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精彩专题 >

性情所致 常得天真
2013-11-11 17:09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以展厅为基本平台、在商业的推动下,渐渐脱离实用性书写的书法艺术,在当代显示了令人瞩目的活力。尽管书写的动机各有不一,其中也不乏存在令人担忧的地方,但客观也形成了这门艺术的空前繁荣。我之所以要强调这么一个背景,是因为胡志刚所在的鹰潭市,近年里有一批年轻人,参加全国的各种书法活动,频频摘金夺银,在诺大的中国书坛似乎闹腾出了一点影响,让人刮目的迅速崛起,有人称之为“鹰潭现象”。“鹰潭现象”是什么现象,在这篇小序里,我就不多赘言了。提及是因为胡志刚亦在其中,算是一员悍将。他曾在中国书协冠名的全国性展览中多次入展,并两次获得最高奖。

在鹰潭的众多爱好者中,写小楷、篆书和行书的居多,唯胡志刚“一意孤行”,玩起了章草。用另一句话表达,就是靠章草来打天下。除了参加比赛策略上的考虑,我想,很大的原由是因为他对此很有感觉。观胡志刚的作品,首先给我的突出印象是大感觉很好,有那种章草的味道。章草是从秦代的草隶中演化而来的,大致形成于西汉,兴盛于东汉。现在看到的古往之作,从风格上看,我认为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汉简类,如居延汉简、流沙坠简、威武汉简等;二是形成初期,在实用中产生的具有原生态特点的那些,如史孝山的《出师颂》、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三是比较成熟比较规范的那些,如皇象的《急就章》以及钟繇、宋克、赵子昂、祝允明的作品等。后者似乎脱离了实用,纯粹是欣赏使然。胡志刚的作品更接近于第二种,浑朴、苍茫、迟涩、简率,结字长扁不拘、运笔有草隶的横势却又加入一些今草的东西,部分有使转连带,纵横交错,作书在经意不经意之间,性情所致,常有天真和奇趣。虽然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但大方向却是对的,有诸多玩味欣赏之处。
 
章草受历代大家追捧,除专门写章草的之外,许多今草大家都写过章草,且多有作品留世。原因我想,一是章草本身,作为书法的一种体例,具有其独立的审美价值;二是学一学章草,有益于作品的高古,去掉一些妍媚,或者从一种有些稚拙的文字当中,找寻一种更加接近生命底色的东西。当代多数人写章草,过于强调貌似,写得太干净了,使其古而不朴、规范却不见生趣。胡志刚似乎意识到这一点,其努力难能可贵。这些作品只是一个阶段的尝试,我相信,凭其天分和勤勉,假以时日,一定得攀高峰,饱览盛景。
                       
吴国平 
2013年4月9日写于金陵东郊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