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砚鉴别真伪问题(一)
2013-10-24 10:01 来源:无为斋 作者:书法艺术网
古砚亦存在真伪和优劣问题,判断年代,鉴别真伪,品评优劣同样是需要研究的。一般来讲,优劣易识,真伪难辨。砚台是一种包括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雕刻等的综合艺术品,它表现在造型、质地、纹饰、款识、装潢等各方面,这几方面都存在着真伪与优劣问题。由于每方古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故而不宜定其哪一条为主要或次要,还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拟就古砚鉴别真伪问题谈点粗浅体会。
造 型
造型即砚台的形状。在研究砚史时可以概括出每一个时代的主要造型。掌握了这些,当遇到砚台时,则可初步从砚形上划分出它是哪个朝代的作品。一般来讲,唐、宋以前的砚形区别比较明显,而明、清时期的砚形则比较接近,有时不易区分,可以借助其他方面来定其年代。这里要注意的是仿造古代造型,做旧以冒充古物的现象。现代工艺美术工作者仿古之作,无可非议,但不能做旧冒充古代作品,以假乱真,这就要仔细观察它的各个方面,刀口是否生涩,纹饰和砚的年代是否合套。当然这些方面也可以做旧,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一次某藏砚者持一四足长方砚,砚池上端有立体雕刻,来者说是六朝,但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新作,尤其是立体雕刻无一点古朴迹象,砚身的包浆为涂蜡所为。
前一时期还出现过许多大砚,其大无比,有的人用车拉来声称是旧藏,有的则以号位计量。这些砚先不说它的纹饰如何,就砚台本身是书案上的研磨器具来讲就有悖情理,它不能占半个桌子或整个桌子。即使在清代砚已逐步演变成玩赏品、陈设品,大砚也是少数,而且历经千百年转移,硕大之物毫无损坏,似乎不太可能。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砚、大墨恐怕和我们纷繁的时代及人们的思绪不无关系,它是否受到社会上某些“大”、“长”的影响呢?
砚的年代也可从“残损”、“风化”的程度来断定。破旧不能说明它的年代久远,完整不见得年代近。旧砚保存得好,秘不示人,就少有风化、残损之可能,而且完整无损还是给砚台定级的标准之一,否则,人们收藏了一堆破砚,其价值要大打折扣。
质 地
砚的材质有本身优劣及替代问题。优劣的问题比较好解决,材质细润如肤,石品丰富为优,粗糙为劣;泥质要坚润耐磨,疏松渗水者不可取。目前出产砚石的地方很多,但为打开销路,常见冒充名砚材之名,紫色石材均称之为端石,绿色石材均称之为绿端、洮河石、松花石,疏松的黄色石称为澄泥。其实,只要砚材好,何必以它石之名掩己之优?就以本来产地命名有何不可?久而久之,使用者定会认可,必定名显于世。解决的办法只有以原产地的石材作为观摩的标本,并阅读有关资料,熟悉各种主要石材的特征,掌握分辨石材种类的技能。当然,目前出现的新石材,认识它,掌握它,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样一种石材,古代与现代亦有所不同。古代砚由于经历久远,受自然或人为的温度、湿度及其他因素的浸渍,会形成一层保护层,一般古物均有这种情况,习惯称之为“包浆”,而现代石材仿造古物,就不易仿制出它历经沧桑的面目。“包浆”也有仿制的,但均浮在表面,像涂了层颜色。
纹 饰
砚上的纹饰雕刻,从古代到近代,总的趋势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纹饰越来越繁缛,雕刻越来越细腻,晚期则又显示出地区特点。纹饰上的最大问题是后刻纹饰。原装原刻,是在制砚时与砚形制作及花纹装饰一次完成,这种砚经过若干年后,它的纹饰不会与砚格格不入,不会给人以砚是砚、花纹是花纹的两种感觉。如果砚的制作与纹饰非一次性雕刻,则属于后作纹饰。古砚在流传过程中,有的人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提高砚的身价,将砚加以美化,反而画蛇添足,不但增加不了砚的价值,还会降低砚的价值。鉴别者除了要看刻花刀口是否生涩,包浆是否渗入,还要看所刻花纹是否与砚形时代相符,更是借鉴同期其他艺术的风格特征,如石刻、玉雕等等。例如汉代龙形盖钮三足石砚,其雕刻是汉代石刻简约、概括、质朴的风格,如果刻上清代龙纹及纹饰,则不伦不类,一看便知是后作纹饰。古砚亦存在真伪和优劣问题,判断年代,鉴别真伪,品评优劣同样是需要研究的。一般来讲,优劣易识,真伪难辨。砚台是一种包括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雕刻等的综合艺术品,它表现在造型、质地、纹饰、款识、装潢等各方面,这几方面都存在着真伪与优劣问题。由于每方古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故而不宜定其哪一条为主要或次要,还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拟就古砚鉴别真伪问题谈点粗浅体会。
造 型
造型即砚台的形状。在研究砚史时可以概括出每一个时代的主要造型。掌握了这些,当遇到砚台时,则可初步从砚形上划分出它是哪个朝代的作品。一般来讲,唐、宋以前的砚形区别比较明显,而明、清时期的砚形则比较接近,有时不易区分,可以借助其他方面来定其年代。这里要注意的是仿造古代造型,做旧以冒充古物的现象。现代工艺美术工作者仿古之作,无可非议,但不能做旧冒充古代作品,以假乱真,这就要仔细观察它的各个方面,刀口是否生涩,纹饰和砚的年代是否合套。当然这些方面也可以做旧,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一次某藏砚者持一四足长方砚,砚池上端有立体雕刻,来者说是六朝,但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新作,尤其是立体雕刻无一点古朴迹象,砚身的包浆为涂蜡所为。
前一时期还出现过许多大砚,其大无比,有的人用车拉来声称是旧藏,有的则以号位计量。这些砚先不说它的纹饰如何,就砚台本身是书案上的研磨器具来讲就有悖情理,它不能占半个桌子或整个桌子。即使在清代砚已逐步演变成玩赏品、陈设品,大砚也是少数,而且历经千百年转移,硕大之物毫无损坏,似乎不太可能。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砚、大墨恐怕和我们纷繁的时代及人们的思绪不无关系,它是否受到社会上某些“大”、“长”的影响呢?
砚的年代也可从“残损”、“风化”的程度来断定。破旧不能说明它的年代久远,完整不见得年代近。旧砚保存得好,秘不示人,就少有风化、残损之可能,而且完整无损还是给砚台定级的标准之一,否则,人们收藏了一堆破砚,其价值要大打折扣。
质 地
砚的材质有本身优劣及替代问题。优劣的问题比较好解决,材质细润如肤,石品丰富为优,粗糙为劣;泥质要坚润耐磨,疏松渗水者不可取。目前出产砚石的地方很多,但为打开销路,常见冒充名砚材之名,紫色石材均称之为端石,绿色石材均称之为绿端、洮河石、松花石,疏松的黄色石称为澄泥。其实,只要砚材好,何必以它石之名掩己之优?就以本来产地命名有何不可?久而久之,使用者定会认可,必定名显于世。解决的办法只有以原产地的石材作为观摩的标本,并阅读有关资料,熟悉各种主要石材的特征,掌握分辨石材种类的技能。当然,目前出现的新石材,认识它,掌握它,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样一种石材,古代与现代亦有所不同。古代砚由于经历久远,受自然或人为的温度、湿度及其他因素的浸渍,会形成一层保护层,一般古物均有这种情况,习惯称之为“包浆”,而现代石材仿造古物,就不易仿制出它历经沧桑的面目。“包浆”也有仿制的,但均浮在表面,像涂了层颜色。
纹 饰
砚上的纹饰雕刻,从古代到近代,总的趋势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纹饰越来越繁缛,雕刻越来越细腻,晚期则又显示出地区特点。纹饰上的最大问题是后刻纹饰。原装原刻,是在制砚时与砚形制作及花纹装饰一次完成,这种砚经过若干年后,它的纹饰不会与砚格格不入,不会给人以砚是砚、花纹是花纹的两种感觉。如果砚的制作与纹饰非一次性雕刻,则属于后作纹饰。古砚在流传过程中,有的人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提高砚的身价,将砚加以美化,反而画蛇添足,不但增加不了砚的价值,还会降低砚的价值。鉴别者除了要看刻花刀口是否生涩,包浆是否渗入,还要看所刻花纹是否与砚形时代相符,更是借鉴同期其他艺术的风格特征,如石刻、玉雕等等。例如汉代龙形盖钮三足石砚,其雕刻是汉代石刻简约、概括、质朴的风格,如果刻上清代龙纹及纹饰,则不伦不类,一看便知是后作纹饰。古砚亦存在真伪和优劣问题,判断年代,鉴别真伪,品评优劣同样是需要研究的。一般来讲,优劣易识,真伪难辨。砚台是一种包括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雕刻等的综合艺术品,它表现在造型、质地、纹饰、款识、装潢等各方面,这几方面都存在着真伪与优劣问题。由于每方古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故而不宜定其哪一条为主要或次要,还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拟就古砚鉴别真伪问题谈点粗浅体会。
造 型
造型即砚台的形状。在研究砚史时可以概括出每一个时代的主要造型。掌握了这些,当遇到砚台时,则可初步从砚形上划分出它是哪个朝代的作品。一般来讲,唐、宋以前的砚形区别比较明显,而明、清时期的砚形则比较接近,有时不易区分,可以借助其他方面来定其年代。这里要注意的是仿造古代造型,做旧以冒充古物的现象。现代工艺美术工作者仿古之作,无可非议,但不能做旧冒充古代作品,以假乱真,这就要仔细观察它的各个方面,刀口是否生涩,纹饰和砚的年代是否合套。当然这些方面也可以做旧,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一次某藏砚者持一四足长方砚,砚池上端有立体雕刻,来者说是六朝,但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新作,尤其是立体雕刻无一点古朴迹象,砚身的包浆为涂蜡所为。
前一时期还出现过许多大砚,其大无比,有的人用车拉来声称是旧藏,有的则以号位计量。这些砚先不说它的纹饰如何,就砚台本身是书案上的研磨器具来讲就有悖情理,它不能占半个桌子或整个桌子。即使在清代砚已逐步演变成玩赏品、陈设品,大砚也是少数,而且历经千百年转移,硕大之物毫无损坏,似乎不太可能。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砚、大墨恐怕和我们纷繁的时代及人们的思绪不无关系,它是否受到社会上某些“大”、“长”的影响呢?
砚的年代也可从“残损”、“风化”的程度来断定。破旧不能说明它的年代久远,完整不见得年代近。旧砚保存得好,秘不示人,就少有风化、残损之可能,而且完整无损还是给砚台定级的标准之一,否则,人们收藏了一堆破砚,其价值要大打折扣。
质 地
砚的材质有本身优劣及替代问题。优劣的问题比较好解决,材质细润如肤,石品丰富为优,粗糙为劣;泥质要坚润耐磨,疏松渗水者不可取。目前出产砚石的地方很多,但为打开销路,常见冒充名砚材之名,紫色石材均称之为端石,绿色石材均称之为绿端、洮河石、松花石,疏松的黄色石称为澄泥。其实,只要砚材好,何必以它石之名掩己之优?就以本来产地命名有何不可?久而久之,使用者定会认可,必定名显于世。解决的办法只有以原产地的石材作为观摩的标本,并阅读有关资料,熟悉各种主要石材的特征,掌握分辨石材种类的技能。当然,目前出现的新石材,认识它,掌握它,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样一种石材,古代与现代亦有所不同。古代砚由于经历久远,受自然或人为的温度、湿度及其他因素的浸渍,会形成一层保护层,一般古物均有这种情况,习惯称之为“包浆”,而现代石材仿造古物,就不易仿制出它历经沧桑的面目。“包浆”也有仿制的,但均浮在表面,像涂了层颜色。
纹 饰
砚上的纹饰雕刻,从古代到近代,总的趋势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纹饰越来越繁缛,雕刻越来越细腻,晚期则又显示出地区特点。纹饰上的最大问题是后刻纹饰。原装原刻,是在制砚时与砚形制作及花纹装饰一次完成,这种砚经过若干年后,它的纹饰不会与砚格格不入,不会给人以砚是砚、花纹是花纹的两种感觉。如果砚的制作与纹饰非一次性雕刻,则属于后作纹饰。古砚在流传过程中,有的人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提高砚的身价,将砚加以美化,反而画蛇添足,不但增加不了砚的价值,还会降低砚的价值。鉴别者除了要看刻花刀口是否生涩,包浆是否渗入,还要看所刻花纹是否与砚形时代相符,更是借鉴同期其他艺术的风格特征,如石刻、玉雕等等。例如汉代龙形盖钮三足石砚,其雕刻是汉代石刻简约、概括、质朴的风格,如果刻上清代龙纹及纹饰,则不伦不类,一看便知是后作纹饰。古砚亦存在真伪和优劣问题,判断年代,鉴别真伪,品评优劣同样是需要研究的。一般来讲,优劣易识,真伪难辨。砚台是一种包括文学、历史、绘画、书法、雕刻等的综合艺术品,它表现在造型、质地、纹饰、款识、装潢等各方面,这几方面都存在着真伪与优劣问题。由于每方古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故而不宜定其哪一条为主要或次要,还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本文拟就古砚鉴别真伪问题谈点粗浅体会。
造 型
造型即砚台的形状。在研究砚史时可以概括出每一个时代的主要造型。掌握了这些,当遇到砚台时,则可初步从砚形上划分出它是哪个朝代的作品。一般来讲,唐、宋以前的砚形区别比较明显,而明、清时期的砚形则比较接近,有时不易区分,可以借助其他方面来定其年代。这里要注意的是仿造古代造型,做旧以冒充古物的现象。现代工艺美术工作者仿古之作,无可非议,但不能做旧冒充古代作品,以假乱真,这就要仔细观察它的各个方面,刀口是否生涩,纹饰和砚的年代是否合套。当然这些方面也可以做旧,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一次某藏砚者持一四足长方砚,砚池上端有立体雕刻,来者说是六朝,但给人的初步印象是新作,尤其是立体雕刻无一点古朴迹象,砚身的包浆为涂蜡所为。
前一时期还出现过许多大砚,其大无比,有的人用车拉来声称是旧藏,有的则以号位计量。这些砚先不说它的纹饰如何,就砚台本身是书案上的研磨器具来讲就有悖情理,它不能占半个桌子或整个桌子。即使在清代砚已逐步演变成玩赏品、陈设品,大砚也是少数,而且历经千百年转移,硕大之物毫无损坏,似乎不太可能。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大砚、大墨恐怕和我们纷繁的时代及人们的思绪不无关系,它是否受到社会上某些“大”、“长”的影响呢?
砚的年代也可从“残损”、“风化”的程度来断定。破旧不能说明它的年代久远,完整不见得年代近。旧砚保存得好,秘不示人,就少有风化、残损之可能,而且完整无损还是给砚台定级的标准之一,否则,人们收藏了一堆破砚,其价值要大打折扣。
质 地
砚的材质有本身优劣及替代问题。优劣的问题比较好解决,材质细润如肤,石品丰富为优,粗糙为劣;泥质要坚润耐磨,疏松渗水者不可取。目前出产砚石的地方很多,但为打开销路,常见冒充名砚材之名,紫色石材均称之为端石,绿色石材均称之为绿端、洮河石、松花石,疏松的黄色石称为澄泥。其实,只要砚材好,何必以它石之名掩己之优?就以本来产地命名有何不可?久而久之,使用者定会认可,必定名显于世。解决的办法只有以原产地的石材作为观摩的标本,并阅读有关资料,熟悉各种主要石材的特征,掌握分辨石材种类的技能。当然,目前出现的新石材,认识它,掌握它,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样一种石材,古代与现代亦有所不同。古代砚由于经历久远,受自然或人为的温度、湿度及其他因素的浸渍,会形成一层保护层,一般古物均有这种情况,习惯称之为“包浆”,而现代石材仿造古物,就不易仿制出它历经沧桑的面目。“包浆”也有仿制的,但均浮在表面,像涂了层颜色。
纹 饰
砚上的纹饰雕刻,从古代到近代,总的趋势是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纹饰越来越繁缛,雕刻越来越细腻,晚期则又显示出地区特点。纹饰上的最大问题是后刻纹饰。原装原刻,是在制砚时与砚形制作及花纹装饰一次完成,这种砚经过若干年后,它的纹饰不会与砚格格不入,不会给人以砚是砚、花纹是花纹的两种感觉。如果砚的制作与纹饰非一次性雕刻,则属于后作纹饰。古砚在流传过程中,有的人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提高砚的身价,将砚加以美化,反而画蛇添足,不但增加不了砚的价值,还会降低砚的价值。鉴别者除了要看刻花刀口是否生涩,包浆是否渗入,还要看所刻花纹是否与砚形时代相符,更是借鉴同期其他艺术的风格特征,如石刻、玉雕等等。例如汉代龙形盖钮三足石砚,其雕刻是汉代石刻简约、概括、质朴的风格,如果刻上清代龙纹及纹饰,则不伦不类,一看便知是后作纹饰。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道法自然”江西·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展开幕2017-07-12
- 什么决定了艺术品的市场价格2017-06-21
- 书画为何成为大型传销工具2015-05-06
- 快递玉石雕刻碎了:两千元损失谁来担2014-12-05
- 绝当品特卖名表玉石受热捧2014-12-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