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书苑杂谈 >

石碑上的韩愈
2013-10-18 11: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石碑上的韩愈
卞卡
 
迄今为止,我前前后后共四次前往河南孟州,只因为那里是我所崇拜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故乡。
韩愈(公元768—842年)字退之,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命途多舛,出生两个月母亲便辞世,三岁又失怙。其后跟随做官的长兄先后辗转于洛阳、长安等地,全靠长嫂抚养。十岁时长兄遭贬广东,十二岁时长兄亡故……在艰难困苦中,他苦读诗文。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但直至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才迁升监察御史。刚刚上任,适逢关中大旱,饥民如蚁,深知民间疾苦的韩愈写《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上奏皇上,为民请命,却遭佞臣谗言,被贬为阳山令。后来,唐宪宗崇佛,曾专程遣人赴陕西凤翔迎佛骨,韩愈颇不以为然,奏《谏迎佛骨表》,说佛乃狄夷之法,佛骨是朽秽之物,应将其“付之水火,永绝根本”。皇帝大怒,虽未对韩愈处以极刑,却将其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屡遭磨难。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韩愈病逝于长安,次年归葬于家乡河阳(今河南孟州)。其墓祠就在今孟州城西六公里韩庄村以北的紫金山阳坡上,实为“韩园”。
韩愈在文学方面力倡古文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学习、继承和发扬先秦两汉时期散文的优秀传统,将古文创作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还散文以理性和灵性。他深刻而广泛地批判和涤荡了六朝以来形式主义的浮艳文风,以古文击溃了骈文的统治地位,使古代散文创作迈出了新的步伐。虽然仕途多坎坷,但他勤奋为文,为后世留下诗文四十卷,被后人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碑林位于孟州城内长乐大道,现已有石碑一百七十余通,归类为韩愈平生、韩愈诗文、历代名人咏韩愈诗文及其他名家诗章,分别镶嵌于五个展室。另外还有历代书家,诸如颜真卿、张旭、王铎等人的原碑拓片悬挂其中。碑林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在那样的书法艺术天地里徜徉,真是一种极大的艺术享受。
说到“韩愈碑林”,不能不说张世兴,因为这个碑林是他退休后历十余年艰辛自费营造起来的,在这十余年时间里,除了最简单的生活,他几乎将自己所有的收入连同老伴的退休金都投入到碑林的建设中。虽然张世兴只是一个个例,但这种做事的风格和精神却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