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辛寨子任风草堂,见一临写王铎的大条幅形神兼备、气势不凡,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一问才知,原来是韩士海兄大作。当时他刚刚于南师大书法硕士毕业,初来大连工作不久。及至见面,聊起书法多有共鸣,我不禁暗喜又多一位书友。那时,任风草堂刚刚聚集了数位喜爱书法的志同道合者,每周末都有笔会,一起临帖交流,切磋书艺。距离原因,我虽身不能至,然一直心向往之。
我始终认为,初学书法不能一个人战斗。不明就里的自学常常是等于“自杀”。最好的“捷径”就是找明师与道友,先解决审美,读懂古帖,通晓方法,然后再去用功临习。不然“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还想去“求其妍妙”,只能是“不亦谬哉”了。
士海虽为八零后,但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让他在几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老大哥面前,很快脱颖而出,科班学习的学术优势暴露无遗。雅集时,他不是一个出色的组织者,但他一定是一个活跃的思想者。几年走过来,这一帮人已经大多成了国展精英,甚至得奖书家,但是一见面,批评起彼此的作品来,依然毫不留情面。这股坦诚相见的学习氛围,着实令人感动,我猜想一定是士海第一个点燃了这颗“只认作品不认人”的学术争鸣的火种。
士海喜欢王铎。在最狂热的几年间,曾遍临王铎诸帖。他最迷恋王铎行草中那种劲健洒脱,淋漓痛快的感觉。王铎擅长大条幅,“明清调”书风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也是现代展厅书法审美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行草巨制,悬于厅堂间,墨滚云翻、气势逼人,让人眼前一亮,顿觉豪气干云。
一个人喜欢什么风格的书法,往往与性格密切相关。看似沉稳的韩士海,表面话语不多,其实熟人相见,听他侃起书法至兴奋处,也是不太容易能打断得了的。他说他骨子里还是属于奔放一路的性情。因此,与王铎的相遇,注定是一见钟情。王铎的每一个线条都能让他的神经末稍撩拨得激动不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士海的豪放心性还有着另一种可以诠释的基因。他的老家在江苏徐州丰县。他说那里才是真正的“刘邦故里”。刘邦就出生于丰县,即《史记》中说的“丰邑中阳里”,后来“及壮至沛,仕为泗水亭长。”“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当年的汉高祖刘邦是何等的英雄豪迈?千百年来,刘邦的名字一直被故乡的子孙们牢记,潜移默化中一丝奔放的性格基因就此植入心中。士海也不例外,他喜欢大汉帝国“吞吐大荒、海山苍苍”的雄浑豪放类的艺术风格。
但多年浸淫于王铎的世界里,并没有使他的笔锋在宣纸上彻底地解放出来,在八尺甚至丈二的创作中,由于过于强调发力与胆气,一直向往的王铎境界却迟迟没有到来。这也是最让他苦恼的事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天,士海把目光从迷恋太久的王铎身上游离出来,在王献之身上,他又找到了久违的激情。王铎出自二王,尤其奔放的小王更贴近王铎大草的源头。溯流而上之后,士海开始恍然大悟,世人尽学王铎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这金丹不就是二王吗?
渐渐地,士海笔下的点画、线条开始活跃起来,节奏感也明显加强,整体气势也日趋饱满。国展一直被书法爱好者们视作试金石。去年短短半年时间,士海连入全国第三届草书展等中书协主办的八项展览,并在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展中获得优秀奖(最高奖)。
逐渐找到自信的士海,认为“学习书法首先要得法,之后要悟书道,再结合自身性情成就自家面目。”从王铎到王献之,从入国展再到得奖,士海的书法开始守得云开见月明。不过,清醒的他又开始不满足起来,唠叨什么轻重缓急还不自然,离王铎自如的书写境界差之太远。下一步,还想在大篆、金石及文字学上多下一些功夫。联想到他刚刚成立的“士海传统文化工作室”,可以想见士海在书法上,又有了更为高远的追求。
大风起兮云飞扬。期待着士海真力弥满的那一天。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