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高点——国展最高奖书家推介·吴振宇

导语:吴振宇是一个思维活跃的青年书家,他生在辽宁辽阳,在全国获奖后不满足于现状广泛涉猎,几年前他只身到浙江寻求发展在那里举办成人班讲习书法,把自己所学特别是北方的书风和学书理念传授给江南的书法爱好者,同时他身处江南把那里的书家们、老师们好的学习方法和精细的学书理念吸收进来,传递回来在南北书风的交融上表现出了一个艺术使者的风范。

返回首页 | 书家资料 | 要点推荐 | 访谈实录 | 作品欣赏 | 往期回顾

书家介绍

吴振宇,辽宁辽阳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员,辽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书法专业。担任辽宁省书协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届书法临帖班辅导教师。[详细]

艺术简历

吴振宇简历

吴振宇简历

吴振宇,辽宁辽阳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员,辽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毕业于西安工业大学,书法专业。担任辽宁省书协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届书法临帖班辅导教师。 获奖 首

编辑团队

采访、编辑:金日发

分享栏目

要点推荐

不断探索的追寻者

不断探索的追寻者

振宇是一个思维活跃的青年书家,他生在辽宁辽阳,在全国获奖后不满足于现状广泛涉猎,几年前他只身到浙江寻求发展在那里举办成人班讲习书法,把自己所学特别是北方的书风和

振宇的真谦虚

振宇的真谦虚

振宇为人谦和,他的谦虚表现一种真诚,我常说谦虚有真谦虚和假谦虚之分,有人常常说希望别人指正,但真受到指正却表现一种叶公好龙,原来是一种假谦虚而已。而振宇年纪轻轻

青年才俊吴振宇

青年才俊吴振宇

振宇人长得厚道,每每言谈中还有几分羞涩,给人一种踏实、厚重的感觉,我特别喜欢这种老实人,振宇老实表现在做学问上,不东奔西忙、不左右摇摆,而是实打实的对学问进行精

观吴振宇先生书法有感

观吴振宇先生书法有感

吴先生钟爱章草,并于章草用力甚勤。其章草具有古典章草的 古厚质朴 的特质,又有着格调鲜明的现代风格,笔画粗疏而内蓄风骨,可以说吴先生在章草创作上可谓是得心应手。

 

吴振宇:“古典草书”之我见


    章草之名由来,一直就存在很大的分歧,即便在古代书论中提出了一个观点,经推敲后往往也是立不住脚的。如:“章帝所好,名焉”、“至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章草名,当即由托始《急就章》耳。”种种。至于章草产生于何时,也十分模糊,即便东汉人如许慎、赵壹、蔡邕、也说不明白。然而大量秦汉简牍的出土和发现,对章草书体的产生和演变,却展示了甚为清晰的脉络。

古典草书
    章草之名,盖由后人所托,魏晋时名家所书《急就章》的那种草书书体称之为“章草”,然而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原始章草更适合被看做为“古典草书”相对于二王以后新流行的今草。大体从时间上讲,古典长草可以被看做是隶书的草体化后,二王创作流行的今草之前的这段时间,因此古典草书也可看做汉草。

古典草书的特征
    “古典草书”可以看做是,隶书简化书写的产物。在用笔特征上,其更接近于简牍隶书。单从隶书的特征上看,无论是汉代简牍隶书还是经典的“八分”书,在用笔方法上大致相同,笔画中段饱满,厚重,点画的发力以平动和使转为主,提与按的转换是在转中实现的。而在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章草书写上,在转折笔画上,多运用提按去处理,因此气韵显得“不古”。个人认为,用笔方法决定格调特征。这也是像《平复帖》这样的古典草书,与魏晋以后像《出师颂》那样的章草,风格上体现出区别的最大原因。因此,古典草书的用笔特征除具有装饰性的波磔外,基本笔画写法应以平动与使转兼以绞转用笔为主。章草书体发展脉络虽是流传有序,但在用笔方法与风格特征上却是存在差异,这可视为以魏晋南北朝时南北书风相互融合的时期为分水岭。
    刚刚提到“不古”,那么何为“古”?古典草书的另一个特征就是风格上的高古、朴厚。这不仅仅体现在点画的书写上,而且还体现在结字的特征上。苏霖《书法钩玄》载刘正夫《论书》云:“字美观则不古……字不美观者必古。”由于中国注重感性意象,西方强调形式分析。因此,“古”无法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只能看做是“妍美”的对立审美特征来阐述。拙朴、疏狂、高古、险峭、雄浑、不事雕琢等这一类词形容“古”或为“丑”为审美特点比较恰当。而与之形容“古”相对的“妍”的特征,和谐、宁静、轻盈、精巧、工整、姿媚、潇洒、飘逸等等比较合适。个人认为,打破符合妍美的视觉经验,便是打破“美观”,便可认为是“古”。如结构上突破常规经验“上松下紧”、“左松右紧”、“内松外紧”便是造“古”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