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奇古厚书剑风流——读田一峰书法
2013-10-18 13:5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清奇古厚书剑风流——读田一峰书法
来源: 美术报 作者: 刘恒(中国书协展览部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宋代爱国诗人陆放翁《观大散关图有感》首句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其中所描写的是对文武兼修且能达到至境的一种追求,儒雅中透露出一股英武之气,应是一个传统读书人应有之气质。书剑风流,令人神往!然自宋代理学兴起之后,读书人一改六艺传统,“一日读书一日静坐”,原先击剑而歌的慷慨之士一变而为身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真可叹也!浙人田君一峰精研书学多年,以书法知名于书坛,而又出身军人,以武兼文,尤为难得,为浙派代表性书家。
一峰君为人有巾纶之雅,低调谦卑,深自韬晦,苦殚学力,极虑专精,学书注重学术性和专业性。擅诸体,举凡隶、楷、行、草,无不穷源溯流,悉加研习。尤醉心于唐之前之书法。唐宋之前,古意不失。宋后,则渐趋于俗。元赵子昂尝言:“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书法亦然。一峰君书之取法,不可谓不古:汉魏之章草,钟王之小楷,无不古意盎然;又广之以北朝墓志,以增结体之奇,润之以六朝名帖,以加逸韵。遂能奇而不怪,涩而能通,古而兼厚,逸气充盈,达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之境。一峰近来又专攻小楷,遂有此集见示。盖书家古训: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征之古之二王、颜、苏、米、赵,今之沙、林诸翁,无不如此。白砥先生题写的书名《峰影》,我解其意是一峰小楷能以前人之矩蠖,抒己之性灵,参变蜕化,形成其目。观其作品,敛放有度,碑帖互参,寓巧于拙,掺之以篆隶行草笔意,风格面目多样。或古茂静穆,淡雅自然,扑人眉宇;或雄强劲迈、爽利沉峭,神气清健;或圆浑质朴,渊懿淳茂,流溢行间。作品气息典雅纯正,这也影射了一峰的艺术品位和内涵修养。观当今书坛,急功近利者有之,徒有虚名者有之,然一峰冷眼静观,不畏浮云遮望眼,甘坐板凳冷,与古为徒,享“三余”之乐,深明唯尽精微方能致广大,尽力以求,成此硕果。
一峰君为杭之萧山人,本古会稽地,乃名士乡。古之羲之纵逸,后之文长颠狂,民国有蔡孑民先生,周氏兄弟,余风流韵,至今可及。一峰自小浸淫于此,又长期从山阴白砥先生学书。白砥先生精研五体,穷书之法、理、道,以扛鼎之笔力,影响书坛。一峰立基既高,取法又广,又十分重视字外功的修炼和人品修养,游艺心神之间,执著而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审美理想,其将来之成就岂可限量哉!
赞曰:戎马书生,笔剑风流。体宗汉魏,清奇古厚。异日可知,钱潮旗手。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书法悦读|书法创作需要学会因势利导、节外生枝2018-03-02
- 书法悦读|经典碑帖中的“横鳞”与“竖勒”的组合方式2018-03-02
- 从族氏徽号位置看西周成王时期金文书法布局2017-10-27
- 东风又起 时代更新——书法事业发展现状一览2017-07-11
- 王铎书法创作思想初探2017-07-03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