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战生书法艺术以隶书和行草为主,兼及楷书。近年来隶书逐渐摆脱了前些年僵化不变的伪传统模式,开始走向写意化、心性化,大量新出土的书法资源,为隶书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隶书从取法上看以《张迁碑》、《史晨碑》、《石门颂》为根基,虽为墨写,却透出一种金石气味,苍茫大气,气度开张,颇得汉隶三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他的隶书中,又把简书、帛书的一些笔法和结字了无痕迹地运用到了其创作中,使他的隶书在不失厚重大度的情况下又多了一些灵动和天真。他的这种尝试无疑是隶书写意化的又一个新的突破。
从他的近期创作中可以看出,他在锤炼笔法的同时,在结字和墨法上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恰当地把西方构成的某些因素介入到中国传统书法当中,有时候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孙战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结字,巧妙地借鉴了西方构成的某些元素,使字体在大小、错落、开合、虚实上有了新的见解,往往能使人觉得既合乎常理又在意料之外,颇有意味。墨法上,干、湿、浓、淡的恰当运用,显示出其过人的把控能力,特别是飞白的运用,使整个作品显得厚重而又有一股空气在流动。
可以说把隶书写出情趣且不失苍茫大气,是孙战生隶书的一大特色。
由于其对隶书有着深刻的见解并有不俗的表现,所以看他的隶书作品往往有再看一遍的冲动。这似乎于其笔法、墨法的丰富不无关系。当然,其结体的现代感更增加了作品的耐看性。元人揭曼硕说:“人之饮食为有滋味,若无滋味之物,谁复饮食之为?古人尽精力于此,句穷篇尽,目中恍然别有一境界意思,而其妙者,意外见境,风味之美,悠然甘辛酸咸之表,使千载隽永常在颊舌。”书法能使人在观看之余,又有品味之余地,实属不易。 但如果仔细分析他的隶书作品,似乎理性大于感性,从用笔到结体,时刻都理智把握,缺少了感性的意趣。清人纪昀有句话很耐人寻味:“文而不根于理,虽鲸铿春丽,终为浮词;理而不宣以文,虽词严义正,亦终病其不雅驯。”当然,理性和感性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体,怎样把握两者的度,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于隶书之外,孙战生的行草书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他的行草书以明清调为根基,秉承了中原书风雄强大气之风神,近年来又参以宋人笔意,某些作品中还有一些晋人,特别是二王的韵致。用笔自信、大胆、果断,整体上是活泼的,跳动的,或舒或卷,或纵或收,有一种生机荡漾、沉着痛快之感,似有一股酒气穿越其间。 此外,孙战生的楷书以碑融帖,给人以劲健有力、挺拔俊朗之感,结字同其隶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颇有意味。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