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 女王 茁
余国联
伴随着当代篆刻艺术的繁荣发展,近三十年来,当代篆书艺术也步入两汉以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百花齐放,名家辈出,高手如云,灿若星辰,十届国展获奖作者王茁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王茁的篆书取法战国中山王器铭文。中山王三器出土于1977年,出土时间短,相对取法者众多的秦汉小篆、先秦大篆、清篆和甲骨文等,中山王器铭可谓冷门。以中山王器铭文入书,始于前贤西蜀篆书篆刻大师徐无闻。 近十年来,书坛以中山王器铭文入展获奖者不计其数,但多系以数字对联取胜,长篇巨作者罕见,究其原因,中山王器铭文字数不过数百,非有深厚古文字学和篆书功力者,难以创作,只能依样集字临摹。王茁以篆书《千字文》(节选)一举夺得十届国展优秀奖(最高奖)实非偶然。对篆书创作而言,若无样本可供参考临摹,则举一反三的分析归纳能力就显得很重要,而身为文理科双硕士的王茁恰好在这一方面有过人之处,故其能在中山王器铭文数百字基础上,作篆书千字文,这意味着在篆书上构建了当代中山王器铭篆书体系,此举对当代篆书创作具有一定贡献。唯其篆书个别部首结构尚不够协调,如“三点水”等,如何精益求精,尽善尽美,是其有待努力之处。当前,精通一体、兼善多体已成为国展获奖书家的共同特点之一,而王茁获奖的作品《千字文》正文主体是篆书,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其落款的楷书和行书也有较高水平,王茁能将其行楷与篆书风格统一并出新意亦是其成功之处。
从十届国展获奖作者看当代中青年书法家群体的文化素养,可以发现高学历、跨学科的书法作者占有较大比例。计算机专业毕业,电子政务和公共管理双硕士学位的王茁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近二十多年来书法已从美术学科中单列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书法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也已成千上万,但在书法创作上,经过专业训练的书法科班毕业生并没有呈现太大的优势,相反,高学历、跨学科的书法获奖作者占的比例更大,证明了陆放翁说的“功夫在诗外”对书法一样适用。如从小就有书法方面的兴趣,以互联网为工具加上图书出版的繁荣,可得到海量图片资料的支持,使非书法专业者超越书法专业者取得创作上的成功成为可能。若天资过人,而又勤奋专注,获奖也就不足为奇——王茁的获奖可谓偶然中的必然。
王茁的成功与其书法取法方向亦有很大关系。在素质教育的旗帜引导下,家长对少儿学书法可谓热衷,往往小学生中女生学得好者甚多,但成年之后,则鲜有女性在书法上取得成绩。从孙晓云、韦斯琴等人可见,成年女子学习书法取法小楷、小行楷、铁线篆类工整精细一路较易取得成功,王茁的获奖也证明了这一点。王茁学习书法取法方向的科学性,得归功于王茁的家学渊源深厚,其父王兆儒为广西钦州书坊名宿,眼界自是不凡,王茁少小习书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是近几年,王茁主攻中山王器铭文,短短三年就初显成果,可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在国展获奖作者中,就资历和历往成绩而言,王茁可以算是新人,但就实力而言,王茁又非一般老将可比。若能静下心,不为盛名所累,潜心钻研,当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时壬辰正月于闽越三修堂。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