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书苑杂谈 >

名家评论顾伟玺选辑
2014-04-10 15:18 来源:未知 作者:大秦

 吴长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伟玺力倡外师造化,足迹遍历名山胜境,又因工作所需任职教学于北京、上海、南宁、南京诸地,流转浸染于京派、海派、金陵画派和漓江画派。这种大范围跨地域的文化历练和思考,必然丰厚他的学术,锤炼他的性格,积淀他的厚度,使其艺术创作及其成果,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点。

  伟玺的中国画作品从整体上看,追求生拙朴厚的意趣,于雄肆中求雅逸,着力营建中国画气韵兼胜的境界。就山水而言,伟玺以生拙的线条,营建苍莽浑濛、生机蓬勃的艺术境界,体现出由用笔用墨的金石气所彰显的精神性。伟玺的花鸟画则着意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于恣肆的挥洒中,营建节奏与韵律,构建中国画气韵兼胜的玄妙境界。

  黄格胜

  ◎/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伟玺在中国画笔墨锤炼上,很下功夫。 他广泛临习传统绘画精典,特别是宋人山水。曾四上黄山写生,足迹遍历三山五岳。又于书法上临习《爨宝子碑》、《张迁碑》、《石门颂》、《郑文公碑》及李北海的《岳麓寺碑》等传统经典。绘画创作以花鸟画为主兼习工笔人物画。他在艺术创作中,直面生活,使其笔墨鲜活而能意趣天成。其用笔沉厚老辣,追求雄浑苍远气象。伟玺书法篆刻方面的长期锤炼和修养,以及绘画史论的系统研习和理论思考,又使作品中蕴含更多的传统意蕴和思想内涵。他于绘画风格的形成上并不“求脱太早”,追求所谓“图式”个性,而是耐得住寂寞,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米如群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在画展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之一南京艺术学院向顾伟玺教授的画展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光临本次画展的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顾伟玺老师是我校的知名教授,研究生导师。顾老师从教十几年来,辗转上海、广西,最后回归母校。不论社会环境和个人地位如何变化,他都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桃李满天下。在艺术创作方面,他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攀登绘画艺术的高峰。先后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作品,多次展出,多次获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这次展出的几十幅作品,包括了山水、花鸟等多个画种,表现出了扎实的基本功。这些作品都是他多年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留在艺术创作之路上的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时已隆冬,万物萧条。顾老师的画展犹如一枝报春的红梅,给我们带来了生机,呈现出了不是春色胜似春色的五彩缤纷的艺术花朵,提供了高水平、高品位的艺术大餐和精神享受,可喜可贺。同时,这次展览也是顾老师向社会、向观众、向专家同行所作的一次汇报。他希望借本次画展能倾听多种意见和建议,结识更多的知音和朋友,以便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再攀高峰,再创佳绩。

  学无止境,艺无止境。艺术创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期待顾教授在未来的日子里,创作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为江苏文化强省建设,为南京艺术学院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本次展览圆满成功!

  胡金波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在画展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执着与坚守—顾伟玺中国画展》的开幕式,首先,我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对本次画展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次画展,可以看作是顾伟玺先生再次回到江苏教育界、艺术界的一次全新的个人成果汇报展示。

  之所以说是“再次”,这和顾伟玺先生探索个人艺术发展之路的经历分不开。顾伟玺先生是我们江苏培养出来的优秀的中青年画家,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江苏艺术教育的繁荣发展和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早年在南京艺术学院接受系统、严格的学院派中国画技法训练,师从于刘海粟等国画大家,后又继续攻读美术史方向的博士学位,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探究中国画的发展,出版了多本专著,撰写发表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论文。

  众所周知,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是由刘海粟先生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顾伟玺先生一方面为了在个人艺术风格上求变求新,对中国画有一个更深更全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为圆自己重寻刘海老在上海的足迹之梦,顾伟玺在本世纪初离开南京去到上海,对海派艺术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其中国画创作中吸收了大量“海上画派”的新鲜“养料”。之后受到刘海粟先生“十上黄山”精神的鼓舞,又辗转到千里之外的广西,多次到桂林进行写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绘画再现等诸多艺术问题,将“漓江画派”的典型绘画语言和艺术精神融入其个人中国画创作中,形成了如今其特有的个人艺术风格。

  去年,即值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顾伟玺先生放弃其在广西艺术学院优厚的待遇和较高的行政职务,毅然回到母校南京艺术学院,决定将其这些年来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回报母校,投入到一线教学工作中。为加快建设江苏文化强省、艺术强省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愿本次画展取得圆满成功!

  高云

  ◎/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在画展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江苏省文化厅对“执着与坚守--顾伟玺中国画展”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顾伟玺同志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他是一位优秀的画家,是一位优秀的学者,更是一位优秀的高校工作组织者。

  伟玺同志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他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又经过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取得了博士学位。师法刘海粟等名师大家,有着极好的学院教育背景和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他秉承刘海粟先生“不息的变动”精神,对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不仅取法古人,更重师法造化。宋元诸家、青藤白阳、石涛八大,都是他法乳的恩师;黄山、太行山、云台山,都有其写生的身影。此外,他重视“以书入画”,苦练金石碑帖,书法功力深厚。正是这些不懈努力,使得他近些年充溢金石气韵的、简练生拙的个人画风逐渐得以彰显。

  伟玺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作为一位美术学博士,顾伟玺同志在致力于中国书画创作的同时,更注重自身的学术修养和理论构建。他曾出版《艺术状态》、《“前海派”绘画研究》、《传承与创造》等多部专著,在《艺术与设计》、《画刊》、《艺术探索》、《美术大观》等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并主持课题多项,曾为广西艺术学院艺术史学科学术带头人。这一长期致力于理论和绘画史学的研究思考,使他对中国绘画既有纵向史学的认真辨析和梳理,更有中西绘画相互观照的横向比较分析和理性判断。同时也使得他笔下的书画作品,多了几分精神层面的深邃和高雅品位。

  伟玺同志是一位优秀的高校行政管理者。顾伟玺同志不仅是一位学者型画家,更是一位优秀的行政管理者。从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的创建,到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完善;从南京艺术学院百年校庆书画展的成功举办,到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的创立,顾伟玺同志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充分体现了他的较强的组织能力、责任感和艺术担当。

  总之,伟玺同志是一位有着高度责任感的学者型画家。正是因为有着一批像顾伟玺一样优秀画家的存在,我们江苏省的文化艺术事业才能得以振兴和腾飞。

  最后,祝展览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郑军里

  ◎/全国政协常委、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中国画家

  伟玺的花鸟画作品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其一,是对花鸟画传统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伟玺的花鸟画从作品的构图设境、表现方法,明显得益于徐青藤的恣肆放达和陈淳的静穆从容,其雄厚朴拙则显见刘海粟的影响,而其整体体现出的腴润纯朴又对齐白石及其传派李苦禅的形式旨趣有所“消化和吸收”,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二,是作品所呈现的作者的造型能力、构图设境能力及其笔墨功力。他的《秋趣》、《雨季》、《秋之风》等作品的激情抒写和所呈现的金石趣味,其笔墨的鲜活生动,无疑体现了这些特点。其三,是作品于雄健生动的写意性中,呈现出逸气和高雅的格调,这是非常难得而可贵的画格,也是其作品以“江南风物”为素材,体现其神情意蕴的成功范本。

  2000年后,伟玺着力研究山石结构,体味用笔用墨来表现客体的方式和方法。这一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促成了伟玺山水画的又一次转变。其代表作品主要有《诚斋诗意》、《黄山雨境》、《黄山白龙潭》、《唐人诗意》、《皖南山水人家》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他转而寻求李可染的厚重与体量,黄宾虹的朴拙与萧散以及宋人山水的雄浑与崇高。“以坚凝雄健的勾勒,以线的顿挫,体味自然造化的精神谐趣,以朴拙、雄浑与苍莽来昭显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和英雄主义的生命激情”。他最近创作的《防城港上思魔石谷》以及《老山界》,反映了这一时期作品的风格特点。标识了他山水画艺术新的境界和高度。

  伟玺的中国画始终根植于传统,并依循“中国画法”的正途,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能力、才华、作品和理论思考为其绘画艺术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承古铸今”的艺术方式以及“大道惟朴”的艺术追求和学术主张,必将使他不断跨越新高度,取得更大的成功。

  阮荣春

  ◎/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美术理论家、画家

  伟玺近30年“不息的变动”,地域纵横于北京、上海、江苏、广西。流转浸染于京派、海派、金陵画派及漓江画派。于学术则沉潜于艺术史学兼及美学研究,绘画更兼容人物、山水、花鸟、和书法篆刻,伟玺这种于文化的不同地域性的观照研究体悟,以及于艺术研究与实践的深度、广度、宽度的探索、追求、历练的长期过程,使他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显现出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从而在日益繁荣而风格样式纷呈的艺术领域卓然一家,尽显风骚。

  伟玺少时即善绘画,稍长又系统临习《郑文公碑》、《张迁碑》,涉及苏、黄、米、蔡宋代书法四家。上世纪80年代,伟玺入南京艺术学院后又倾心于三代金文,潜心研摹篆隶,临习《爨龙颜》、《爨宝子》,最后落到李北海的《麓山寺碑》,形成其朴厚雄健的书写线条,并由此融入其花鸟和山水画的创作中,对其绘画风格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伟玺的花鸟画,远师宋人的雍容朴厚气息,近取石涛、八大的生机盎然意趣,其画风中的劲厉恣肆汪茫,又显见徐青藤的影响。伟玺画面中除了大气、雄厚、生动,更贵有气韵,贵有雅逸之气,这使得他从传统渊薮中跳脱出来,使之既合于传统矩度,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当代特质,彰显了属于伟玺自己的风格特点。使其作品于当代花鸟画中独具一格,意趣天成,标帜了写意花鸟画当代探索的新高度。

  伟玺的山水画面世数量并不多,多能雄厚磅礴,气势撼人,究其渊源,一方面显见临习研究宋画由宋人筑基,又能以书法的意趣和篆刻的金石气入画。其次,伟玺的山水画,显见于从师法自然至道法自然的探索发展过程,黄山写生及广西十万大山的独特地形地貌的观察写生和感悟对其山水画的风格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友宪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今天由我来主持这个研讨会,首先我们祝贺这次展览成功,此次画展的题目很好叫做执著与坚守,南京艺术学院的文脉从上一个百年即上个世纪的刘海粟开始,尤其是我们中国画的文脉, 从那时候起我们就讲究笔墨的自然为上,伟玺数十年一直坚持走的这条路,继承弘扬我们刘海老讲究气象、讲究笔墨自然为上,在我们看到他的作品也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今天我来主持这个会议,让我感到很温馨,因为有很多是来自我们学校的老师,当然还有很多专家、机构和媒体朋友的参与,希望大家倡所欲言,一起进行交流讨论。

  伟玺撰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专著及合著数本,还着重对中国传统画论的研习,得以对绘画传统由作品、技法及思想的更深了悟和理解。

  他的山水画追求宋人山水的雄阔崇高的意境和大山大水的构境方式。其用笔追求苍辣雄健、生拙朴厚的意趣。而就其画面意境的营建来看,艺术表现手法又往往冲泼点染,不拘成法,表现其放达潇洒的语言特征。

  他的山水作品多为八尺整开的大幅山水,表现对象以黄山和广西山水村寨为主。如《黄山白龙潭》《黄山雨境》《皖南山水人家》以及《防城港上思魔石谷》等。此期作品多追求大、厚及生拙苍茫之气。面对他的作品你一定可以感到作者那种执拗、勤奋、坚韧的精神特质。或许也正是这种精神,既不断熔铸锤炼他的绘画面目和风格特质,又促使他数十年如一日,倾心、倾情、倾力于绘画事业,奋力向人生的大目标攀行。

  尹石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中国画家

  伟玺近期的一批绘画作品的风格、面貌却大超乎我之意料。在当下艺术创作普遍寻求图式特点的大环境中,伟玺并没有急于寻找标新立异、标榜自我的“图式个性”,而是更加坚定地循着“中国画法”的正途,默默攀登并不断锤炼自己的笔墨语言,陶炼熔铸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近期的山水作品,一改以往以水墨冲染等寻求肌理和“视觉张力”的风格取向,而是以生辣劲健的勾勒和富有新意的冲泼,营建雄浑苍朴的山水真境,昭显出由笔墨所承载和传达的精神性和文化意涵。而他的花鸟作品也完全摆脱了以彩墨渍染及矾水冲泼等形式意味上的追求,而回到传统的“笔墨范式”中,他自己对我说,近期的画“越画越土”,而我以为是越来越复归中国画的本质,走上了一条转承、探索、辟新之路。

  伟玺近期创作的山水作品《防城港上思魔石谷》及《老山界》,用笔朴拙,气势磅礴,且是八尺整张的大幅作品,展示了他在山水画笔墨语言风格及其情境营建方面的个性特质,与他之前的一批山水作品,过多地追求笔墨冲泼的肌理和图式特点有很大的不同,昭示了他艺术追求上的觉悟和成就。他的一批花鸟作品也是点划合于矩度,在构图设境和笔墨的逸气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张兴来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著名画家

  谢谢大家让我第一个来发言,我先说说对于此次画展的感受,今天上午我提前去了场馆把画全部仔细的看了一遍,我自己本身也画山水和花鸟,可以说也是从一个专业角度来欣赏他的字画。写生,写意,用笔,用墨,是他的画给我的整体感受。他作品中传达出的写意性,画面主体生动传神、感人肺腑,大家都能从画纸上直接感受到,这是高品质艺术的可贵之处。再说写生,他大量作品都来自于写生,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令人震撼,如今很多画家都只是外出写生用钢笔铅笔等材料,画些速写之类的回来整理完成,而伟玺的作品通过图片等介绍都可知道是他带领学生一起去现场写生的,这一点我要向他学习,也包括在座的各位。写生是我们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历来传统,他的画具有一个写意性,写意作何解,很多人以为写意画就有写意性,这是错误的,他的画具有的写意性首先在于写,即用笔,用笔的特点其一生动,其二纯粹,其三浑厚,其四老辣,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结果,这是非常之难的。不是画山水的人不能体会到这一点,哪怕很多一直画山水的画家也难以得到这些,这非但是他长期努力追求及对艺术的感悟思考得来的。这其中包括构图、布局构思,到黑白,虚实、浓淡等关系的经验,最后用墨将它表现出来,他的画达到这个高度,也在当代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再谈用墨,他画面中的用墨实际上就是用彩,他喜欢将墨当彩,正如老子所说运墨而五色俱,使墨分五色却更难,他的墨色简洁明快,从不多余,这是其一大特点。纵观其作品写生,写意,用笔,用墨,这是他对中国绘画的一个概括。顾老师与我是同学,我比他高两届,他从南京艺术学院到上海,再到广西经过多年,他不断地执着追求,坚守与探索,最后再将其艺术积淀带回到母校,注定其将会越走越远,不断攀越新的高度,成就他的艺术事业。谢谢大家!

  于友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

  顾老师绘画作品的创作,它是需要一个转换过程的。首先动笔之前它需要作者对自然物象的一个沟通,再而转换到用笔,这样才能出来笔墨。这个过程是一个纯个人性的、纯私密性的,但当它展现出来与观众接触后,它又有个转换过程。这个转换过程见人见智,根据个人的理解、情感、立场,在不同画面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伟玺作为一位高校的老师除了理论研究和教学之外,还需要去创作,这并不矛盾,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中带给我们这些高校老师创作的灵感,反过来创作也不断的会刺激教学。在创作过程中,其课堂教学给学生讲解、示范,最后集中展示出来的过程,除了给学生一个集体的学习机会同时也给其他专业同行一个启迪。我觉得这个习惯与传统需要我们继续学习和发扬。伟玺的画我认真的看了,我对他早年的画就比较熟悉,他从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十几年后再次回到南京艺术学院,可以说是回归。这么多年来他在绘画上一直积极主动倡导骨法用笔,对于这一点在当今时代实属难得的,尤其在当下,中国画坛多元化,各种面貌、风格五彩缤纷,但从骨子里,我们还是崇尚骨法用笔。伟玺一直执着和坚守这一块,做的很好,包括他的绘画风格与题跋,完美一致。无论是用笔、气息、贯气方面都达到完美的统一。这一点也可看出他坚定的从传统艺术道路上挖掘自己的感受,在他这个年龄段反映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这种执着与坚守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对我来说也有着很大的鼓舞。

  樊波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我认为中国画从古代兴起至今所跨越的隋唐、宋元、明清几座大山,分析其中宫廷画家,文人画家,工匠画家,他们所流传下来艺术作品都不免包含了这三种意义,即美术史的意义,社会学的意义,商品学的意义。当今社会至于最终哪一种意义最终影响了画家还在于艺术家本身,伟玺的画作我看了之后非常之欣喜,因为在他画作中丝毫未能看到功利心,而是纯粹的画画,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艺术见解。他的画从宋人山水中吸收养分,对于宋人对大山大水的艺术建构有很深的体会,用笔苍劲有力,非常见功力,而其写意花鸟却非常具有文人画气质,宁静祥和,一片生机。他能很好的将这两种艺术气质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语言,即坚守传统而又出新意,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新的发展。

  丁亚雷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副主任、教授

  在艺术院校中,尤其是我们南京艺术学院,一直有一个很好的学术风气,也存在着种种清规戒律来约束着我们老一辈和年轻的艺术家们。 顾伟玺老师作为一个秉承南京艺术学院正统文脉及学风的艺术家,在发扬和传承艺术精神的同时,不为世俗和商业所累,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钦佩的。顾伟玺教授一直以激情去作画,也从传统的钜度,坚定的走自己的路,这昭示了他必将有一个不可限量的未来。

  束新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

  此次展览非常成功,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看展览的,下面谈点自己的体会。顾老师的画讲究骨法用笔,画面气势庞大,非常震撼。笔力非常雄浑。他从刘海粟的浑厚博大取了一个“清”,雄厚苍莽中而能有金石气有清气,这是很难的。

  魏长建

  ◎/新华日报《艺坛》主编、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江苏报协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顾伟玺教授的画,在当代社会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在传承刘海粟等老一辈的艺术精神中,有一个放大的作用,是非常难得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伟玺的画面中,很讲究骨法用笔,骨力很雄壮,构造出一个宏大的主题。他画面中的水鸟很生动,与画面的构成非常和谐,很宁静,这是很难的,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说“哪怕只进步一点点,就是一个巨大的贡献”。他的画面很有气力,用笔劲挺简练,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作为一个画家,首先不要谈创新,首先得具备拾起传统的勇气。一个好的艺术家,商业扼杀不了你,顾老师一直坚守传统,不与世俗商业挂钩,秉承写生写意的艺术精神,也必将使其艺术作品达到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准,在当下乱象纷呈的艺术品与市场领域树帜一个空前文化纯粹性的标杆。

  伟玺首先在书法上下很大工夫,讲究线条的遒劲,这是南派绘画的一贯路数。在行笔运势上,于徐渭的恣肆放达和陈淳的静穆从容间左右开合。在物象和构图的选择以及墨色的渲染上,他循蹈前辙,常有朱耷、齐璜、潘天寿、刘海粟诸位大师的影子重叠,这足以窥出伟玺心气的高傲和骨质的雄壮。

  伟玺的画上屡见长跋,或抒情言志,或纪游感悟,或道书画规律,这是大画家的做派,这是绘者情纵千里,笔写胸壑的自然流露。绘画本是一项综合的技道修为,这里除了笔墨的锤炼外,文学、音律、眼界、哲思均是大画家成功的养分。伟玺深知其中的奥妙和险峻,自觉在创作中抱璞怀玉,追摹高远。仅从他花鸟画中即可看出,他以江南的几只野凫反复构图,佐以紫藤、葫芦、秋瓜、危石等,如同魔方,翻滚出不同的审美块面。这种创作方式,并非简单的重复,自古至今常在老道者手中进出,如八大的鸟、李可染的牛、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鸬鹚、李苦禅的鹰。看似孤物,而在大画家手中无疑是笔墨和意趣的魔方,借此抒情达意,千变万化,妙趣横生。如同一轮明月,千古相似,月月不同。

  伟玺善作巨幅大画,此乃气壮之举。他苦临《张迁碑》、《石门颂》等书法经典,遍游三山五岳,久居江南,数上黄山。因工作动迁,先后在南京、上海、广西钻研、执教美术,这些跨地域的迁徙,足以张弛作者的心性和气量,足以在眼界和思辨上积累作者的慧性和聪明。

  戴丹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美术学博士

  我跟顾老师结识于去年学校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一起在筹备百年校庆画展。共事差不多一年,对顾老师的为人做事较为了解。

  我见过顾老师的早期作品,那时的作品跟现在的作品有不小的变化。顾老师现在以画家的身份出现在的大家的眼前,但在我的心目中,顾老师同样是一个出色的书法家。顾老师早期的书法,和现在画面中题跋的书法也有很大的不同。这和顾老师的生活经历分不开。顾老师早期在南京艺术学院接受教育,后来在上海大学任教,受到了海上画派的影响,所以画面中具有浓厚的金石味,这也许是顾老师一系列的风格变化的原因。再有顾老师在广西任教的经历,受到了漓江画派的影响,我们也看到这次展览中,顾老师在这两年大量的西南风光写生的作品。但我们总体来看,顾老师在吸收各种艺术养分的同时,还秉承了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先生的艺术风格。

  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同时必定是一位艺术史论家。因为他在建构自己艺术风格之前,他的头脑中必先形成一个图像体系,必定需要坚实的理论根基,这也是学院派艺术家优越于其他艺术家的特点。顾老师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思考并进,决定了他的高度和个人特点、个人风格。

  尹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美术学博士

  顾老师的画给我很强烈的感官冲击,结合以上各位老师所说,我想再谈两点我的个人见解:其一,顾老师注重写生—写意而达到的“生意”,要具备生意,得必须完备的技法和能力,即手上功夫过关。对于当代中国画界,很多艺术家没有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就开始谈观念,这是不可取的。而顾老师,在娴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其深厚的理论研究,恪守传统,将中国绘画精神继续发扬,以求真意。

  其二,结合顾老师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到吴长江老师和张友宪老师评价顾老师作品的文章中的“生拙”二字。拙,即拙朴;生,即生动、具有生命力,同时我还认为它还是一个动词,即生长,运动的一个状态。

  闫彦

  ◎/南京艺术学院教师

  顾老师是一个精力非常充沛的艺术家,给人一种年轻活力的感觉。顾老师的经历是曲折的,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之后,顾老师依旧保持一颗纯粹的心,感染观其作品的人。这是一种回归,是对传统的执着与坚守。顾老师此次展览是我设计的,我在这次展览的设计过程中感到非常轻松。不仅因为顾老师画作的美令人愉悦,而且气势磅礴,感人至深,回味无穷。期待顾老师下一次的展览。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