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书苑杂谈 >

书法·阅读
2014-05-16 17:50 来源:未知 作者:杜春霞

    学习书法离不开阅读。书法和其他艺术一样,需由欣赏主体和欣赏客体方能共同成就一件佳作的审美效果。


    阅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阅读是在欣赏品味一件书法作品,这种阅读要有广泛性、偏爱性、投入性和深化性。广泛性是指阅读要结合古今佳作,把眼前所要阅读的作品放在多维的空间里,结合创作的时代大背景,书法家的人生阅历,当时的创作状态等。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要把古人和今人融合,以时代的精神和视角来阅读;阅读的偏爱性,是要根据个人的喜好,个人的口味来阅读,要阅读和自己的心性暗合的作品才更容易消化、理解和吸收,应是投己所好,这样才会把阅读深入心脾,最后帮助自己形成个性的创作;阅读的投入性,是说阅读时要全身心投入,融入作品之中,以忘我的情怀与作品交流对话,如同看电视剧时随着剧中人物命运起伏而悲喜、欢笑、流泪;阅读要有深化性,是指要有阅读深度而且有化解能力,由“物理反应”转化为“化学反应”,使阅读吸收自己需要的、欣赏的、感染自己的内容和技法,有如人吃完东西转化成的是能量。


    广义的阅读要阅读人生、阅读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和典籍、阅读大自然。阅读人生如禅宗故事所云:老僧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有个休歇处,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这个禅宗故事是讲人生的三个阶段,与孙过庭《书谱》所讲学书三个阶段很相似:“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阅读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和典籍,是开阔襟怀、拓宽视野的必经之路,如被誉为现代草圣的林散之学习黄宾虹的用墨,在前人“屋漏痕”的理论基础上提出“雨淋墙头”的全新理念,如同中国画中的泼墨画。阅读大自然,更是每个感觉敏锐的艺术家的共同爱好,如张旭、怀素、黄庭坚等人都是在观夏云之变化、船夫荡桨、草间蛇惊等自然景观的多姿变化而悟出书法的妙理。


    总之,书法不仅在于用笔写,更在于用眼和心去观察去体悟,用情感去触摸,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景仰去耕耘,艺术之树才会繁花似锦,硕果飘香。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这人是书法家
下一篇:孙绰与兰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