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习章草
个人平日在章草的创作上用功最多,临习皇象《急就章》与陆机《平复帖》最勤,它们都属于古典草书的范畴。陆机《平复帖》纸本墨迹,不同于同时代的双钩摹本,从技法的各方面去观察,都更直接,更直观。古厚、质朴、的外在特点,貌似粗头乱服、不事雕琢,实则笔笔精彩到位并无“偷工减料”、“拖泥带水”之嫌。而皇象(松江本)《急就章》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质巧并存,似功力深厚身怀绝技老叟,身穿粗布长衫静坐于市井。由于是碑刻,且为魏晋后翻刻上石,故在临摹上有所取舍。个人在临习上努力去做观察与还原。观察其大巧若拙,还原其书写性,还原以古典草书用笔特征临习。个人的心得,观《平复帖》,写《急就章》。观察《平复帖》的共性,写出《急就章》的个性。
在这些年的临习过程中,偶尔会产生一些想法。现在看,临习时不必带着想法,尽可能向原帖去靠,无论笔法、结字、章法还是节奏、气韵。熟,能生巧。是中国人通过经验实证的传统学习技术的方法。看多了,写多了,便“像”了;像《急就章》这样的石刻书法,原本没有必要去想象刻之前书丹的面目。换而言之,如将古拙、硬朗的北魏石刻真的按照《高昌墓表》的样子去写,或许真的少了一些味道。艺术的审美与历史的考据是相互依存的,但二者却也是存在差异的。总而言之,临帖上,字法符合特点,笔法符合规律,便是成立的。通过临摹反映出的创作作品,符合艺术规律,符合审美特点,便是成立。说一切话不如“用作品说话”更让人信服。
章草在当代的书法展事中,由于其具经典性且格调高特点鲜明,近些年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代下,这种古老的书体能有很多人去关注去写去研究确实是件幸事。然而,对于个人的艺术最求上讲,如何还原碑刻古典草书(汉草),却是一条漫长的路,还原二字脱口便出,但这或许需要用一生。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