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理论研究 >

中国书法简史讲座(八)隋唐五代书法艺术
2012-03-31 10:50 来源:未知 作者:金日发

中国书法简史讲座(八)

隋唐五代书法艺术

    公元581年,北周隋王杨坚建立隋朝。唐代从617年李渊称帝至907年,此后便为五代十国简称五代。隋唐三百余年,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重要时期。隋及唐初,书法艺术呈现出颠峰状态。下启宋元明清,众多的书家,莫不取法于唐人。而隋代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却是一个关键时刻。沙孟海先生说:“隋代只有短三十七年,但这一时代的书法艺术,上承两晋南北朝因革发展的遗风,下开唐代逐步调整趋向规范化的新局。这一过渡时间,是我国中世纪书法史上一个大关键、值得做一番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唐代书风上乘隋代,将楷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唐朝楷书与南北朝楷书有明显的区别,南北朝碑帖中别体较多,唐代楷书除了在文字上规范严谨之外,在书写上严谨端丽,典雅大方,不象南北朝欹斜奇。五代时,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士大夫皆无暇留心翰墨,因此书坛较为冷落。但中唐以来的书法革新浪潮影响深远,五代时期杨凝式的书法,实现了由唐至宋元的重要转折,为宋朝"尚意"书风的崛起,作了铺垫。杨凝式之外,还有李煜、徐铉等有成就的书法家。

隋代书法
  隋代的书法,上乘南北朝,下启唐代,书风巧整兼力,不离规矩,兼有东晋南朝书法的疏放妍妙,北朝书法的方整遒劲。初唐大家的风范规模,在此已经初步形成,二王的书风开始盛行。著名的书法家有丁道护、史陵与智永。法书墨迹则有千字文与写经,《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显示了这一时期的书法风格。
  智永, 陈、隋间的书法家。晋王羲之的后裔。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继承祖法,书艺精湛。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和刻本。
  丁道护(生卒年不详),隋文帝(581-604在位)时人。官至襄州祭酒从事。宋陈思《书小史》称其“善正书”。《启法寺碑》为其代表作。
  传世隋代的书法以碑刻为大宗,隋碑刻包括:碑碣、墓志、造像记和刻经。其中以墓志、造像记为多。《寰宇访碑记》所载有百种。沙孟海先生在《略论两晋南北朝隋代的书法》中,将隋代的书法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平正和美一路。从二王出来,以智永、丁道护为代表,下开虞世南、殷令名。
 第二,峻严方饬一路。从北碑出来,以《董美人》 、《苏慈》为代表,下开欧阳询父子。
 第三,浑厚圆劲一路。从北齐《泰山金刚经》、《文书经碑》、《隽敬碑阴》出来,以《曹植庙碑》、《张仇禹生造像》为代表,下开颜真卿。
 第四,秀朗细挺一路。结法也从北齐出来,由于运笔细挺,另成一种境界,以《龙藏寺碑》为代表,下开禇遂良,‘二薛’。

唐代书法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唐代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晚唐书法较少发展。
  唐朝初期,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以书法取士。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倡导书学,并竭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这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历代盛称的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禇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初唐风格。这时,行草书尚守晋法,以右军为宗,没有什么新意。这一时期的书法家有钟绍京、陆柬之、王知敬与唐太宗。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阳(今山西汾阳)人,官至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是魏征之甥。从魏处获观所藏虞、禇书法,临习精勤,遂以善书名世。其书得于禇者为多。唐人说:“买禇得薛,不失其节”,但“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别为一家”,其弟薛曜与之同一师承,但更纤细,是徽宗“瘦金体”的前源。其真书的代表作品为《信行禅师碑》,该碑刻于武后时(684-704)。石已久佚。唯清代何绍基藏有宋孤本,现已流入日本。
  唐代书家林立,众派纷呈,固然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活跃有一定的联系。唐代君主大多数能书,特别是太宗李世民尤为突出。他对唐代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世民(597-649),李渊之次子,对文化很重视,对书法大力提倡,如在“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嗜书者二十四人,隶馆(弘文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唐朝叙书录》说:“(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其存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
  盛唐,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真草更彻底的摆脱了王家的书派的束缚,形成自己的新风格。这时出现了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篆隶二体又重新出现书坛,虽未见超出古人之上,但颇有一些名家。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其成就则不如史惟则。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这时的名家还有徐浩、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等人。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都学过李邕的书法。
  韩择木(生卒年不详),昌黎(今辽宁义县)人。为韩愈同姓叔父,官至右散骑常侍、工部尚书。传世碑刻有《告华岳文》、《叶慧明碑》、《心经》等。
  如果说李邕是唐代行书之冠的话,那么,李阳冰就是唐代篆书之冠,后人将李阳冰与李斯并称“二李”。
  唐代帝王善书者除唐太宗外,还有唐玄宗李隆基(685-762)。他是睿宗第三子,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工书法。唐玄宗工隶书、行书,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楷书有《赐虞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唐代的隶书成就远逊于汉隶,工于隶书的除唐太宗、徐浩外,还有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李潮等隶书四大家。
  李潮,杜甫的外甥,在唐开元年间以隶书享名。
  唐代的书法艺术不仅在楷书上众派纷呈,树立典范,在草书也形成了鼎盛的局面。书法家有初唐的孙过庭及盛唐的张旭、怀素、贺知章等著名的书家。晚唐时随着国势渐衰,书法也没有初唐、盛唐兴盛,但也出现了一些书法家杜牧、高闲、裴休等。
  敬客为高宗时人,河东望族,史迹无考,以《王居士砖塔铭》而称于世。铭是高宗显庆元年,灵芝撰,敬客楷书,明万历年间出土,后石薄而裂为七,藏合阳县官库中。此铭王昶认为是石。当时翻刻很多。翁方纲说:“此刻书法全得禇意,唐揩之最精者。禇书之妙,乃在上通隶古,旁证欧、虞。后有作者,未免失冲和之度。此刻婉润秀整,虽已开后人法门,尚未失河南规矩。”
   

   五代书家
  ◆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因为对时局的混乱,政治的多变极为苦痛,杨凝式性格狂放不羁,故人称"杨风子"(即杨疯子)。久居洛阳,好游佛寺道观,兴起时常在粉壁上题字,当时洛阳寺观随处可见他的书迹。
  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韭花帖》是他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是用行书书写的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叙》的笔意。而《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则深得颜真卿《祭侄稿》的神髓,错落有致,气势开张,一股朴茂雄浑之气扑面而来。狂草《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均藏于故宫博物院)则更加恣肆纵横,变化多端,点画狼藉,线条扭曲不安,一股对时局不平的郁勃之气跃然纸上。《神仙起居法》在草书中,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为"雨夹雪"。
  杨凝式被视为历来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 李煜(937—978),即南唐后主,字重光,酷爱书画。他书法传二王执笔法,称为"拔镫法"。擅长行书,喜欢使用那种虬曲而颤动的笔法写字,被称为"金错刀"。作大字不用笔,卷帛而书,被称为"撮襟书"。他的墨迹流传很少,南唐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他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供人欣赏和临习,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法帖。今已不存。
  ◆ 徐铉(916-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曾在南唐为官,后入宋。在南唐时即以文翰知名,精于文字学。他擅长李斯小篆,也工于隶书。他与其弟徐锴是当时最杰出的篆书书法家,被称为"二徐",他们考订了《说文解字》。此外,北宋淳化五年(994)重刻秦代《峄山刻石》,即根据徐铉的摹本。徐铉所书的篆书,映日视之,笔画中心有缕浓墨,因其笔锋直下不倒侧,故笔锋常在画中,故人也称其如"屋漏痕"、"锥画沙"。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宋摹本)。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