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篆刻 > 点评 >

汪永江:平正的策略
2013-10-30 10:49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汪永江:平正的策略
作者:汪永江

    孙过庭有《书谱》中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得平正,务追险绝;既得险绝,复归平正。
    平正在为艺过程中的两极,维系着学习与创造的全过程,无论是其中经历多少险绝,其结果仍归于自然而然的平正。两种平正最终在层次上是有本质区别的,前面的平正是取法规范,中规中矩,后者是在技艺老练之后貌似规矩,险绝已蕴含其中了。作为人格修炼的“心画”,指向平正的终极,是很多先贤始终遵循的观念,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可以看到的总是一些常规的样式,并没有故作惊人的姿态,这反而把解读过程引向深层次的内在审美,人格修炼层面的意境。通过感受点画质感、笔触书写本身与体势意味,体会人性化的表现与人格化的升华,是古典书法欣赏的高妙所在,是高人之间的对话。在点画用笔与结构形式的张力之间,书法家不停地在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扎实而单纯的线质更适合于平实的结构形式,更匹配于宁静的书写状态。无论是什么风格的书体,对点画的内在质量与结体的合理程度的提高,一直是一个漫长的锤炼与调整过程,就如同人生的修炼一样,书家的成熟从自身原始的幼稚开始逐渐蜕变,从软弱乏力到刚健老辣、从生硬怪异到自然和谐,依赖于功力的积累。这一点,柳晓康是深谙其理的。
    柳晓康,1965年出生于浙江永康,长于安吉,师承当地名宿郑德涵先生,学习书法篆刻。郑德涵先生是一位德行修养极高的有口皆碑的师长,于诗文、书法等方面造诣极深,笔者曾参加郑德涵先生过逝后的一次纪念会,从海外归来的弟子到浙江书画界名流以及本地的诸多门人的回忆中,了解到郑德涵先生高尚品行的感染力,对后辈的影响不仅仅在诗文、书法上,"端正做人,平正为艺。"晓康君多年跟随郑先生,深受影响,于甲骨、金文上用功最勤,点画挺拔而有弹性,积点成线的涩行运笔使线质中实,结体的意味保持了金文的古穆、朴素,原汁原味。平时多临摹,下笔自然有出处,所谓入之深,出之彻。其修长的结体多取自战国金文,或楚或齐、或中山国文字,但没有在结体的装饰性方面夸张,而是注重强调其古雅的姿态,所作行笔流畅,扎实有力,体现出用笔精熟,使笔如刀,形成了柳晓康篆书洗炼的自我风格语言。在许多展览中,晓康多是印人身份,其实他一直以来深研篆法,篆书是篆刻的源泉,如果印人不精篆法,其篆刻永远会存在不合理的隐患,明清印人多是篆书好手,这与当代印坛况况普遍不同,当代印坛的篆书功力普遍不及明清印人。由于柳晓康的书印"两棲",使他能够在两者之间互通。在一九九八年的《第二届全浙书法大展》上,他同时摘取了书法、篆刻两个奖项(第二届全浙书法大展允许作者多项投稿,可以同时获奖),也是唯一在此展中同时获奖的作者。他的篆刻出典以秦汉为体,黄牧甫为用,没有从乡贤吴昌硕那里借用面目,而是以吴昌硕"与古为徒"的取法思想,注重源头。秦汉是印人的大传统,其中包含更多的不是风格概念上的外在形式,而是篆刻技法语言的基本框架、技法原理及朴实大方的气象,至于以黄牧甫而不是乡贤吴昌硕为用的选择,正如戴家妙在《形式与精神――读柳晓康印存后》一文中所说:“柳晓康并没有被‘小传统’所囿缚,舍近求远,之远又知返”。黄牧甫印风的简洁、洗炼中寓奇绝。惊人处不在貌,而在微妙玄机,方寸天地,画眼在一点,这是黄牧甫的奇绝处,所以耐看。经过黄牧甫印风的洗礼,柳晓康的篆刻追求逐渐趋向于"减"、"简",减省把技巧的表现性推向了极限,简远的意境会使气质表现趋于含蓄。张华飚在《自然取尚、简洁为美――柳晓康印艺浅论》一文中,评价柳晓康表现的是一种"大美不言"的平和与宁静,平正但不平板,线条往往方正中兼园转,平直时寓轻重,顺畅处留生涩,排叠间见参差;章法疏朗通透,有分有合;刀法浑融冲淡,不激不励,极为细腻地传达出优雅的意蕴。笔者亦有此同感。字里行间安闲宽逸的气氛乃其先师郑德涵先生以及吴越文化带特有的气息、格调对他的影响。
    柳晓康不属于那种早熟的书法篆刻家。我一直认为个性追求不是当代书坛的当务之急,当代人个性中的独立意识在追求表现中不是缺乏了,而是过剩了,发现一种新奇素材是容易的,但要完善就不那么容易了,也许要耗费毕生的精力,这是从事古典风格的书法篆刻家最难解决的问题。想法有余而能力不足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作者会遇到的普遍的窘境,手上功夫欠缺已经严重影响、制约了风格的发展,应该说练功与补课是极为必要的,尤其是基于长远的考虑。这一点,我们从柳晓康平静沉稳的从艺心理中可以感受到:平正本身就是一种策略,不必过分猎奇,失之狂怪,避免负作用的产生,夯实根基,为今后的路能够走的更深远留下延伸的起点。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