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和墨域外沐香
2013-10-18 13:5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儒风和墨域外沐香
用毛笔写字,在古代是常态,如今却被尊为书法,有远人之嫌。而在韩国呢,叫书艺。壬辰之秋,受山东省书协委派,赵长刚先生和我应邀赴韩国参加安东国际书艺大展,数日流连,感慨颇多。书艺在韩,众人为之。接触到的文人墨客,大都兼做他事,但众口一词:书艺不能成为国民意识中的“高深之物”,不能只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玩物,尤其不能功利化。言之凿凿,句句醒人。韩国书艺,真正根扎民间,浸润着普通人的心灵。
在隔海相望的邻国,我理解了一句话:“书法即生活”。无论在安东、在大邱、还是在庆州,所到之处,公共场所、家庭乃至周围环境,书法作品俯拾皆是、无所不在。在每一个酒店的每一个餐厅都有书法匾牌,有的还用书法记述相关掌故。置身其间,恍惚感觉穿越到了汉、唐……文人雅集,放浪形骸,书海泛舟,身心舒泰,得其所哉,快哉!快哉!
谁能想到,陪同的韩国云亭书艺学院的朴敬子曾十一次来到中国学习书法艺术,一个虚心向学的谦谦君子。这次书展,组委会组织了两次笔会,场面之热烈,气氛之踊跃,超乎想象。韩国民众,确实真擅书艺,端详着一幅幅来自中国山东、云南、浙江、新疆、四川、台湾等地以及日本和韩国本地的书法作品,饶有兴趣,仿佛与老友对谈,久久不忍离去。有些人,还恭敬地请我们题字留念,请教用笔、用墨,笔墨之关系,意犹未尽。
国际书法艺术联合会韩国本部大邱庆北支会会长权时换在开幕式上讲到,“安东世世代代以来,都受着儒家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影响”。韩国历史上大部分重要的文献都是用汉字写的。在儒教文化博物馆的藏版阁里有64000多块印刷汉字古籍的木雕版。该建筑由两个楼组成,里面的木板堆到天棚,浓郁的墨香飘散出来,使人感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
“道不远人”四字,藏在我们发黄的古籍中,却鲜活在韩国。韩国不仅尊崇儒家文化,而且据此对为人、处事、做官、知礼等都作出具体的行为规范,儒教实践,点点滴滴,形象而具体,贯穿着人生的全过程,令人叹服。我在庆州乡校参观时,正赶上一对新人结婚,形式很繁琐,秩序却井然。亲朋好友把幸福写在脸上,那笑容,来自内心深处,我看了都感动。
在庆州校洞崔氏古宅,这里的主人曾经积累了万贯家产,在学问上也卓越精湛,特别是中庸之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修身养性讲究“六然”,曰: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治家有“六训”,包括万贯以上财产要还原社会、荒年不要购买土地、要厚待过客、周围百里范围内绝对不要出现饿死的人等),还有“钱财如粪便,积累多了恶臭会让人无法承受,均匀散开则成为肥料”、“凡事不要太过,不要急躁,不要过于贪图”等格言,给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现代人以深刻地提醒。这与我们倡导的通情达理,保持随和与克制,“允执厥中”,不走极端,追求和谐是一致的。
看到这些,尽管很熟悉,但都触动很大。似乎找到了韩国人彬彬有礼、文明处事的渊源。在韩国这几天,我没有看到一个警察在维持秩序;路上跑的、街上停的绝大多是韩国车,只看到一辆奔驰车和一辆宝马车。来自台湾的书法家沈荣槐先生说:“我们说儒家文化博大精深,但不能光说不练,应该向韩国学习,每日三省吾身。”韩国国学振兴学院常设展示室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部分,这些看上去很“复古”,但却是至理。韩国这些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标准和要求,让人感到有些“小儿科”,但其阐释和警示作用不可小觑。特别是真正做到并不容易,需要用一生的努力。
明代项穆云“故书之为功,同流天地,翼卫教经者也”。纸、笔、砚、墨,纸展如海,笔走龙蛇,砚藏风雷,墨泼似瀑……起承转合间,悟出人生大道。因书法去韩国,收获却超过了书法。文化的穿透力了得,所谓“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更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本质性符号,为东方国家所首先认同并生发,还为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注入了活力和营养,而倍感亲切、倍感自豪,倍感大国之风浩荡!
伫立异国他乡,我脑中浮现的是曲阜大成殿的龙柱,北京故宫的红门,诸子百家的铿锵话语,李、杜文章的万丈光焰,我分明沐浴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馨香,可否就叫儒香?
来源: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作者: 李先成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书法悦读|书法创作需要学会因势利导、节外生枝2018-03-02
- 书法悦读|经典碑帖中的“横鳞”与“竖勒”的组合方式2018-03-02
- 从族氏徽号位置看西周成王时期金文书法布局2017-10-27
- 东风又起 时代更新——书法事业发展现状一览2017-07-11
- 王铎书法创作思想初探2017-07-03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