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精彩专题 >

经典与风尚
2013-11-07 16:04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经典与风尚
张泓
    常常会听见人说:艺术的东西是没有标准的。每个人口味的不同,不存在高低。这只是以书法自娱的人们的说辞而已。
 
    我相信书法是一个需要深心大力的艺术事业。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无不在精良的技巧铺陈之下,埋藏著厚厚情意,对世事和人生的洞察,哪怕是小小的一击,都关乎根本,让人醒觉灵魂。
 
    这些年来,学院式的教学渐渐为社会大众所了解,其观念、方法也已逐渐进入每个书法人的视野,“学古”“入古”成为入门者抑或是社会名家的重要命题。一时间,大家各显神通,拟古作品俨然成了宠儿。批评声也随之而来,诸如“假古董”的称谓等等。作者用功多年,自然是很不服气,“为何将批评的权利交给他们?”
 
    在我来看,作者不必介怀于一件作品的单独评论得失,毕竟拟古作品以气息纯静、技法精妙取胜,它唤醒的是人们对历史久远感受的神经,那是生命的记忆。批评家更不必急于苛责,每个书法人都必须经历学古的阶段,拟古是学古的开始。
 
    学古本身是不断接近真理,凸显人性的过程。它关乎对永恒的判断,在对历史经典的不断锻造过程中得到启发和鼓舞,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邱振中先生曾经说过:“后人的要求会比现在严格一百倍。”因此,我想,哪怕是被我们奉为大师的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等等,他们也还将被拿到历史的案台上,重新审视,再被敲打,直至永久。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