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精彩专题 >

“偷师”国展
2013-11-11 15:10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偷师”国展


书法艺术网:您曾说小时候最初的临本是《玄秘塔碑》,当时为什么选这个帖?
宋旭安:小时候,在农村,买不到字帖,作为乡村教师的父亲一次去县里开会,遇到县博物馆的一位熟人,提到我喜欢写字,便讨要了一本《玄秘塔碑》,在当时,我没有选择的余地,有一本字帖便“如获至宝”般喜悦啦!

书法艺术网:那个时候的梦想是什么?有没有想过将来会与书法结缘?
宋旭安:因为大概在九岁左右便开始为家里捡拾烧柴,十几岁时开始帮家里劳动,年复一年的往复,觉得累,梦想着脱离农村,不再干体力活,从未有过当“书法家”的梦想。有时候,人生就像下棋,有了这一步,才会想到下一步或下几步。

书法艺术网:都说“名师出高徒”,没有名师指点,您是怎样一路走过来的?
宋旭安:没老师的感觉好像“盲人摸象”,总在“跑偏”。让我走上“正路”的,应该是数次看全国展的结果,把好的作品拍照回来揣摩、领悟,渐渐地明晰了怎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书法艺术网:当时最想得到谁的指导?
宋旭安:有欣赏的书家,像孙伯翔、华人德、孙晓云等。他们的字个性鲜明、超拔,曾私下抄摹过,至今钦佩有加。

书法艺术网:有人说您是因楷书的成功而触类旁通,对于这种学书方式,自己有什么感受?
宋旭安:我觉得,兼书诸体可以拓宽创作思路;丰富结字、用笔的内涵;如楷书掺以隶意、隶书巧施篆书笔法等,意趣会跃然纸上。只是游弋于各书体之间会有力不从心的困扰,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只活在书法的世界里,在有能力“兼得”的基础上,我尽力地“玩”好!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