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书苑杂谈 >

红楼门外怀周公——我与周汝昌先生的一段金石缘
2013-10-18 09:4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红楼门外怀周公
——我与周汝昌先生的一段金石缘
李文进
说起《红楼梦》,谈到红学家,可谓无人不知红学泰斗周汝昌先生之大名。然京城乃藏龙卧虎、文人荟萃之地,不曾想过,在我的专科生涯中能和“红学”有何关联,尤其是以篆刻之学意会周汝昌先生。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不经意间,似曾有“借玉通灵”之感,受京城宗教界朋友之托,为周汝昌先生《红楼心境》篆刻七印。在初读七印内容之后,受先生一印一境界,一步一心境的红学思想所动,令我浮想联翩,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捉刀刻之,尽都顺畅。
在为周汝老所作七印中,其中“借玉通灵”、“为芹辛苦”二印乃我借其灵感,以其线条粗细来体现“通灵”与“辛苦”之境,重在刻画先生“借玉通灵存翰墨,为芹辛苦见平生”之治学思想,为此,愚在创作时便有意经营为一个细如游丝,仿佛为要借以朱红丝线“通灵”;一个营造成浑厚华滋,仿佛经历了百年锤炼,在追求“精、气、神”之功夫上力求完备,在创作过程之中,似乎令我感觉到周汝老曾经在一种“红得怡人,绿得快意”的心境下犹如宝玉与之红颜相伴于满径花香之中,可谓“快绿怡红”之情溢于言表,我在扑捉灵感时,采用阴阳相间的形式,将“快绿”线条表现的明快点儿,就采用细朱文的刻法,在体现“怡红”之境时,采用阴文刻法,留红多的恰到好处即可;又仿佛那“红楼风雨梦中人”的身影清晰可见,在红底白字的烘托下,仿佛红楼风雨梦中之人来的那样坚毅,那样沉稳。在画面效果的处理上,没采用轻盈飘逸之态,反之采用沉稳之格调,为要加深观者之印象也。至于“超越考证”、“悟证先河”二印则采用厚重古拙带有官印的味儿,为的是重在表达“考证”之学问。至于“脂红芹绿”一印唯独“红”字采用朱文刻法,倒不是为了朱白相间好看,乃是为了突出一个“红”字。我仅以篆刻之学的角度来揣摸周汝老七印内容之意境,对于红学,仅止步于红楼外。
尊周汝老为红楼巨匠者,皆为红楼梦中人也。晚辈虽贫于红学,但因篆刻之机缘,再次为脂雪轩主人篆刻印章两枚,因恰逢周汝老九十五华诞,可作为贺寿之物也,其文曰“仙寿恒昌”又“周汝昌印”也。本是仅表敬贺之意,不料竟有意外之收获。当周汝老拿到我为其所作印章,竟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兴之所至,为愚吟诗一首以作答谢,其字里行间对我有着过多的赞誉之词,自觉形秽,何来“远名扬”,又何处“字有芒”?且录其诗云:
雅人治印远名扬,仙寿恒昌字有芒。
嘉惠文芳进五宝,朱痕钤罢墨增香。
下款为:“壬辰三月初九日周汝昌诗,建临代笔。”周汝老之公子代笔,书写在一张古色洒银的信笺宣纸上,被友人及红学爱好者视为墨宝,纷纷建议我,装裱悬挂于厅堂,我以为不妥,如此做法,岂不是夺了周汝老之荣耀,有自我炒作之嫌也。
突然,一声惊雷响,近在迟尺,好似千里传噩耗,我正在工作之时,只听得电台播报:“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专家、诗人、书法家周汝昌先生于2012年5月31日凌晨1点59分于家中去世,终年95岁。”当天旁晚,京城各大报纸亦整版报道先生去世之噩耗。也几乎是在这一天全国各大主要媒体均有报道,确信先生安然离世,我当即为周汝老的公子周建临先生发去短信悼唁:惊闻周老先生仙逝,愚心情十分沉痛,我们不能留住先生肉身,但周老的红学思想将永远活下去,我们将与您一起怀念先生功绩,请周先生节哀。
不曾想,我为周汝老所作印章已随先生一同作古,沉痛之余,心中略感安慰之处皆因能在先生生前为其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便不枉费我与先生结下这一段金石之缘,然,先生为我所吟七绝以成绝唱,其诗句经由周汝老的公子抄录,其书法作品也已经随着周汝老故去而倍感珍贵。
周汝老离世一周时日,有一远在异乡老友致电祝贺鄙人有幸为周汝昌先生之新书《红楼心境》作印,并在电话里说:“先生在《红楼新境》的‘缀语’中几次提到老弟为周老先生篆刻之事。其中论及‘文进先生制蜡冻石章,篆法精严。”当吾告知周汝老去世之噩耗之后,老兄又发来短信说:“千古绝唱红楼梦,一脉薪传黄叶村。肌瘦骨硬周先生,神州痴红第一人……”
文乃心声,字为心迹,撰此文以为记!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