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理论研究 >

书法程式化探讨
2014-08-05 16:36 来源:未知 作者:薛元明

    “书法程式化”可以从四个层面上来加以分析探讨。


    一、学习程式化


    学习程式化有两种,一是过程程式化,二是对象程式化。过程程式化必须要有。众所周知,书法学习从临摹入手,非但如此,临摹也是有成就书家提高艺术水平,进入新境界的手段。一点一捺,一撇一顿,程式化的训练必不可少,舍弃这个过程,书法学习便是空中楼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只有通过机械程式化训练,让古人的技法荟萃于心胸,才能下笔天成,进入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现代人理念中,对过程程式化相当轻视,缺少锤炼技巧的耐心。每当在舞台上看到精采的京剧表演时,不禁为之深深喝彩,只有台下异常刻苦的十年功,才会有台上精彩的瞬间。和过程程式化相反,取法对象上应选择未臻程式化的作品为依据对象。以吴昌硕和黄士陵二者为例,学习后者变化容易一些,吴昌硕因为年龄的关系,风格臻于极致,后继者难有发挥余地,黄士陵则不然。一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二是他始终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身的艺术,选择黄容易求变。
 

    二、观念程式化


    观念程式化,通俗地讲就是想当然,对书法发展极为不利。常见的有下列几种:其一、一说到“继承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认为这是老生常谈,听得耳膜起茧子的话,认为继承是保守和老土的代名词。其实无论取法什么,米芾、王铎和王羲之,还是敦煌写经,关键要看怎么学,其实也根本不要管别人学什么,米芾、王铎和王羲之,几千年来有数不清的人在学,成功者还是寥若星辰。其二,书法学习重天资轻视勤奋。学习以短平快为特色,大量的书法函授和工作室成为快速产生书法高手的温床。强调天资,忽视勤奋,注重速成,将书法看成一门技术,认为很简单,就这么弄,误导了很多人。 其三、现在每天都有大赛,获了奖,便显得光彩照人,但评奖标准又是什么呢?古人云“武有第一,文无第二”,书法美是多元化的显现,王羲之和颜真卿怎么比呢?所谓各臻其美,一时瑜亮。书法评比应该是纵向上从单个体自身来衡量,而非从横向上比,从纵向上比,可以发现自己是否时常处于进步之中。其四、在一般人看来,加入协会就是书法家。按照《辞海》解释,“家”应该是指在某一领域内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人,而现在只要一入协会,昨天不是家,今天便是家。至于找关系开后门,凭身份说话,甚至弄一些龌龊的事就更不得而知。一弄就是一批,难怪一位老前辈戏谑地说:“现在书法家比过去几个野战军人数还要多,上一次厕所也能碰到三个书法家。”另外,看到媒体吹嘘的便认为水平高;身份地位高的水平肯定高等等,戴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无不是程式化观念在作祟。

    三、形式程式化


    书法从装祯形式上来说,有手札、对联、条屏、横幅、扇面和册页等各种不同形式。随着历史时间流变逐渐形成,成为约定俗成的表现载体。但是,在近年的书法创作中,一些人别出新裁,求另类的变化,用烙铁在木板上,或是在别的材质上,弄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美名曰探索,将现代工艺的手段挤进书法艺术创作的空间,虽云创新,实质上和书法南辕北辙。 书法“始于笔,成于墨”,离不开笔墨,宣纸是唯一的表现载体,脱离了笔、墨、纸,就不是书法艺术,而是工艺品,就拿西方油画的各种流派,尽管创作思想不同、方法不同,但都离不开画笔、颜料和画布,道理是相通的。

    四、创作程式化书


    正因有观念程式化,便有创作程式化。创作程式化是书家大忌,艺术贵在不断出新意。少时所读杨朔的散文遭到非议,原因就是落入了创作程式化的沼泽。每到文尾总要托物抒情,不是变成小麻雀,便是变成小蜜蜂,每篇都是,起初觉得有一些意味,多了就令人生厌。


    书家创作作品,正如拍戏,既是演戏,又要让人感觉不到在演戏,达不到这一效果,便有矫揉造作的成份在内。学习程式化的末路是创作程式化。任政字体是书法领域内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他使二王一代复一代流失的精神彻底灭绝了,将之学成一种干瘪、贫乏、单调和刻板的印刷体,是书法艺术的悲哀,将人性的喜怒哀乐,心灵应有的参与,一点点地抹杀和掩盖。不经过学习程式化则更易落入创作程式化的怪圈。当今流行书风就有类似情况存在。为了逃避走向创作程式化的弊病,选择风格以生拙取胜的书作为学习对象,但矛盾立刻显现出来。民间书法都是由工匠技师等一些并非经典书家所创作,因而存在不规范和不熟练的毛病,一方面,书法技巧不完善不熟练,进步很难,而太熟练,则易走向程式化的俗态。如今书体大部分皆以夸张、变形和扭曲为主要特征,表现出单调和雷同,让人一览无余,缺少内涵。这种狂怪野的字体,让人有“年青老书家”的感觉,年纪轻轻写的张牙舞爪而老气横秋,并且是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的。米芾为千年书家之首,壮岁未能立家,至老始有所成,所书《苕溪诗》是师古出新的开篇作,以此为分水岭,米芾时年三十八岁,而在这之前,都是师法古贤的时期,凭米芾的资质,一般人肯定比不上,还要走一段不算捷径的路。现代年青书家却有一派成熟的景象,说起来是让人高兴,其实是让人感到悲哀的事。这种担心不是现在,而是将来。现在这样摆弄,十年、二十年后又怎么摆弄?将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悲哀,因为学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概而言之,程式化对书法学习有利有弊,是利是弊,关键要看个人修为和造化,王羲之书法学的人很多,但有人欢喜有人愁,王铎面对《阁帖》翻刻本,照样能成为大家,这些便是明证。还是那句老话,学书贵在法,其妙在人。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