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致张牧石信札
2013-10-18 10:4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张伯驹致张牧石信札
张金声
《张牧石印谱》中有方“茂陵同渴”的朱文印,我不解其意,问张牧石先生。他说:“汉武帝晚年患消渴症,而丛碧(张伯驹)丈晚年亦患有此病。汉武帝的陵寝称‘茂陵’,他与汉武帝同病相怜,故命我刻此文。”
二十世纪四十代中期,寇梦碧在天津成立梦碧词社,和者甚众。寇梦碧、周汝昌、孙正刚,被称为梦碧词社“前三杰”。建国后,周汝昌远赴四川教书,后又因《红楼梦新证》而遭到批判,与词社的唱和渐少。也是在建国后,张牧石参加梦碧词社。“文革”中,他与寇梦碧、陈机峰二位先生,仍然唱和不停,被称为梦碧词社“后三杰”。
张牧石参加梦碧词社时,张伯驹亦常由京来津,参与雅集。张伯驹欣赏张牧石的才华,许以忘年交。张伯驹年幼时,生活于天津,喜欢李氏园(今天津市人民公园)中的海棠,每年清明前后,必来津赏海棠,下榻则借寓张牧石的“茧梦庐”。张牧石在天津法商大学法律系就读时,教室就在李氏园内。张伯驹每次来津赏海棠,张牧石则陪同前去。张牧石说:“五七年,丛碧丈因支持小翠花演出马思远之事被划为‘右派’。他未因此而改变雅兴,每次到寒舍,总是教我请上琴师,清唱几段。有一次,我去北京看望他,适逢中央某首长派人来请他。当时天热,他光着上身,随着来人就往外走,是潘夫人叫住他,让他穿好上衣……丛碧丈是个真率之人。”后来,我看到《往事并不如烟》,作者写随张伯驹去吃西餐时亦是如此。
《红毹纪梦诗注》有“一朝天子一朝臣,舞榭歌台梦已陈。啼笑皆非马思远,中州断送老词人。”张牧驹自注道:“旧历史一朝天子则有一朝之臣,一艺之兴衰亦如是也,非天不变而道亦不变者。马思远为清代戏,余以支持于连泉演出而受牵误,世换景迁,不应再谈戏曲矣。”语言沉痛,戏曲可以不谈,但不可以不唱,张牧石所言可佐证。
张伯驹有致张牧石信札:
牧石词家:
小猫甚佻皮,终日上房,但亦颇灵。因现于后日(星期六)
去西安,交亲戚家代养。在西安或住两个月,中秋当登雁塔
望月,届时可有一词。北京疏散人口,各皆填表。疏散地点
为顺义县某公社。我以后究在北京地区或依女儿能在西安落
户,到西安后看情况再定。按经济条件在西安节省,可多支
持几年。在北京郊区则不免追步雪芹后尘。惟现世各听天,
不须为计也。西安通信地址:雁塔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楼宇
栋同志转
即问
近好
梦、机词家统此不另
碧叩
廿八
此信发因何年,今无法考证。可从信的内容看,当在“文革”中。《一代名士张伯驹》中,对此记录颇详。那时的张伯驹身处横逆,但仍不忘“届时可有一词”。张伯驹谈到“我以后究在北京地区或依女儿能在西安落户,到西安后看情况再定”,后来的事实,是他既不能在西安,也不能在北京的顺义,而是在吉林的农村,连“不免追步雪芹后尘”都成为奢望。
说到曹雪芹,则要谈到庚辰本《脂胭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撰文,说:“张先生不研究红楼梦,可他藏有‘楝亭图’。当庚辰本的藏家要卖此书时,我听到后找张先生帮忙。那时他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收藏此珍本,可他为此事热心奔走,最终入藏燕京大学。”张伯驹写此信时想到庚辰本之事?不得而知。
信中的“梦、机词家”是指寇梦碧、陈机峰。
某年,张伯驹以“牡丹”命题,约海内词家同作,张牧石有浣溪沙《对牡丹应碧丈课题》:
盘锦天香倚梦栽,多情偏又向人开,去年零落尚低徊。心上剩春拚已尽,眼中新燕怯重来,可堪花发旧池台。
劫后芳菲末放休,娇红一捻为谁留,花情人意忍相酬。暂对争如成久别,浓春那便抵残秋,几回深情旧时愁。
姚魏风流迹总陈,宝阑多是别家春,看花底苦最为颦。醉里还教愁作酒,醒来始觉梦如云,花边醒醉两难真。
后来,参与者共评张伯驹、张牧石并列“牡丹状元”。壬申春,张牧石忆及前尘,刻有“牡丹状元”朱文印,并长跋记此事。那时,张伯驹已经去世。
张伯驹去世后,张牧石有《挽丛碧丈》二首:
(一)
七十二沽春水鲜,金盘敲韵忆从前。他年有梦寒山寺,怕听钟声到客船。
(二)
残泪依稀湿梦痕,海棠时节又黄昏。剩春从此应难晨,恻恻风光李氏园。
津门有七十二沽之称,梦碧词社同仁常作“诗钟”,张伯驹亦常参与,后结集《七二钟声》。第一首,张牧石借唐朝张继《枫桥夜泊》诗挽张伯驹,妙意天成。第二首,则道出他们与李氏园的因缘。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格高莫过于八大山人2017-08-10
- 《汤文选谈艺录》选摘2017-08-08
- 2亿元兮甲盘的文字考2017-07-31
- 言论 | 传统文化断层导致美变异2017-07-26
- 书法无“韵”,只能落俗2017-07-21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