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点成之为点——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四
2013-10-16 15:4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使点成之为点
于钟华古典书法研究“大草班”教学之四
主讲教师:于钟华(浙江大学博士人文论坛主持人、济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古典书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学概要
本讲主要讲了点、线、面的关系,草书中点的分类和作用以及点的书写方法等,并对《自叙帖》中的点进行归类、分析,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草书中点的活性和作用。
课堂实录
一、使点成之为点的涵义
使点成之为点中的第一个点字是指点画之点,第二个点字是指草书之点,意思是使点脱离点画成为书法意义上的点。点、线、面是书法的构成元素,要根据构成关系需要而做变化,使点具有活性。点可以由线转变而成,如横转变成点,如“其”字(图1)“气”字(图2);二是由竖转变成的点,如“不”字(图3);点又可以转变成线、成面,如“骤”字(图4)上面的点就转换成了线,“粉”字(图5)右边的点也转换成了线,点转化成面的如:景深点(笔画相切处)。点转化成线,书写性强,突出自我,重内在;点转化成面,属于深绘式的(美术里的术语),迎合观众,重外在,体现形式美。点、线、面构成书法元素,既要有书写性,还要重视形式美。在书法中,以点为画面主导的代表人物有祝枝山,以线为画面主导的代表人物有怀素、黄庭坚,以面为画面主导的代表人物有张旭。在以线或面为画面主导的书法作品中,点起的作用较大。
图1 其
图2 气
图3 不
图4 骤
图5 粉
二、关系中的点
在关系中点才能成之为点。这些关系主要有点与线的关系、点与体的关系、点与空白的关系等。点与线的关系也就是点在线中,如《自叙帖》中“皆辞”二字(图6)中的点,以及“歌以赞之”(图7)中的点。点与体的关系,主要指字中脱离字主体的点,如《自叙帖》中的“之”字(图8)。点与空白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点在空中,主要分字与字之间的空中也就是上下字之间的空中和两行之间的空中(左右行之间的空中),如《自叙帖》中“语疾速”(图9)中的点,“墨列”(图10)中“列”字的点等。
图6 皆辞
图7 歌以赞之
图8 不
图9 语疾速
图10 墨列
三、点的质量——点法
点落下要弹起,要有用笔,行笔虽短,但要体现起、行、收和出锋等。点在锐利的线条中要表现的圆润,如《自叙帖》中“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图11)中的点。点在灵动流畅的线条中要表现的厚重,如“所”字(图12)。点在绵软的线条中要表现的灵动,如“士大夫不以为怪”(图13)。
图11
开士怀素,僧中之英,气概通
图12 所
图13 士大夫不以为怪
四、课堂练习
对《自叙帖》中所有的点进行归类分析,对特殊的点进行练习如“轴”(图14)、“水镜之辨”(图15)、“若还旧观”(图16)、“疏”(图17)等字中的点。
图14 轴
图15 水镜之辨
图16 为还旧观
图17 疏
五、课后作业
每天通临《自叙帖》两遍,做一份《自叙帖》临摹作品,要求原大、手卷。创作一张作品,内容为历代吟咏怀素的诗文。于右仁第一本千字文字法记牢。字根分三次记忆。把《自叙帖》中的字从《草字编》上查找、复印、粘贴、比照,体会草法。
(课堂录音整理:马杏品)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文章
- 《圣教序》结字技巧总结分析2017-07-03
- 《张迁碑》临习要点2014-08-05
- 资料·眼界·学识·才情2014-08-05
- 临帖层次把握与书体的过渡及兼容2014-08-05
- 薛元明谈入帖2014-08-05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