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理论 > 书苑杂谈 >

临池感悟 数则(一)
2010-11-24 14:54 来源:未知 作者:李文庶

 

                   临池感悟 数则(一)

                        ——李文庶

 古意微循,时出己意。妙合自然,生佳构,得天趣。东坡居士云: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可谓至理矣。

 世间万物皆可亲,天生万物皆有由,圣人无弃物。前日不屑之书,今日成枕边之贵,易也,进也。  今世多强扭瓜之人,少躬耕之士。末路穷途,焉能有得?

 行笔结字不可熟,熟则无天趣;亦不可太随意,随意则无法。如对弈,随手走子多败着。  行笔虽有徐疾,然擒纵无不随其情性。古人云:不可忙,忙则失势。然更不可迟,迟则呆滞。

 不识简章之秘,难解魏晋之神。

 古法用笔,有顺。有逆。有侧。有正。有方。有圆。有尖。有收。有放。有平。有仄。妙用自在,情理之中,心神领会,意到笔随,所谓涉笔成趣。

 笔入纸,一定要有动作,或按。或挫。或顿。或转。不动则起笔处浮怯。  行笔初则难于劲疾,及至能劲疾,则难于留。  “数种意”,“数体俱入”,“字字意别”,变化美之境界,非“穷研篆籀,俯贯八分”,精熟简.章,通会草.楷,不能至妙境。此须尽一生之力。

 短则疾之,长则涩之,藏头护尾。转用方意,勿使油滑;方用圆意,勿使刻露;用笔自然不俗。今人腕力不足,以长锋笔作书.以求其活,不亦谬哉!

 经典纲常之文,不可以札体为之。为则失庄重矣!

 初学书当以端庄净洁为正途。压笔而行.从容镇定。书家珍奥,不传之秘。

 理可一日明,功需一生行。

 古人学书,以为学问之余事;今人学书以为学问。往往不得,徒费年月。

 有苍茫笔,不可有缭绕气。

 作小字需有静气,大字需有雄气,自是一种境界。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读《王羲之书论》所思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