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写墨话芳庆 芳庆先生于2014年新年伊始,将在山东聊城推出自己的个展。对于芳庆先生来说,这不是他第一次办个展。在这之前他曾先后在北京、新疆、广东等地举办过,在山东举办这还是首次。这是一个游子在阔别故乡近半个世纪后向家乡人民的汇报,是一个书法人在书法苑地里辛勤耕耘数十年来的一份总结,更是芳庆先生多年以来的一个夙愿。 芳庆先生生于山东冠县一个回族家庭,虽然很早就离开家乡,但身体中或多或少遗传着齐鲁大地先贤们的基因。源于此,芳庆先生在“少小离家”多年后结缘翰墨,并成长为一名书法家,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芳庆先生18岁参军成为一名铁道兵,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许多方面受到制约,他只能把写写画画作为业余爱好。直到已过而立之年,在全民下海的大潮风生水起时,他决定上学专门学习书法。从此,书法就成为他今后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做出的这个决定也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生活,乃至整个人生。 芳庆先生通过在河南大学中文系书法班的系统学习,才真正地靠近书法。诸体中,尤以草书、隶书见长。对《石门颂》、《张迁碑》、二王、米芾、王铎等都做过深入研习。因为学习书法,只有向古人问计,才能避免舍本求末。只有学习最优秀、经典的东西才是登入书法殿堂的不二法门。 仔细品读芳庆先生的作品,其中所折射出的讯息,再一次印证了“字如其人”这一古语。他性格柔和、朴实敦厚,芳庆先生学习书法的条件虽然没有太大优势,当年入河南大学书法班,他是班上年龄最长者。芳庆先生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境况,无论从年龄、学识、天赋这些都无法与他人抗衡,但有一点他能做到,那就是勤奋。只有比他人多付出劳动,才能弥补不足,从这一点看来,芳庆先生又是智慧的。 芳庆先生是位苦学型的书家,书法已完全融入他的生活。他几乎每日与书法厮守,无数个冬夏春秋、严寒酷暑,他都笔耕不辍。也因此,他的右手患上了严重的腱鞘炎。这些艰难的付出,使得他的书作线条沉稳有力,充满着典雅高古、浑厚质朴的气息。正是由于他多年的身心倾注,生活也变得简约,至今还保留着一份难得的童真,同时,作品的内涵也不断丰富着。 芳庆先生生活节俭,有时让人感到“小气。朋友聚会,他会独揽点菜大权,绝不让别人有‘挥霍’的机会。他还是“光盘”的积极倡导者,若是他做东,大多以“牛肉罩饼”待之。用过的废宣纸,他都认真地裁成小块,充当“餐巾纸”。但对书法方面出手却非常阔绰,除去材料方面的大量投入,还多次到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学习,外出观摩展览、广结道友,不断地充实着自己。 芳庆先生加入中国书协的路可谓一波三折,历经数次才获得批准。我曾开导他“未能加入中国书协,对你来说,应是‘塞翁失马’的好事”。我担心他这个年龄段,如果一旦加入中国书协,极有可能学习书法的热情锐减,艺术之路就此中断。然而,我错了,我错误地判断这一切。芳庆先生2008年获准加入书协之后,他决定还要上学,去北京中国书法院进修学习。他的这个决定令我及朋友们惊讶不已。 在中国书法学院,芳庆先生重新确定了学习目标。从此之后,他开始致力于章草的学习。章草书法作为汉字草书的一体,在以往的主流展览中参赛获奖作品较为鲜见。近年来,一些书家在对传统章草书法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将章草这一古老书体赋予了新的内涵,使原本较为拘谨、古板又难以抒发情感的书体,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为热闹非凡的书坛吹来一缕轻风,所以入展、获奖者频频。 对于学习书法多年的芳庆先生来讲,在这种语境下融入章草队伍,凭借该书体参展无疑占有某种优势。但就芳庆先生个人书法发展计,将极大地影响他前行的步履,成为他书法道路上的羁绊。章草的特性可能适合他的书写状态,但书法作品在给人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抒发个人的情感,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寒食帖》,让观者通过作品与书者达到共鸣,所以,本来就性格内敛、不善表达的芳庆先生转向章草的学习或许对点划线条的锤炼等方面有一定帮助,但作品用字趋于平整、拘谨、性情的抒发自然会受到约束,故作品显得功力有余,性情不足,气韵稍欠生动。如果芳庆先生将二王一路的元素运用其中,作品的格调有可能得以提升。 有人说:“成功就是要重复做一件事”。芳庆先生多年来始终用手中的笔默默地描摹着生命的年轮,诠释着“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内涵。虽然芳庆先生已年逾花甲,但在书法道路的探索中是不会止步的,把这次展览当作阶段性小结,而不是终结。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友会会员、河北省篆刻委员会委员、高碑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