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精彩专题 >

浙江绍兴青年才俊————张泓兄书法个展赏析
2013-11-07 15:59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当今书坛,书家如云,浮夸之风尽染。在名利的驱使下,一些书法爱好者对书法的诠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领会到古人对书法的那种意志与神韵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的人不太注重内在的修养,一味的注重外在的粉饰。可是书法创作真正打动人心的便取决于内在的修养。古代书家也曾告诉我们将内在的修养和自身才情天赋,以及对宇宙万物的通灵感悟结合起来,才能流露出上乘之作。然而,张泓兄的书法之路与古人的审美却有着一种似曾相识的暗合。


    张泓兄书法作品,精于行草。取法二王和怀素,和宋明帖学,我认为还参与借鉴当代著名书坛青年书家李双阳的笔画和结体造型,更显线条劲健,体势连绵,气脉畅达,开合自如。    用笔清爽挺拔、劲健自在,秀逸中见锋颖,提按迅疾、使转自如;结体精绝内敛、疏密恰当,放着尽放、收着尽收,谨严处见功力、松散出得风骨;点画灵活多变、自然洒脱;用墨枯润相间、浓淡相宜;行笔生动、精炼、飘逸而有力;线条质感把控的遒劲洒脱、极富弹性、极富层次感、极富生命力;布局错落有致、大小不拘、张弛有序、敛放有度,很重空间感;章法上不拘一泥,有意时又随意,无法中不离法,出新意于法度中;书风整体营造一种笔力遒劲、恬淡洒脱、隽雅灵动、率真天成的和谐书法。他追求书法韵味和品位,以魏晋风流为主调,兼取唐宋法度的精严与意趣。


    总之,其行草书作,取法正统、点画讲究,开合有度,墨色自然,用笔飘逸潇洒,古韵盎然,将魏晋书风演义的淋漓尽致。张泓兄才情俱足,作品中透露出的淡定雅逸和书卷气息。行气通畅的节奏感、韵律优美。在当今浮躁的书坛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乃文明之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长河,儒、道、释三家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生命有限,知识无疆”,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一定要博览群书,“修之以身,其德乃真”。在不断的学习中他深刻地意识到“没有文化的书法就像一口枯井,没有源泉活水注入”。他对《道德经》也颇有一番研究,体悟到此书是人类智慧的宝贵结晶,是点化人自身和自然关系的一部“得道”著作,是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都应值得精研的。老子的智慧简朴、守拙、自然却恢宏难及,我们一定要操守他那“无为”之意。那些文史哲的诸子百家与四书五经以及佛学等都是我们书法爱好者必须深涉的范畴。否则的话,那只能算一个书奴、书匠,“随人作计终后人”了。


      早在好几年前,张泓兄的书法成就业绩斐然,在好多展览报刊上都能见到他的真迹,先后十几次获得全国主办的展览的奖项,使他在受到业界同仁肯定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各方人士的关注。他深知目前书坛趋势及自己将来的发展前程,深刻地认识到任重而道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当今书坛炒作纷乱之中,他能秉心以诚地认识到:人年轻,路正长,“厚积薄发乃大用也,息心静气,乃得浑厚也。”的书艺航标,实为难得。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我深信凭张泓兄的那种执着追求与坚韧不拔之志,加以演绎,必能成为书坛一颗璀璨之星。


杨孝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