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标题后顿了很久,倒不是在脑子里整理那些关于书写的记忆,而是我在确定是否还记得书写本身,这个时代有一个词远比“见字如面”更亲切,它叫“提笔忘字”。
小时候没有计算机,笔是唯一能记录下汉字的工具,哪怕后来有了小霸王学习机这类东西,在键盘上敲汉字也不过是一款游戏,敲对之后,屏幕上的气球会炸掉,汉字就掉在地上,摔得粉身碎骨。这样的游戏总能得到父母的宽容,可以多玩上几分钟,然后拿起笔,写作业去。
1000多年前,一个叫王旷的朝廷官员给他儿子请了个书法老师叫卫夫人,卫夫人用《笔阵图》教这个孩子写字,这孩子就是王羲之。我妈妈没有给我找书法老师,她只是告诉我别用圆珠笔,圆珠笔坏字,后来,她开了一间文具店。
我进学前班的时候,外公送我一支自动铅笔,注射器造型的,所以我就很喜欢摁,所以一盒铅芯很快就没了。那时候我最喜欢毛笔字老师,因为她总不吝惜给100分,我至今记得她画100分是什么模样,因为我会照着那模样在自己的作业本上面画,几百个满分总是有的,这算是我练字的源头吧。
小孩写作业总是跑偏,看着作业本上的格子都会跑偏,于是不知道谁发明的用直尺靠着写,像磁铁一样粘着每个字,效果很显著,不再跑偏,就是汉字看起来有点憋屈,但老师会夸我们作业写得很整齐。这一切很快被罚抄课文的老师破坏了,不过我也很快掌握了手握三支圆珠笔的书写方法,再多的课文也不怕了,不过心里还是羡慕买得起复写纸的同学。
语文课教写信了,信封怎么写,抬头怎么写,落款怎么写。第一封信我决定写给外地的表哥。我是很郑重的,哪里空格,哪里顶格,哪里靠左,哪里靠右,一丝不苟。写好后装进信封,贴好邮票,送进邮局,经过水路、铁路、公路,信终于到了表哥那里。我想他们一定是一家人一起看的,因为表哥给我的回信我就是跟爸妈一起看的。我想表哥一定选了个周末,郑重地写好回信,然后经过公路、铁路、水路,回到我这里。打开信纸,我妈对我说,你看你表哥的字就比你写得漂亮。
其实我也是真正练过字的,跟很多人一样,都是写那种笔画凹进去的字帖,结果我画坏了很到作业本。那时候人们都相信“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于是一幅字帖没有写完,我就决定跳出这些条条框框,走实用主义道路。之后的毛笔字课就可想而知了,我只记得满屋子都是墨汁的味道。
中学之后我再没有用过钢笔,直到现在,成堆的作业需要更顺滑的书写体验,我选择中性笔,偏爱0.5的,那时候的文字已经开始呈现自由奔放、穷困潦倒的状态,搏命的岁月,哪里还惦记着什么姿态。我的汉字终于塑形成功,以至今日,同事看了我的字,还夸我是个纯真的人。
大学时大步跨入多媒体时代,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学生用多媒体交作业,所谓多媒体,其实就是Word、Excel和PPT。中学时因为握笔练得倍儿有劲的大拇指难道只能用来敲空格键了吗?是的,连考试都越来越多机读卡了,ABCD都用不着写了。博客替代了日记,短信替代了贺卡,电话替代了信件,我倍儿有劲的大拇指变得越来越没劲,连着写几张快递单都已经手软。也许等这辈子要完的时候,会惊奇地发现,书写最多的居然是那些年的作业本。
给我表哥写那封信的时候我还不懂“见字如面”,当我明白它的意思时,却已不再写信,我想在电子邮件里试试看,“某某某:见字如面”。如果他回信问我什么意思,我就告诉他我的电脑默认是微软雅黑字体。
相关文章
- 格高莫过于八大山人2017-08-10
- 《汤文选谈艺录》选摘2017-08-08
- 2亿元兮甲盘的文字考2017-07-31
- 言论 | 传统文化断层导致美变异2017-07-26
- 书法无“韵”,只能落俗2017-07-21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