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兵的篆刻艺术-苏大椿
作者:刘再兵
说起再兵的篆刻艺术那要追述到80年代中后期,1987年,我受聘为一个书法班教学,班上一共有30来人,大多数是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的学生,班上只有再兵最小,正在上中学。我在授完书法课之余,为他们讲授了篆刻的源流、秦汉印风格、西泠八家流派等等,并传授怎样治印?怎样写印搞?怎样上石?以及刀法的运用,再兵是最感兴趣的一个,从那时起,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以临习秦汉印为日课,经常利用晚上骑自行车到家里来虚心讨教,进步神速。
再兵的篆刻可谓取法高古,有很深厚的秦汉印功底,并将秦汉印的字形结构、古人的审美情趣悉心掌握,为己而化之;对明清的篆刻也努力学之,特别对赵叔孺、王福庵用工最勤;对现代陈巨来、徐无闻的篆刻也细心揣摩,多有心得。其作品以秦汉印为源头,以“赵、王”为依托,走“陈、徐”清新典雅的道路,逐步形成了精工、典雅、简洁、劲健的风格。
观其作品,不管是朱文还是白文,再兵从不求奇、求怪,追求时尚,而是以自然而为之,以平淡而对之。在古人的作品中寻求自我,找到自我。正如先师徐无闻诗曰:“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使通神。坡公此语真三昧,不创新时自创新”。在印面的设计上,他尽量做到“仔细”、想的“周到”,对文字的组合进行反复推敲,使其达到妥帖而整饬;在文字的使用上,从不随心杜撰,而是查阅工具书,找出出处,有理有据,做到严谨;再用刀上,冲切游刃有余,显示了对度的把握,使整个印面充满活力,线条干净而有张力。
篆刻这门艺术,在古人看来,乃“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为。而就是这门“雕虫小技”,使多少文人雅士孜孜追求,代代传承。传承着中国的古老文化,传承着中国文人对中国书画表现的完美追求。就是这代代追求,才使“雕虫小技”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今天绽放出它奇特的光芒。
相关文章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2014-08-15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2014-08-13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八 葛冰华2014-08-08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七 陈国斌2014-08-05
-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之十六 鞠稚儒2014-07-31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