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精彩专题 >

耕云种月——记青年书法家何勇
2013-11-11 14:45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耕云种月

——记青年书法家何勇

董联桥

 

烟花三月,我再次来到宜兴,当地朋友带我去见青年书法家何勇,听说他刚刚在全国十届书展上获奖,也想趁祝贺之机认识其人。

我们约在丁蜀镇的“丽砂坊”见面。 “丽砂坊”是青年陶艺家勇丽琴的工作室。勇丽琴是何勇的表妹,是紫砂技艺优秀传承人,国家级助理工艺师。走入“丽砂坊”,迎门墙上有一书法小品吸引了我,竖行,色宣、红木框。上写行书“耕云种月”四个字,落款是何勇。笔法逸动、墨色清雅,有宋人风度。何勇是七零后,年纪不大。原担任宜兴市科技局副局长,后调至市文联任副主席。全国十届书展,何勇获了奖,名声大振,不枉苦心习字二十余春秋。“丽砂坊”还挂了一些何勇的书法小品,不同风格、不同体裁。有扇面、横披、楹联、斗方;有行草、篆隶、临写名家作品,很有味道。书并不如其人,诸君不可多想,与人品书品无关,只是从形体而言。何勇体胖宽厚,其字却形灵巧拙,要静坐下来,一边品茶,一边赏析,方得其味。他送我一册新出的书法小品集,书名八个字,“简静居怀、萧散在心”,宋体印刷,规规矩矩。我请他签了字。随后,勇丽琴纤纤素手,紫玉金砂,泡阳羡红茶,立时香味扑鼻,美人香茶,已是醉人。品茗如品酒,饮后即醉,开怀畅说。宋人书法苏黄米蔡各有千秋,而米芾之字不同于另三家,米芾喜怪石、穿怪衣、留怪发、说怪话,字亦如其人。时下学米字人多矣。余体会,汉碑字易进易出、晋唐字易进难出、惟宋字难进难出矣。书法家储云老师对何勇的字多有肯定:“观何勇近作,笔法运转松灵,乖合相以,流便之际亦显沉稳,时而流露出苏体痕迹而暂作停驻、重轻干湿更觉节制有序,取式自如。偶作连绵草章,亦能力避轻滑而心手安妥,可谓得以晋人之轨机者也。”此语甚得其髓,一言中的,余亦有同感。

自古宜兴出名人,上千年的传统文化如太湖水将太湖石雕琢的薄、漏、透、瘦,亦将当地的文化艺人浸泡的珠圆玉润,看文人字画,赏文人茶壶,那骨子里的书卷气不得了。难怪徐悲鸿、吴冠中、尹瘦石、陈大羽等等艺术大师辈出宜兴。一款紫砂,或端庄、或张扬、或传统、或创新,花壶花出摸样,做什么像什么,素壶显出传统,明清倩影若隐若现,我最欣赏壶上的书画。顾景洲制的壶加之吴湖帆写的字,相得益彰,拍出了大价钱。上海博物馆有一款“竹段”壶,上刻有“采春绿,响疏玉,把盏可人,天寒袖薄。”听着已经醉了,此壶除了隐约茶香,还有美人芬香。何勇在妹妹制的一件壶上,用宋人小行书于壶肩题了“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壶美字好,恰似江南春雨,婀娜娇娘,肩披金绣,袅袅婷婷,这壶也超然见悟了。

时间关系,我没有来得及去何勇的工作室小坐。据说,何勇工作室在一幢高层楼顶,鸟瞰宜兴,俯观太湖,品阳羡红茶,赏书画精品,必定带来不少创作灵感。我们约好下次来宜兴务必要去工作室一起聊聊书法、聊聊宜兴。

何勇尚年轻,却已能体会成功的快乐,我羡慕他的书法,羡慕他的年轻,羡慕他的水土、羡慕他的心境。何勇从传统中来,抛却浮躁,简静居怀,耐下性子写自己的字,在当今书界功利诱惑,风气日下之现状中坚持、坚守、坚信,实属不易。要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他有着更多变革的时间和空间,从这样一个高点起步,他的书法会不断地探索,走出自己的路。在宜兴这块肥沃的文化土壤中,耕云种月、石破笋出,必定会初篁成林,蔓延成海,我们期待着。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