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0 期
要点推荐

沈延毅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兼与梅墨生先生商榷
沈延毅,字公卓,号述菊,晚号天行健斋主,作书亦属攻昨、攻昨老人、沈著等。先生1903年12月生于辽宁盖县(现名盖州)一个书香门第,1992年2月辞世于沈阳。先生早年曾就读

书画家要注意对自己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作为一名书画家在进行书画创作之余,还要注意对自己有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我想,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三条:一是便于自己查找使用;二是便于别人查找研究;三是为自己积累了
书法艺术网:常在报刊见到你的诗联,你认为作诗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荐:诗联确非小道,我以为当中于规矩,发乎本心,合于时代。我推崇随园老人袁枚的“性灵说”,作诗应首重性灵,兼及格调与境界,无性灵,境界与格调无从谈起。我曾有句曰“我作诗词颇费难,心无感动不成言”、“诗本心头起,原非笔下生。自鸣工稳句,哪个不牵情”皆此意也。诗联亦应令人看得懂,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否则,寻章摘句,堆砌文字,徒费字纸。
书法艺术网:你的书法创作有何追求?和诗文的追求是否内在统一?
王荐:我的书法创作和诗文创作的追求是大体一致的,强调在法度之内彰显性灵,甚至为了性灵偶尔可以游离法度之外。我在书法创作上,注重的是表现情性、才气和书卷气,反对纯粹功力性的东西,清新俊逸,格调高雅是我所追求的书风,力求有古有我,不与人同,但是常常力不从心。越力不从心,越想渐近之,这也许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吧。
书法艺术网:针对当下书法爱好者投国展,你有何建议?
王荐:当下应对书法展赛,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书路正,必须学传统,靠帖;二要展览截稿前要主攻一两件作品,甚至下力量写一件作品,要精益求精,不厌其烦;三要尽量写小字多字,即使写对联或其他大字作品也要有小字的款识,显示“难度系数”之大;四要不是行草书特擅长,尽量走“窄门”,写篆隶楷,写篆隶楷中别人写的也不太多的,如小金文、小隶书、变形大唐楷、简帛书、榜书等,尽量避开行草,还可以弄弄刻字等新生事物。这几条建议功利性很强,就像古人考科举,你不喜欢八股文,也得学,不然,你再有才学也不会中举的,为了参展、获奖这便是迫不得已之举。
书法艺术网:你是辽宁省书协副主席,辽宁成为书法大省,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
王荐:辽宁能成为书法大省,我认为主要得益于这几个因素:一是第一届全国展是在辽宁举办的,之后才成立了中国书协,“文革”结束后,“书法热”到来前,辽宁占了风气之先;二是几届书协领导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沈延毅、杨仁恺、聂成文,到现在的王丹、胡崇炜等,工作务实,方法得当,善于团结人,带动人;三是倡导“临古帖”,从1985年起至今每年都举办一次全省的书法临帖班,保证了学书的方向不出偏差;四是北方人的性格决定的,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中原和江南文化底蕴深厚,北方处于劣势,但是我们不甘落后,聂成文先生就是我们辽宁书法界最杰出的代表,他就一直激励大家“和江南决一死战”,这句话一直在激励着我们向南方学习,努力赶上去。(采写:金日发)
第 37 期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第 36 期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第 35 期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第 33 期 黄 奇 草书需要浪漫
第 32 期 辛 宏 辛勤耕耘开新境
第 31 期 孙云层 把《书谱》写大
第 30 期 崔双胜 喜欢平平常常写字
第29期 吕雪峰 追求自然中的生趣
第 27 期 韩士海 得觉斯大令三昧
第 28 期 徐壹民 用激情书写大草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