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书苑杂谈 >

陈扶军:东北边防行纪
2013-10-18 11:3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东北边防行纪
陈扶军
(一)
2010年8月29日至9月8日,在中国书法家协会安排下,我参加了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沈阳军区共同主办的“军旅边疆行”活动。
自2007年以来,中国书协开展的“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文艺界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一个响亮品牌。我有幸多次受书协之召,相继去过贫困山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等许多地方,受益良多。这次“军旅边疆行”,一接到活动通知,我的内心就升腾起一分急切和期盼:走进东北军营,展望白山黑水,开阔视野,探索书艺,结交朋友……
作为一名长年戍守在西北边防的军旅书法家,第一次从西北走进东北,从戈壁大漠踏上白山黑水,脚下带着一份神圣,心头怀着一份景仰。连日来,访连队、走边防、进哨所,与东北边防战友交流书艺、共话责任。真是一路受感动,一路受教育。这里略记点滴,以志行迹。
 
(二)
8月30日,我们一行在中国书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赵长青带领下,走进“黑河好八连”。
“黑河好八连”是中央军委1994年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这个荣誉连队像我们西北的神仙湾边防连一样有名。连队驻守在黑龙江边,对面是俄罗斯领土。几十年来这个连队的官兵肩负戍边卫国使命,忠诚地守卫着祖国边防,一丝不苟地完成着边防执勤任务,多次荣立一、二、三等功。在与连队官兵交谈中,我时时能感受到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感受到他们对自身责任、肩头使命的忠诚,尤其对脚下饱经沧桑的国土,有着深厚的历史责任感。有一个战士指着界河对面告诉我,近代史上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当时的沙俄采取鲸吞蚕食等种种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窃取了我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大片土地。他说:“国家的耻辱就是军人的耻辱,我们当代中国军人,绝不能让历史重演。”这个连队的官兵正是带着这样一份历史责任感,爱军习武,苦练本领,边防执勤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
离开黑河的第二天,我们参观了瑷珲历史陈列馆,走访了黑河七连。150多年前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灵。1858年5月,沙俄利用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威逼北京之机,趁火打劫用武力迫使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屈辱的《瑷珲条约》,割去我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使中国主权蒙受重大损害,并于两年后签订的《北京条约》确定下来。在如此沉重的历史面前,我们的边防官兵怎能不心存戒惧、忠诚使命!
辞别“黑河好八连”,脑子里冒出一首小诗:
赠黑河好八连
我从大漠来,踏上黑土地。
走进好八连,未饮人先醉。
同是荷戈人,相见成兄弟。
为我华夏强,披坚更执锐。
 
(三)
走过的每一个哨所,见到的每一位官兵,都使我感受到战友的亲切和可敬。8月31日,我们乘坐黑龙江某边防连队的巡逻艇,在界河随连队官兵一道巡逻。听官兵讲,这里每到冬季,气温会下降到零下四五十度,到处冰雪覆盖。界河封冻,很容易发生人畜越界事故,边境执勤任务极其繁重,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顶风冒雪坐着雪橇在界河巡逻。我熟悉西北阿尔泰山、昆仑山中边防军人雪地巡逻的身影,可我现在置身黑龙江上,眼前一派青山绿水,这里的边防军人冬季巡逻会是什么模样?我想象着,在一片白茫茫的天地间,边防战友坐着雪橇,在封冻的冰面上巡行。这时长青书记要我为艇上的战士写幅字,我未加思索便写下了“雪里芭蕉”四个字。为什么要写“雪里芭蕉”?当时脑子里浮现着这样一幅画面:在茫茫的雪海里,一只雪橇在静静地滑行,雪橇上坐着高度警惕的边防战士,他们像芭蕉树一样挺立在风雪中,他们是蓬勃的绿色,是旺盛的生命,是炽热的希望。“雪里芭蕉”几个字一挥而就。是不是得意之作我不好说,但当时的激情冲击得我鼻窦发酸,眼眶发潮。直到此刻,这个画面在我脑子里依然清晰。
 
(四)
9月3日,我们一行从黑龙江边来到鸭绿江边。
再一次坐上了巡逻艇,只不过这一次是巡行在鸭绿江上,对面是友好邻邦朝鲜的国土。作为中国军人,鸭绿江是一条令人神往的江,也是一条激发斗志、燃烧激情的江。巡逻艇荡起的涛声,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六十年前的《志愿军战歌》: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当年抗美援朝的一仗打得太神圣了!中国军人凭着英勇无畏、血拼到底的士气,打出了军威国威,在战场上赢得了美国军人的尊重。
昨天的硝烟早已消散,眼前的边境一派和平安详。这和平安详的气氛是六十年前志愿军前辈用鲜血换来的。作为今天的中国军人,该怎样发扬前辈的战斗作风,卫护好祖国的蓝天丽日?新闻媒体里不时传来美国韩国将在黄海海域联合军演、美国将出动航空母舰之类的消息。这些消息与清风丽日的边境是多么不协调啊!从巡逻舰上边防官兵威严的目光里,我读出了一分责任,更读出了一分警惕。
伴着巡逻艇桨叶激起的浪花,我随口吟哦出一首小诗:
鸭绿江上有感
当年战歌犹在耳,
忽传海上浪喧嚣。
保家卫国男儿志,
枕戈待旦听狼嚎。
 
(五)
题长白山天池哨所
我从昆仑来东北,
戎装遍览关山月。
戍边男儿立哨所,
白山黑水多豪杰。
这首小诗是9月4日我在吉林长白山天池哨所即兴构思而成,当时没好意思为哨所官兵书写,主要还是想在同道面前藏拙,因为同行的楹联学家兼诗人联合老兄,一路又是作诗又是撰联,表现得太抢眼了。现在写文章则不妨记录下来,作个留念。
在长白山天池哨所,正遇上刮风下雨,书法家一行在山下穿着汗衫夏裤,上到山上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这一天我们差不多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在路上是盛夏,热汗淋漓;到长白山下则是满眼春色;上到半山腰,林木苍黄,一派萧瑟秋景;上到山顶哨所,大雾弥天,风雨交加,冻得人人穿上了战士的迷彩棉衣。在山下,我主观认为这个哨所驻守在长白山天池这样的风景名胜之地,条件一定很好。上山后才知道这里气候恶劣,海拔2700多米,霜雪天气一年长达8个多月,夏秋季节经常刮风下雨,天气说变就变。我们驱车去天池欣赏美景,结果只看到一片迷蒙的雾气,像一位蒙着厚厚面纱的美妇人。哨所官兵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执勤守防,任务完成得十分出色。
那天我们正为哨所的官兵写字,一位憨厚的战士突然有点不好意思地提出,想要一幅祝福婚礼的字。一位同行的书家当即挥毫,写了个“龙凤呈祥”的横幅。我们询问小伙子什么时候结婚,这位战士立即红了脸,说这幅字是给他指导员要的,因为指导员回家休假,正筹备婚礼呢。我们听了都不由得笑了起来,内心备感欣慰,对哨所纯洁的官兵情谊发出由衷赞叹。过去我总认为我们西北边防部队最艰苦,西北边防军人最纯朴。但长白山天池哨所一行,使我感受到东北的戍边条件同样艰苦,东北的边防官兵同样纯朴,无论西北东北,边防官兵卫国戍边忠于职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一样的神圣,一样的崇高。
长白山天池我们只看到面纱,没见到芳容。下山途中却发现眼底一片碧绿世界,百花盛开,彩虹飞架,景色优美得如同仙境。我们招呼司机停车,想要下车留影拍照。谁知刚一出车门,一股强风袭来,头上的帽子飞了,头发散了,衣襟开了,而且车门被风哐当一声关上了。大家心惊胆战地赶紧钻回车内,互相一顿取笑。这也算长白山天池之行一个有趣的插曲。
每每走进哨所,我的内心都会洋溢起一种激情,就是想要向战友们学点什么,为战友们做点什么。我能做的当然是写字了,因此到每个哨所都想要多写几幅,十来天下来,写的字有近百幅吧。而写得最多的是:爱我中华。战友之间报国心、责任心是相通的。“爱我中华”四个字,最能表达心意,沟通感情。
每到一个哨所,我都会翻一翻官兵中那些书法爱好者的练字本,给他们讲一讲自己临帖习字的体会感受,真诚地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我自己的本职工作是科学文化教育,东北之行使我从基层学习到不少沈阳军区的经验,他们很重视青年官兵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完成好戍边守防职能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官兵学习成才,课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练习书法的官兵也不少。沈阳军区抓科学文化教育的许多好做法,非常值得学习借鉴,使我增长不少见识。
 
(六)
下一站正满怀期待,要去大连、旅顺港听军港之夜的波涛,看看水兵梦里的微笑。我还想在实地看看日俄战争旧址,进一步感受军人的职责和忠诚。但一个催归的电话,促使我提前离开,飞回西北。9月8日,我的双脚刚刚踏上黄河边的黄土地,手机的铃声便带来了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金祥将军、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董事长王平先生的问候。十来天里结下的友情令我心热情热,当即用手机回赠一首小诗,聊表感激和期待:
走过东北感慨多,
友谊如同江上波。
他日西北再相会,
雪山大漠唱浩歌。
 
中国书协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
甘肃省书协副主席
兰州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书法创作室主任
 
2010年11月完稿于兰州东校场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南京的墙
下一篇:石碑上的韩愈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