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艺术天地 > 艺术市场 >

一个仿古玉器村的衰落:商人在萧条中坚守(2)
2013-12-17 15:39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仿古玉器已成产业链

  现在,张乐的作坊里主要生产仿古件的半成品。即刚刚雕刻完成,还未经做旧、打磨、抛光、上蜡的器件。这些大多是仿造战国、汉朝时期的古件。

  张乐指着一个未雕刻的椭圆玉石的一个切面,给记者讲解道,这个切面上的白点就是比较软的,玉质不好的地方,本地话叫“囊”,这种地方要留着做旧,容易上色。

  一道推拉门把张乐的作坊与临街的橱窗和展览室隔开。加工作坊里,摆着4台淡绿色的玉器加工设备。

  一名戴着耳机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专心地雕刻着一件拳头大小的白色玉器。为了防止玉雕时粉末的喷溅,雕刻机里盛着满满的水,水已经变成了浑浊的白色。

  张乐的店里雇了3位工匠,法治周末记者来到这里时,另外两位请假不在店中。对此,张乐解释道:“我这边比较松散,每天从早上8点开始,规定工作八个半小时,没有双休日,但是可以请假。像这位师傅,手艺不错,会有6000元的月工资。有的师傅,手艺更好,工资也会更多。”

  “干我们这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每月的1号和15号休息。”他补充说。

  记者走访时发现,在这条玉雕街上,与张乐作坊相似的半成品加工作坊,一家挨着一家,分布在街的两侧。这些作坊大多没有门牌,只是在店外的墙上写着几个“玉”字。

  店里低着头忙碌的大多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顾客可以随意进入一家作坊,除了一名“领班”的工匠会来招呼之外,其他人仍会专注于自己手头的活计,不为所动。

  在另一家有6个人的作坊里,20岁的领班尚强(化名)告诉记者:“做这个赚钱比打工多,也是很多人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尚强15岁入行,已经做了5年,技术比较拔尖,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领班”。

  张乐做仿古玉雕近十年,却并没有见过真正的古件,也不会参照样品进行雕刻。“除非,有极少的情况,要成批生产某种玉器时,会有样品模型,样品模型也不会是古件。”

  “仿古”线条的设计,大多是参照书上的纹样。有时候,玉雕师傅还会根据朝代风格,自创图案。

  “玉都是真玉,只是用了仿古的工艺,这并不是造假,而就是在仿古。”张乐强调说。

  来张乐的作坊购买半成品的顾客,既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玉商,还有在蚌埠本地,或者北工地的做旧作坊。

  张乐向记者介绍,虽然蚌埠并不产玉,但是会有来自新疆、青海等地的玉料商来这里卖玉,也会有蚌埠本地人在那里倒玉料。而那些玉料就是众多小作坊的原材料。

  法治周末记者观察到,从玉料买卖,到仿古玉雕半成品,到做旧、打磨、抛光,北工地已经形成了一条仿古玉器的产业链。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