接就石,随手刻成的。看来“不计工拙”是真的。但是,这个“不计工拙”是在极计工拙之后而成就的。陈墨还说,这方印文因为之前刻过一次,所以心里有点数。只要看一看它的右边——其实还可以再细究评判,就可知,说“妙手偶得”,还不如说是“烂熟于胸”。
我总是对朋友们说,印要有边如无边,无边如有边。究其实,“边”的问题关键不在“边”而在“心”里。这“心”,首先当然是印人之心,化而为形式,则是印之中心。印,亦一宇宙也。一如现代天文学解说之宇宙,是“有限而无边”的。“无边”而能够“有限”是因为中心要有足够的引力。
看陈墨印章的同时,也看了一批他的书法,篆、隶、草兼有。因为是复印的,没有裁边,便看不出原来的边在哪里,也成了“无边书”。但看上去并不散漫。尤其是那幅草书《岳飞诗》,其行气、节奏、力度、布白、墨色等的处理都很到位,应是我近期见到的众多草书作品中较值得一读的佳作。这也如他的印——自有心中的力量在。
“风月无边”,从物理上说,这是有地球的约束在;从心理上说,这是有人心的约束在。
相关文章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2014-08-15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2014-08-13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2014-08-08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2014-08-05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六 鞠稚儒2014-07-31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