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论文 >

对当代书法创作与学术性思考
2014-06-09 10:57 来源:未知 作者:吕金光

    历史上有三件最具有学术价值意义的作品,那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苏东坡的《黄州寒食帖》,被世人奉为天下三大行书。其价值意义不仅是创新问题,是意境问题,也就是学术价值问题。也就是说能体现书家的思想感情与精神世界的作品,才是真正具有学术价值意义的作品。当然也有特殊情况,即书法史上有不曾创新的书家,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历史地位的。元人赵孟頫即是这样的例子,因为元代是一个歧视汉民族、泯灭汉文化的时代。从历史的层面来看,他为传播二王经典帖学、挽救汉民族文化艺术而放弃了书法的创新而为后人所青睐,赵孟頫很好地把握了历史给予他的机遇。再者,现代书家沈尹默,他之所以被称作大家,是因为他继承传播二王经典法帖。因为民国时期碑学笼罩着整个书坛,帖学式微,沈尹默率先垂范二王帖学,使整个书坛沉寂多年的帖学苏醒过来,为现代乃至当代学习二王经典帖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使二王帖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其同时期的书家白蕉,从艺术层面讲,其书法较沈尹默略胜一筹,但历史没有赋予白蕉如此的机遇。也就是说,任何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都要根植于历史文化的大环境下去思考,要从书法史的高度去分析这些现象,才能彰显其学术地位与历史意义。


    元代之后,虽然有不少书家涉猎二王书法经典,但无论从字形上还是从法度上都与二王经典法帖有一定的差距,明清时期真正达到元代二王水平的几乎没有。只是到了上个世纪初,由于照相技术与科技的发展,书家学习书法的条件有了较大的改观,出现了如沈尹默、白蕉这样的帖学大家,其书法才与二王书风相接近。之后,沉默几十年的书坛又热闹了起来,尤其是八十年代之后,各种法帖资料不断涌现,但真正把二王书法学得逼真的几乎无有。九十年代初,张羽翔发现这是当代书坛创作的空白,他抓住了这个机遇,学习二王经典法帖,并一举成功,他的作品荣获四届中青展一等奖。他的创作填补了当代书坛二王书风的一片空白。应该说,他的创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若没有张羽翔对二王经典法帖的实践先行,也不会有后来的跟随者陈忠康、王义军。陈忠康是在张羽翔学习二王法帖启示之后,对二王经典书法的反复实践,是学习二王书法的成功者,他比张羽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意义在于把二王经典进行了深化,告诉人们,二王经典并不神圣。王义军师从陈忠康,并没有死守其师的僵化模式,而是较其师更经典与深化。他的聪明之处在于变二王小字为大字,拓开了二王书法的创作空间,当代书坛多年来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二王书法的大字作品横空出世,王义军的意义在于,他用大字写二王,打破了长期以来二王小字不能放大的闭塞理念。


    从当代书法来看,碑学领域有着较大的创新空白,尤其是碑帖融合的书风创新空白更大,虽有少量碑帖融合的书法作品,但不够成熟。当代书坛碑帖融合的书风较少,在这一领域中有创造力的书家较少,所以我们更应该把目光放在碑帖融合的这一学术领域中。从上世纪初民国时期出现的一些碑帖融合的大家,如沈增植、吴昌硕、齐白石、于右任、林散之等,至当今以来几乎很少有碑帖融合成功的书家出现,即使有,多数书家创作还是停留在表面上,缺少古意和新意。所以当代书家应该在碑帖融合的领域中做文章,思考如何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


    历史上任何一位书家也不是单靠书法赢得历史地位的,而理论的识见往往起着巨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术也包含着一种科学态度,它使我们不至于走错路或走弯路,尤其是有抱负的书家,如果想要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与深厚的学养,更要有超人的识见,以学术的高度视野与科学态度不断审视与调整自己的书法创作,方能有所创新,赢得历史的承认。


    从学术层面来说,机遇对每位书家来说都是公平的,能否把握历史赋予的机遇,取决于书家是否具备超人的识见和对当代书法创作的自我把握。当代书坛应该是一个流派风格纷呈、多元化创作的格局,但今之书法缺少原创性与学术价值。因为帖学层面的书法创作仍然是重复古人,粗糙无华,无创新之意,缺少经典之作;碑派书法更是毫无生气,几乎是旧辙重蹈;碑帖融合的书风甚少。当下书法创作的状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创作的学术空白。


    一味地临摹、泥古,而缺乏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削弱了书法的创新精神。我们应该汲取前人的书法营养,吐故纳新,彰显时代的精神,形成自家风格并成为时代的经典,由此,才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就是艺术的原创性。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