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理论研究 >

从“兰亭论辨”说开去
2013-10-16 15:13 来源:未知 作者:李耀中

 

这次到杭州参加书法名家班的学习,是我的书法之路的一大转折。原来对书法的学习漫无章法,纯凭兴趣,兴来废纸一堆,事后收获全无,累日费时,进益无多。如果这样下去,能做到“善书者”已经非常不错的,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这样许多的自诩的“书法家”。会写一手好字,能弄个省协、国协会员也就心安理得了,不明白书法的意义,更谈不上什么担当,从来没有理性地去思考、观照书法。如果不来杭州,我也是这样。也许是多年的困顿,当自身的书法到了一个高原期的时候,本能想有个提升,有此良机,焉能错过。现在想来,这次来杭州学习是我做出的一个正确选择,来对了!
通过这些天的学习、训练,听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看到了许多年轻的教授、博导。渊博的学识、娴熟的技艺,信手两三行,便到乌丝栏。暗自嘳叹,过去浪费的时间太多。好在有振濂大师的淳淳教导、殷切期望,有这样一批精干的教学团队,我相信只要及时当勉,来者定能可追。然而这一切都是外因,关键是内因,要有自己的定位。在听了徐清教授和汪永江教授的讲座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书法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虽然对“兰亭论辨”及有关的疑古史了解的并不深入,对古文字的认识还非常肤浅,但却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不应该只会写毛笔字,会抄写唐诗宋词,除了要具备高超的书法技艺之外,应该还要具备以下二方面的素养:
      一、人文素养
 很多人愿意强调书法家的品格修养,认为书法是高雅、斯文、郑重的艺术。“书为心画”,“书品即人品”,因此要求书法家必须具备纯洁,高尚的品格。然而我总觉得对于书法家来说,谈品格是乎觉得有点沉重,总有点道德拔高的意味,先将你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然后用这个标准对你横加指责,私下里却打着他自己的小九九,实现他自己的意图。一个人品格高低的评判是有参照体系的。我对中国的书法史上有两个人物的评判一直在心里觉得不以为然的。一是董其昌,虽然其人书艺高超,但却为祸乡里,是为地方恶霸,然而在书法史上对他的评价却很高。二是王铎,因为投降清朝,做了二臣,致使长时间不为人所重,全然不顾他投降是为了拯救全城百姓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固然他可以象人们称道的颜鲁公那样大义凛然,但全城百姓何辜?所以品格的标准都是他人设定的,让你去执行的。按照他的标准做,就是品格高尚,不按照标准便是品格低劣,为人所不耻。当然我对那些为以正义而慷慨赴死的人永远心怀敬意,他们的品格永昭日月。因此我觉得注重书法家自身的人文素养,多一点人文关怀,把书家放到一个人的标准,而不是一个神的高度。既然是一个人的标准,那第一层要义是生存,古来书法大多是文人的雅玩,很少有吃不上饭还在那里玩书法。而今天书法已经作为一门纯艺术,几乎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而对于基层搞书法的人来说几乎是不靠书法吃饭的,大多是凭着对书法的爱好进行艺术的追求,这一点是值得敬佩的。我想如果在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之下,凭着这种对艺术的爱好与追求,会取得更大的艺术成就回报社会。在解决了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作为一个书法家自身也就应该具备一些最起码的人文素养,比如诚实敬业、关爱奉献、不损人利己等等。诚实就是书法家努力创作精品、不用应付之作来忽悠人。敬业就是认真做好你自己的事,书法也是你的业,要努力为书法这个艺术去拓展空间,提升形象,你只有做好了,对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名和利是随着你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提升而社会自然给予的,这是名符其实。这不是靠捧、吹、争得来的,要实至名归。关爱往往与奉献联系在一起。就是关心社会,关心众生,关注弱势,在适当时候能够回报社会慷慨解囊,义赈义卖,无不体现艺术家的人文素养,人道情怀。在开学第一课上,陈老师捐赠丈二的书法作品用于希望小学,这正是艺术家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也是艺术家的一种精神,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取与之间,高下立现。不损人利己,说起容易做却难。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应该是不损人利己的最好自省方法,做任何事都要想想对他人是否有损,因为利己的事情每个人都愿意去做,如果利己的同时能够考虑到他人,达到双赢,多赢的局面那是最理想的状态,虽不能达到,至少也要做到相逢一笑,相安无事。如果这样你就具备了宽阔的胸襟,容人的雅量。不期望每个书法家都是道德的圣人,但最起码也应该是个有礼的君子。
    二、学识素养
纵观历代优秀书法家,他们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不仅仅是因为留精品于后世,更有赖于其自身的学识素养撑起的艺术高度。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是我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历代书论中都强调书法家的字外功,“字内功夫字外求”,这字外功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不读书而能臻绝品者,未之见也”。书法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文人的一切活动,须臾不离笔墨。文人以儒、释、道,以诗词文章、以丝竹丹青、以山林湖海、人生际遇、芸芸万象,模铸了书法,书法也全息地映射了书法家的生存状态。古代闻名后世的书法家,往往在书法之外的领域具有很高的修养成就。并且古代的书法家基本都能自作古诗文,因为书法家写的是汉字,而汉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形式联系着美术,音节联系着音韵,意义通向思想。所以说书法在任何时代都只能是文化精英的艺术,一个没有文化的书家是不可想象的,一个没有深厚学识修养的书家是决不能创作出一流的艺术作品的;书法又是一门人文气息非常浓厚的高雅艺术,如果不强调作品丰富的内涵,不提升其精神品质,一味的浮躁铺张,只能消耗书法的艺术生命。可喜的是一部分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不断呼吁要加强书家的人文素质和传统国学的综合学识修养。那么,我们究竟要具备怎样的学识修养呢?我认为,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奢求每一个书法家都能像古人那样,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道德文章样样精通,但至少要在自己的书法领域有所通晓,不能被别人看不起,提起书法家就是写毛笔字的。要做一个称职的书法家,除必须具备高超的书写技巧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的学识素养:
首先要有书法领域的学科知识。书法的入门门槛太低,造就了当今只要会写字,就都能当书法家的社会现状。因此书法家社会地位的提高,还得有赖于书法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学科知识,有自身的学科高度,自然容易让人敬畏,觉得书法家也是不容易当的。书法领域的学科知识涉及到书法史,文字史,技法史、历代书论等很多方面,虽然不能要求你精通成为专家学者,但你至少要知道跟你相关的一些知识、发展现状,懂得一些基本常识。写草书的不知草法,写篆书的不识篆字,那也太贻笑大方了。
其次要有一些古典文学、传统哲学、其他传统艺术如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的知识。因为书法是跟这些艺术相通的,这些艺术可以给书法以滋养,加深书法艺术的厚度。不要出现类似于抄诗抄错字、落款苏东坡宋词一首这样常识性的笑话。只会集集字,写写字,那书法家也太好当了。不是不能抄写古人的诗词,如果你不能写出优美的诗词文章,那抄写古人的诗篇未尝不可。但你得明白古人诗词文章的思想意义,不能瞎写,会闹笑话的。明明是喜庆之事,你来个“国破山河在”,意境不对。不是诗不好,是你不懂,没思考。没有这些这些知识的支撑,只会玩弄技术的人,在艺术的道路上不会找走得太远的。
最后要多一点怀疑的精神,思考的意识。“学则须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经过了怀疑、思考、辨别之后的学问才是自己真正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对于接受的知识都要问个“为什么”,看到的现象问个所以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兰亭论辨”,至今尚有余响,虽然没有定论,但却引进了书法史上一次大辩论,一次大变革。许多专家学者从中深受启发,成就其学术高度。如果我们多一点怀疑精神,思考意识,在常人熟视之处发现问题,同样也会有自己的收获,至少能获得真知。
杭城学习,感想颇多,赘成此文,尚不能尽己意,中多偏颇之处,有待圈点。
                                        李耀中
                                   2011年8月28日夜
                                 于杭城转塘酩楼艺墅灯下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