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艺术天地 > 艺术生活 >

孔子“绘事后素”思想之启示
2014-07-10 15:06 来源:艺术家提供 作者:徐鼎一

 

 中国画发展有其真精神所在,故或显或晦,或宏或微,连绵不绝,命脉坚韧顽强。虽二十世纪初叶以来,西学东渐,国学隐没,杂说纷纭,莫衷一是,然国学以中国精神之血脉融入国人身体之中,潜滋其性。中国画自陈师曾倡“文人”情怀、黄宾虹标“学人”思想,命脉一线,未曾中绝。
 

  孔子“绘事后素”思想是对尧舜以来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之继承和总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中国画精神价值之所在,不可不继承敦新之,不可不发扬光大之,不可不深究其宏博之内涵。然孔子“绘事后素”思想,因东汉郑玄之误解而有本末倒置之谬,不可不力纠其弊,还原孔子思想本源。
 

  《论语·八佾第三》:“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者,孔子弟子卜商也,以文学入孔门十哲,尤以经典训诂见长。其问孔子《诗经》之句(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今见《诗经·卫风·硕人》之篇。诗句原为赞扬卫庄公妻子庄姜之美。“素以为绚兮”句,今逸。)曰:甜甜的巧笑酒窝深深、芳唇红润,亮美的眼睛黑白分明、顾盼生辉。乃谓美人之美矣。而又说“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啊?孔子告之曰:“绘事后素。”(按:朱熹《论语集注》云:“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于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后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曰:“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观“礼后”之语,可知礼为人之绚,人为绘之素,先有人而后言礼,先有素然后可绘。而郑玄之注顺序颠倒,其误也明矣。)子夏心知孔子之意,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故曰:礼也后吗?孔子闻之,大为表扬,说:能启发我的还有卜商啊,今后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之诗了啊。由此可见,“绘事后素”乃与礼后于人相同。何谓“礼后于人”,这是孔子礼乐思想中的重要部分。孔子曾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第十一》)又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第三》)礼乐固然重要,祭礼固当庄重,然礼乐应当在人本之性情品德之后,有其质然后有其文;祭祀应当亲自参与,如果没有参与,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可见,孔子认为,质先于文,人情先于礼乐,不可本末颠倒、舍本逐末。而绘画也一样,应当绘事后于素,先有洁白之素底,方可施之斑斓之彩绘。就像一个美人一样,先有美丽的心灵、温婉柔韧的性格,然后一笑一颦、一举一投,美艳绝伦,令人倾倒。
 

  孔子“绘事后素”思想与其人本思想(《论语·乡党第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一脉相承,为中国画“德先于艺”、“人品重于画品”立下了理论基础。这种“绘事后素”思想于今日尤有重提之必要。大纲举然后重目张,人本立而后礼乐兴,品德重然后艺业成。人之品德莫非“仁、智、信、直、勇、刚”六言,然不学习之、修炼之,则必成“愚、荡、贼、绞、乱、狂”六弊。(《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然学习、修炼又以何者为先?一曰读经,(按:《四书》《六经》。《乐经》虽无书可传,《礼记》中仅有《乐记》一篇,非其原文,然可习乐,弹古琴、听古乐之类。)二曰学文(包括诗词歌赋),三曰习书,四曰研究古今名画,五曰广游历、博闻见。
 

  读经于绘画之关系。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云:“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故《四书》《六经》为元典,不可不读。不读《六经》不足以知道,不读《六经》不足以言道。《四书》者,莫不根于人情,言仁与义;《六经》者,莫不顺于天道,言常与变。《大学》表彰学习次第,《论语》开发仁心,《孟子》弘扬义举,《中庸》蕴为德性,《易》言常道,《书》言治法,《诗》言人情,《礼》言秩序,《乐》言和谐,《春秋》言事理。若能博通《四书》《六经》之道,怀仁达义,守常通变,则画道之大本斯立,画家笔下岂有“愚、荡、贼、绞、乱、狂”之六弊也哉!画道,文之极也。文之所极,大道所蕴,舍《四书》《六经》而何?今人不先于此,而远求于欧美诸哲,是轻父母而重朋友、斩手足而饲猫犬。先后失次,本末倒置,其行也不远矣。学文之事次于读经者,经为文学之本源、文学为经之支流余裔耳。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亦当略有涉猎,而精通其一。昔者顾恺之诗书画三绝、赵孟頫文采华茂、黄公望于三教之人杂然问难莫不对答如流、倪云林之诗、董其昌之文、黄宾虹之骈俪亦各擅胜场、各逞殊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画之无文,其境难幽。文学者,所以曲尽其妙也,犹中天之彩霞、万物之秀错、虎豹之斑斓、兰菊之芳鲜。文者,所以静观内质而发显英华也,文质相兼然后彬彬之盛可成。而画家亦当有颗锦绣文心,笔下方能吐露雅芬清华。赋中司马扬雄、诗中李杜、词中苏辛,此为学文之所当先者也。
 

  古之善画者多善书,善书者多能画,可见书画同源,非虚语也。书法是绘画笔墨表现的基本手段。书法线条的表现力强烈,其美学意蕴深厚,故绘画无书法不足以表现其精神内蕴,书法无绘画不足以丰富其情感律动。书法用笔与绘画用笔一脉相承,黄宾虹总结出“五笔七墨”之法。五笔者,平、圆、留、重、变是也;七墨者,浓、淡、破、泼、积、焦、宿是也。得笔墨之真精神,方无邪、甜、俗、赖、浮、滑、狂、怪之病。故不习书,无以画。若以素描取代书法,为国画入门之基,则失去线条之强大表现力、失去中国画独特之审美价值,失去中国画之笔墨精神,得不偿失,弊大于利。
 

  研究古今名画为当代中国画家的分内之事,宋元之变、董巨马夏之异、四王八怪之文野,不可不知也、不可不辨也。昔董其昌家富收藏,遍观大内名迹,且搜访于南北世家。因其所藏,泽惠于松江画派诸贤及王时敏、王翬、恽寿平等人。而黄宾虹亦告诫弟子多收藏古今书画真迹,不可只临习珂罗版画册。古人远矣,然能得其原迹展观在案、摩挲在手、嘘吸其墨香、赏玩其笔墨,沉浸其意境,则若见其人、若亲承其謦欬矣,岂若对临珂罗版、胶版印刷画集之模模糊糊、影影绰绰之可比哉?故多读古今原迹,为当代画家必修之课。
 

  若欲自成一家、自鸣一艺,必遍观博览、四方游历,拓其心胸,广其思虑。中西诸艺、海外风情,皆当明晓。中国文化从来不拒绝优秀的外来因素,中国绘画从来不固步自封。只不过从不放弃自己的精神、从不丢弃自己的精华。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言,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今所谓读经、学文、习书、研究古今名画、广游历者,不外乎修身而已。修身者,修其仁心也。仁者,所以为人也。人而不仁非人也。人而不人,其奈贤圣何?孔子“绘事后素”思想亦不过教人修身重本、怀仁归义。唯有中国人自己为自己制定崇高的行为准则、中国画家自己为自己制定高雅的审美标准,不假外力,自我修省,因其独立之人格、神圣之思想、顽强之精神,中国画之大道,由此而立矣。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