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高点——国展最高奖书家推介·倪和军

导语:倪和军的的篆书从李斯泰山刻石入手,精研《袁安碑》、《袁尚碑》,学习赵之谦、王福庵,既承接秦汉篆书的高古整饬与严谨,又融会浙派的爽捷纯净与圆劲。他的印以方正为主,以平阔为主,以均衡为主,有根基、有规矩、有方法;同时在方正、平阔、均衡之中,他的印又有从容、有节制、有情调。

返回首页 | 书家资料 | 要点推荐 | 访谈实录 | 作品欣赏 | 往期回顾

书家介绍

倪和军是个平和的人,不知道这是否与他名字里有个和字有关。他话语不多但一说话便切中肯綮,他性情随和但骨子里有种锲而不舍的劲头。或许正是这种难得的沉静、朴素与笃定,[详细]

艺术简历

倪和军简历

倪和军简历

倪和军 ,别署逸墨堂主人, 1972 年出生,山东泰安人。师从刘宝纯、 王友谊 先生。现为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山东省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山东印社社员、泰安

编辑团队

采访、编辑:书法艺术网

分享栏目

要点推荐

学书感悟

学书感悟

清钱泳《书学》如是说: 学篆书者,当以秦相李斯为正宗,所谓小篆是也。 我学习小篆确是从李斯的《泰山刻石》始。《泰山刻石》是秦 书同文 政策带来的小篆在文字应用上首批

漫谈倪和军篆书

漫谈倪和军篆书

篆书与篆刻历来为同一 道 , 道 其文, 道 其法。自古先贤于篆书和篆刻是同修的,因为习篆必通解汉字之始,汉字之源,案头 所骥 之物必有典章、文论之类读物。习篆为苦差事

小篆大乾坤——我的篆刻家朋友倪和军

小篆大乾坤——我的篆刻家朋友倪和军

山上有石头不稀奇,稀奇的是石头上有字。泰山从山麓到山顶有碑刻摩崖2500余处。这些石刻篆隶真行草,上下两千年,犹如一部刻在石头上中国书法史。一座山上的石刻如此之多并

 

   书法艺术网:习篆之人多嗜好篆刻,篆刻者以习篆为日课,您是如何均衡学习的?对自己的篆书和篆刻各有什么评价?

倪和军:日常学习书与印没有以时间来划分。是印需要书时,便在书上用功一番,提升互用之。我一直认为,无论练习书法、临摹印章,都要让所学为主攻方向服务。比如,练习行草,将行草连绵不断的气韵、气势、意趣提炼出来,运用到篆书之中,使其增加流畅动态之美,再将篆书所产生的流畅动态之美体现在篆刻作品之中,反之,将篆刻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有机地体现到书法之中,如此书印互用,是我一直坚持的学习之路。

我的书法篆刻创作秉承的理念是,精美工整者要显其写意散漫洒脱之趣,写意奔放者要显其静穆精致稳妥之意。创作时把所学的形貌淡化,遗貌写神,从而表现出古典中的气韵风神,使作品表现出灵动散漫的意趣,做到如东汉蔡邕《笔论》所说“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情,然后书之”的创作心态。我的小篆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写得过于平,过于均匀,对比不够强烈,意趣不够夸张,通篇气势不足。要想改变现状,还需要在文学、美学、眼界以及大篆、行草等诸多方面下功夫,提升格调品位,更期盼同道及师长多加批评点拨。

 

书法艺术网:篆书篆刻作品想要在国展中获奖有哪些技巧和办法?

倪和军:艺术追求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给自己一个需要准确的定位,是工、是写、是雅、是俗,这需要根据每个人性情和环境而定,有了准确的定位,需要的就是坚持了。

在如今的展厅效应下,现在书法不是创作而是制作了。在制作作品时,首要考虑到形式,形式的制作要服务于内容、字体、字形的开张、大小等对比因素,小字作品要尽量字多而精致,大字作品要尽量开张而变化丰富。色彩可分两种来定,一种是顺色对比,如暖色深浅对比、冷色深浅对比。一种是纯色对比,黑、红、蓝、白等纯色,如黑白对比等。还有尺寸,作品尺寸在展厅中要尽量的满,在不违背征稿规定尺寸基础上,高宽不超的情况下做到满就行了,作品制作完成之后,邮寄时把作品展平卷筒,细节方面不可忽视。

作品投稿后,要有平常心,成功自然好,落选也属正常,要不断的总结得失利弊,至少每次投稿都是一次强化训练,书写水平会有不同的提高,这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书法艺术网:您成立了倪和军艺术工作室助学基金的初衷是什么?现在进展如何?

倪和军:初中毕业,因家境贫困,上学成了我的梦想,是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和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使我顽强的走到了现在。山东省 “泰山文艺奖”一等奖和 “兰亭奖”佳作奖一等奖的获得,让我有勇气回报社会。

去年成立助学基金后,民政局和泰山学院美术系选择了两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了助学奖励,今年选择了五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了助学奖励,今年还用助学基金在泰安开展了“倪和军艺术杯慈善征文活动,并对获奖者进行奖励。

 我认为作为艺术家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是一种责任。助学基金才刚刚开始,做的微不足道,要想长期有效的发展下去,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鞭策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