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今朝,老师们相聚这里,以各自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展为校庆增色添彩,有些老师还慷慨捐赠自己的作品为艺术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转眼,我们又在这里以作品相会,迎接校庆。
这是一群以艺术教育为生的学者型艺术家。他们默默探索耕耘,不尚名利喧哗,秉承学院的文脉和学风,追随前辈艺术大家的思想和精神,以学者的使命探寻多元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语言。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却是他们各自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的心跳和脉搏。
他们以深厚的造诣为造型艺术专业培养英才,还以扎实的造型艺术训练,为这个学院的主体品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从学院创建至今,正是这些造型艺术教育家,当然也包含艺术设计教育家的奉献,使这个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原创功底深厚,创新意识很强,因而这块校牌也叫得响。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20世纪后半页,或者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建的名校。其名声何来?我想有以下几点:
其一,学院的诞生恰逢其时,体现了国家新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战略之思。特别是1956年创建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的亲自批示和关注下,由总理周恩来授命的,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卓识和意志,上下合力,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其二,从学院创立开始,先后集聚了20世纪海内外一批具有探索精神,又有共同梦想的一代杰出艺术大家。如有从法国归来,中国早期现代艺术运动的“决澜社”代表,既是画家、艺术设计家,又是史论家的庞熏琹,中国图案创作研究专家雷圭元;又有从延安来的精通漫画、装饰画、壁画、平面设计、展示艺术、中国水墨的革命文艺家,新中国第一个与西方现代艺术家毕加索对话的张仃,展示艺术设计家吴劳;老红军书法艺术家陈叔亮,还有从香港归来留法国的,既精通金属和雕塑艺术,对“包豪斯”教育理念有独到理解的郑可;民国时期,在大上海引领文化艺术时尚,守望民族传统艺术精神的装饰艺术家张光宇;从美国归来的画家、陶瓷设计家梅建鹰;还有留日归来,崇尚印象派的油画家卫天霖;工笔重彩画家、陶瓷设计家祝大年;民国官派最后一代留学法国的,同时还是艺术家、文学和思想家的吴冠中;开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新风的俞致贞,山水画家白雪石,人物画家阿老等。当然还有一批艺术设计大家和名家。
其三,这是新中国前所未有的海内外多元艺术流派和学术思想兼容并蓄的团体,他们为实现中国的“包豪斯”梦想,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精神,形成了融贯中西古今文化艺术精华、继往开来,以各自的智慧解读和阐释民族民间技艺与传统艺术精神的学风;这些艺术大家具有开拓创新的历史使命,形成了和而不同,相互包容的学术心境,每一个人都是一面创新的旗帜,引导着潮流,最终实现了中国本土化的“包豪斯”教育体系的构建,形成了前卫的大美术观及创作思想,并以艺术创作实践开启了中国现代大美术的新纪元,影响了中国现当代人的生活品质和文化发展的新走向。
其四,学院注重探索和研究形式与内容、形式与功能、抽象与装饰、实用与审美、艺术与技术、材料与工艺、文化与生活、写实与抽象,表现与意向,人与自然、社会等的关系。可以说学院是中国现当代承前启后的多元艺术风格和思想集大成者,或者说是探索艺术形式的大本营,或者说新思想、新风格的发散中心,辐射全国,影响一代艺术风尚。
学院这块名牌是在国家“变革和开放”中诞生,并靠一代艺术大家支撑;这块名牌又是在国家“变革和开放”过程中,随着一代艺术大家的先后离去,而脱胎换骨。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更名后,已是一个新的面貌了。
今年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的第十五个年头,有好心人追问:新瓶老酒,余香犹在,学院的精神文脉还能延续吗?我不敢贸然回答。
但我知道,并看到,学院如原中央工艺美院创建初期一样,一批优秀的,也可以说一批艺术家名家,从国内外又云集这所学院。他们娴熟地驾驭造型艺术专业各种技艺、媒材,既有传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写实高手,又有新表现和新写实主义的名家,还有抽象与意向的、前卫的当代探索者。新人的加入与学院秉承传统文脉和学风的专家学者相遇,大家怀着创新的使命,又一次融为一个和而不同,互补的、多元的艺术思想和风格共存的新群体。
我想,正是这种多元艺术思想、风格的包容和学术心境的传承,这所学院曾经艺术大家和名家辈出,不久的将来,或者就现在这一新的群体中,将有一批名家脱颖而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继续举起前辈艺术大家多元包容的创新旗帜,挥舞又一个新的天地。
我自慰,新瓶老酒,再相约品味,六十年、八十年……百年院庆,余香更浓。
最后要感谢谭伟、李沁春,高鹏、谭小川几位清华校友。去年的展览是他们四人与学校教育基金及美院共同促成的,今年的展览亦如是。在此,特向他们表示敬意,同时对所有为展览付出辛勤劳动并予以支持的人们致以谢意。
(2014年4月25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造型艺术作品展前言)
相关文章
- 张红春|西行日记2017-10-27
- 弘一法师给日本妻子的信2017-07-21
- 历史上的“中国美术学院”2017-07-13
- 吴镇烽《国宝百年失落 兮盘今朝重现——析论国宝兮甲盘》2017-07-11
- 魏晋风流岂无“凭”:文物艺术中的“曲凭几”2017-06-23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