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典:锻造书法“赣军”
2013-11-05 15:48 来源:未知 作者:书法艺术网
毛国典:锻造书法“赣军”
文/钟兴旺
“毛氏隶书”个性鲜明
毛国典凭着一手漂亮的“毛氏隶书”曾多次获得“国展”最高奖。据悉,在前不久全国书协的“三名工程”评选中,他的高3米多、宽5米多的巨幅参评作品也是这种书体。有人说,他的“毛氏隶书”成了一种个性非常鲜明的符号,其风格堪称“独步中国当代书坛”。
毛国典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把隶书定位为书法的主攻方向,从汉代《礼器碑》、《曹全碑》等经典法帖入手,后转学武威汉简之仪礼简、居延简、马王堆帛书,在对汉碑和简帛书研究的同时,有意把二者结合进行创作,即把《礼器碑》细而富有弹性的用笔和武威汉简的自然、率意的用笔相结合,并参以马王堆帛书和小篆的笔法,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完善,终成现在的面貌。虽已看不出出自哪一家哪一帖,但感觉高古、清秀,这正是我想要表现出来的风格。”
为“国展”投稿者指路
如今,许多人都把入“国展”当做苦练书法的“远大目标”。作品能入“国展”,就说明书法水平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更重要的是,作品入“国展”,是进入全国书协的“门票”。据悉,每次“国展”的投稿者均数以万计,但入展人数仅两三百人。投稿者都想知道什么样的作品能入展,投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毛国典说:“我近年来多次担任‘国展’的评委,感觉大多数落选作品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需要我们投稿者注意:有的为了片面追求视觉效果,在作品形式上下了过多功夫,如做旧、染色、小字拼接等,‘做’的成分多了,而书法本体的书写性却缺失了。有的不注重传统,不学古人不临帖,而是横向取法,跟风学当代书法名家,甚至抄袭他人原来获奖的作品,以致形成千人一面的流行书风。还有一部分投稿者,一味把颜(真卿)、柳(公权)等唐楷作为主攻方向,这与‘国展’的标准有一定差距。因此,学书者一定要先选好帖,放弃颜、柳,重新定位,确定主攻方向,唯此,入‘国展’才更有希望。”
全力打造书法“赣军”
作为2001年我省引进的人才,毛国典开始在高校任教,后调任省书协,现任书协主席。为了迅速提高江西书法水平,毛国典付出了大量心血。首先是抓基础,举办一年一届全省临帖展。通过办展,许多书法爱好者从原来的“自由体”转向传统,水平从业余向专业靠拢,功底越来越扎实。在此基础上,每年还举办几次省展,比如青年展、楹联展、篆刻(刻字)展等,以此检验江西的整体书法水平。他每年都要请书法名家到江西讲课,并在全省创办书法高研班,邀请名家前来指导。为了让更多的书法爱好者“走出去”,他于2011年个人出资30余万元,资助了省内一批有潜质的青年书法家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江西的全国会员数从2004年的80多人增加到目前的230多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大展中,江西入展18人,其中4人获奖。
面对江西书法的未来,毛国典信心满怀。他说,省书协明年将要承办2次“国展”。想通过承办大型的“国展”等活动,不断提升书法“赣军”在全国的影响力,为使江西早日跻身全国书法大省的行列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获奖书家徐右冰2017-06-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2015-03-11
- 黄文泉书法作品2015-03-12
- 意趣横生 洒脱自然2015-03-12
- 把字写活了2015-03-12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