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桴亭《思辨录辑要》卷三中有云:“人性中皆有悟,必工夫不断,悟头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学书亦当如此,有天分,不加以勤逸,则心有余而手不能及;天分加之勤奋,方能渐入佳境,心手双畅,悟得书道。
● 夫君善画,颇得其外祖父黄固源衣钵。以画会友,不求闻达。近见其也迷上《书谱》,一临已过三通,问为何?答:“古人云:‘书画同源,书为先。’吾习书。于画有益也”。
● 余初学诗,儿方十岁。一日,将诗与儿,儿不屑之,曰:“非好诗。”问:“为何?”答:“难懂。”笑曰:“格律诗,难为我儿了。”未料,儿反驳道:“古人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也属格律诗,好懂,乃好诗也。”
● 古人论诗有“养以致厚”之说,胸中不厚,内薄则外窘。所谓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是也。诗如此,书亦然也。书何以为厚?当擬古不缀,然后化之。
● 在鄞州古林,觅得外祖父为族人所书寿域一块,高
● 得章国庆、裘燕萍编着《甬城现存历代碑碣志》一书,
内收录有外祖父张原爠书丹《宁波小同行永久会碑记》,书法取法欧虞,清劲端庄,原碑今存于宁波钱业会馆。书中另收录由外祖伯张原炜撰文、沙孟海书丹、赵叔儒篆额的《宁波商会碑记》。
● 家有白龙山人绘画挂历,其山水小品清雅恬美,每每观之,便生临习之念。一日,终于铺纸挥毫设色,一个时辰,山水小品临作已一气呵成,画毕,似乎胜于以往涂鸦,甚喜。自忖,作书若得五合之一“偶然欲书”,可期佳作;画亦当如此。
● 余好花草,寒舍小园,窗台前后乃至案头琴架,放置各式自播花木、自制盆景。置身于陶然草堂百草园内,读书习字,满纸浸香,亦是人生一大乐事也。
● 静乃境界也。独处时能静,可喜;喧闹处亦能静,高明。研究书道,贵在静,心静则生悟。悟而后能将前贤之精华,经思考、消化、吸收,则令精神气质独俱一格。
● 郭熙《林泉高致 山水训》谓:“山欲高。画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画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画如此,诗词文赋亦如此。常留不尽,恰到好处,则可寄趣在无有之间。
● 壬辰重阳,陪父母赴鄞西耕泽院,寻觅曾外祖父为族叔撰墓志铭石碑,巳时,在众多的石碑中寻得, 石碑保存完好。取纸、墨,正在托裱,遇院主戴文土君前来,慷慨将其所藏托本赠送于我,并邀我与父母在耕泽院用午餐。
碑文由曾外祖父张公名讳桢泰所撰,墓主张公名讳祚周字沧年号沧岩,碑文记载有四明公所相关文献。
经动荡,文脉支离,耕泽院收存甬城石碑无数,其中有丰厚的文史价值,戴君所为可谓功德无量。令人赞叹!后人在此得祖上信息,自然倍感欣慰。慈哉慈哉!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