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艺术天地 > 艺术市场 >

古砚鉴别真伪问题(二)
2013-10-24 10:13 来源:无为斋 作者:书法艺术网

 

     铭 文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砚铭包括器物的雅名、收藏款识、记事、诗词等。除了砚堂用于磨墨,水池蓄水不能铭刻,其他部位均可作铭文。有关铭文方面的知识,诸方家有许多论述,不再赘述。这里主要谈一下鉴别方法。凡经名人收藏、署款,均可提高砚的身价,而且铭文的书体及内容还是划定年代的依据,故而某些人为了抬高其身价,常以伪造名人款识,欺世盗名,给后来鉴别者增添许多麻烦。对待铭文要注意以下事项:
  从砚的优劣看铭文的真伪。名人砚、名收藏家藏砚、御砚,质优铭精。铭文大多可以确认。反之,粗俗不堪的砚刻上顾二娘款、或某大名头,则多数为伪铭。
  审视砚的制作年代与署款者所处时代的关系。署款者所处的时代可以比砚台制作年代晚,而绝不能比砚台制作年代早。例如唐砚上有清代、甚至现代人铭均可,说明它的流传经历。
  注意同姓名署款者的选择。遇到需要查阅工具书的同姓名者要结合砚形进行选择。在查阅字号索引之类的工具书时,有时会发现同姓名、同斋堂、同别号者甚多。如《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别号惺斋者有宋代、清代、近代4人。这就要结合砚形看4人中哪一个更为贴切。如果砚形是清代,就要在这4人中清代人中寻找;如果这4人都是清代,那还要看铭文的内容与铭者生卒、籍贯、经历等各方面加以分析,寻找接近者,不能像买萝卜白菜一样,拣大个挑。
  注意铭文的书体。一些篆刻家作砚铭时,大多自行操刀。而大部分收藏者是请匠人镌刻,藏者是督刻。尽管如此,字迹亦不能离谱太远,或拙劣不堪。铭者的字迹如果能用它的其他作品对照,最好借助参照,除个别情况外(如代笔),不能与铭者笔迹离谱太远。没有参照物,还要看字的时代风格。
  如果有纪年,最好查一查铭者的生卒年月,出生年龄比纪年晚的不太可能铭砚,当然尚未出生或已去世就更不能铭砚。曾见一有乾隆某年某人铭砚,经查此人生卒,砚上的年份是铭者死后多年,显为伪铭。
  众多名家在一方砚上作铭,则要注意它们的排列,字迹是否雷同,刀法是否接近等。
  铭文的笔迹亦有包浆,不能生涩、露白渣,作的包浆与陈年的包浆大相径庭。
  上述诸项,只是一些常遇见的问题,实际中还会有许多问题出现,要再三斟酌,达到合情合理,不能一见铭款就认为是真。
  装 潢
  砚台的外包装亦是不可忽视的方面。砚盒不仅有着保护砚台的功能。也往往带有时代感和收藏特征,亦是鉴定砚台的辅助依据。清代尤重装潢盒的美化,甚至喧宾夺主,砚盒有时就是一件工艺品。有的大收藏家作的砚盒有一定格式特色,遇见同样的多了就可以认识它。有的收藏者不忍心在砚上刻铭题跋,于是施于囊匣之上,这种囊匣就有很重要的资料价值,是鉴定砚台的辅助依据,即便有损,也不能抛弃,要保存。关于砚盒大约有几种情况需要注意:原配盒,砚与盒同时制作;早年收藏者作盒;旧砚作新盒,把新盒做旧,冒充原装;旧盒作新砚冒充旧砚。前两种情况可无须用力,而后两种情况则需注意。现在作盒子冒充原装或旧盒子装新砚无非是想抬高砚的经济价值,故而要仔细观察砚台放在盒子里是否合适,是否紧的拿不出来或砚在盒子里乱动,盒底有无与砚长期接触的印痕,有无墨锈,盒子有无包浆等等。
  总之,上述各项均要合情合理,统一和谐,才能作出比较确切的结论。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