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理论研究 >

试解晋人尺牍首行字迹偏大现象
2014-05-26 17:22 来源:未知 作者:祁小春

    晋人尺牍中存在一种奇怪的书写格式,即第一行的笔画明显厚重、字迹偏大,请参见楼兰所出晋人残纸“烧奴”诸尺牍(“五月二日”图1、“此月十四日” 图2、“九月十一日”图3等),此现象应非属单一的偶发现象注1,因为类似之例,不但在其它晋人残纸中存在(如著名的“李柏文书”、“超济文书”皆如此)、即使在传世的晋人法帖中依然可以寻找到这一书写格式的痕迹,如《淳化阁帖》卷三所收杜预《十一月十四日帖》图4、索靖《七月廿六日帖》图5等,皆作此式。至于在二王法帖之中,此类现象更是常见,如王羲之《七月一日帖》(淳化‧7)图6、《十一月四日帖》(淳化‧8) 图7、《雨快帖》(澄清堂帖孙氏本)图8《廿八日帖》(绛帖‧4)图9及王献之《七月二日帖》(淳化‧10)图10,多不胜举,甚至传世摹本《寒切帖》、《姨母帖》等亦隐约可见此式。晋人尺牍中所见此书写格式既然不是偶然现象,那么我们就要探讨其原因所在:为何如此书写?其用意何在?


    通过上举多种尺牍图版可知,这种书写格式在书法的章法布局上明显失衡、整体显得头重脚轻,我们对此不自然现象,不妨从实用角度加以推测考察。


    从内容来看,尺牍首行所书多为书写日期和具礼语词“月日……名白”,将其写得偏大厚重,既可以醒目,也可以明示来信者与来信时间。也就是说,因为首行字迹需要显露出来给人看,故书者特将其放大,而在折迭信纸时左右对折,将首行字迹外露,起标明发信日期人名的作用、或为表达对收信者的尊重。这样一来就涉及到当时书信的折迭方式,然此问题却比较复杂,因为晋代的书信折迭入封等方式已难于考证。然通过对楼兰晋人残纸的一些实物进行详细考察,似亦可略窥书信折迭方面的一些踪迹。楼兰“超济”诸残纸中有“超济白超在远”图11纸,从浸透于纸面上下的字迹墨迹可知,此纸是在墨迹未干时做了上下对折,如第二行下之 “有”、三行下之“计”、四行下之“用”等字,其浸透纸面的反字墨迹皆在上行处对应显现。由此似可证,晋人尺牍的折迭方式为上下对折,与我们推想的左右对折不同。尽管如此,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楼兰所出“超济”等残纸原本为写废了的书信草稿(据斯文‧赫定发掘报告说,这些残纸于当时的拉圾堆中发现。此亦可由纸背多见习字可证,如反复练习书写“楼兰”图12“顿首白”等),一般来说,被废弃的书信与即将入封的书信,其折迭方法应有所不同,故不能以此一概而论。总之,折迭方式之详已难于考索,尊重收信人而有意放大首行字体,或为其原因之一。


    以下再从书信的保存方式上略加探索。笔者推测,若欲合理保管书信,当时人很可能会将累积渐多的书信做层迭装订,使其上下错落,露出首行,这样可以起到寻检翻阅之便的作用。这种方法颇类中唐盛行的古籍书籍装帧形制“旋风装”注2,“旋风装”是卷轴装向册叶装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形态,其特点是便于检索,现今所能见到的“旋风装”均为参考书籍,由此亦可知其特长所在。或许晋人尺牍的收纳方式即“旋风装”之前身也未可知。


    最后要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在包括王羲之在内的晋人尺牍中,凡首行字迹厚重粗大的尺牍书迹多为章草书体,观王羲之行书(如《大观帖》卷六所刻王羲之《近得书帖》图13及今草等,均不见此现象。原因何在?不得而知。


注释


1日本鱼住和晃氏以为此乃出于书者疏忽,由书者在书写时对所书字体的大小把握失度所致(见同氏《西域出土残纸之王羲之书法》。季刊《墨》杂志“王羲之”特集所收。艺术新闻社,1990年4月)。也就是说,书者写完第一行时才意识到字写大了,如用那么大的字继续写下去,一张纸可能容纳不下全文,所以才从第二行开始写成小字,以节省空间。此说不能成立,因为有大量晋人尺牍出现同样现象已可证其非出偶然,况且《寒切帖》行距宽绰,即使均作首行大字,全纸亦可容纳全帖文。


2即以长纸作底,首叶全裱穿于卷首,自次叶起,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的装裱方法。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