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资讯 >

百岁刘海粟的大字书法“爱”,开启夏伊乔百年诞辰专题展
2017-06-16 17:03 来源:书法艺术网 作者:书法艺术网
        2017年6月19日是美术大家刘海粟夫人夏伊乔女士诞辰100周年纪念日,6月15日起,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沧海伊人——纪念夏伊乔诞辰100周年”专题展。展览通过对艺术之家刘海粟、夏伊乔和女儿刘蟾作品的展示,表现艺术的传承精神。通过刘海粟、夏伊乔之子刘虬、女儿刘蟾的回忆,勾勒出了子女眼中的刘海粟和夏伊乔。
 
loading...
展览现场
 
        1994年6月19日,在夫人夏伊乔寿宴上,刘海粟说:“鲜花、蛋糕你们准备,我送一颗爱她的心”,随后海老在一张洒金红宣纸上挥笔写下“爱”字,并题写了“夏伊乔七十八岁生日,当此祝寿。百岁老人刘海粟”。这一幅作为曾经悬挂在刘蟾(刘海粟、夏伊乔小女儿)客厅墙上的擘窠大字书法“爱”字,如今作为“沧海伊人——纪念夏伊乔诞辰100周年”专题展的重要展品陈列在刘海粟美术馆展厅。
         “爱”也作为刘海粟、夏伊乔爱情的见证,开启了展览的序幕:
loading...
刘海粟,行书,《爱》,1994
 
loading...
夏伊乔78岁生日时,刘海粟挥毫写下“爱”字
 
           作为刘海粟夫人的夏伊乔
          1918年6月19日,夏伊乔出生于南洋华侨的殷实之家,根据刘海粟和夏伊乔的儿子刘虬回忆,“上世纪30年代末,我母亲夏伊乔在印尼教中文。偶然的机会听到南洋举办筹赈画展的父亲宣传抗日,母亲给父亲递了纸条,希望拜父亲为师。之后我父亲隐姓埋名,住在母亲亲戚家里,两人一个学画,一个教画,关系越来越好。”
loading...
刘海粟、夏伊乔结婚照和结婚证书
 
           1943年,刘海粟回到上海,第三任妻子成家和移情别恋,他试着向异国女弟子倾诉孤独,却等来了夏伊乔千里迢迢的追随。1944年的结婚典礼上,刘海粟当着新婚妻子的面,用上海话开玩笑地说:“格件结婚的事,勿格算”,而据当时在场者回忆:小他20多岁的夏伊乔此刻露出的竟然是慈母一般的笑。从此,他们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
 
loading...
1953年,夏伊乔在无锡鼋头渚作画
 
loading...
渡舟夕照,夏伊乔,布面油画,1953
 
loading...
太湖渔舟,刘海粟,布面油画,1956
 
           夏伊乔对刘海粟十分敬重,始终以“先生”相称。1957年,刘海粟被错划为右派,巨大的打击让他严重中风。是夏伊乔的照顾让海老重新开口讲话,身手也重回矫健。此后海老先后三次中风,均在夏伊乔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度过前后20年的劫难得以康复。在此期间,夏伊乔的经济来源是母亲赠予的金银细软——它们还曾经用于上海美专的办学经费和古画收藏。
 
loading...
刘海粟和夏伊乔合影
 
             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刘海粟恢复了他应有的社会地位,夏伊乔也回到了她应有的生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夏伊乔陪伴刘海粟畅游神州天下,几上黄山,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墨迹足迹。相比50年代,经历“文革”的洗礼,80年代刘海粟的黄山创作更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loading...
泼湿黄山几段云,夏伊乔,纸本水墨,1988
 
          此外,夏伊乔善待刘海粟前妻的子女,并将刘海粟老弱多病的第二任妻子张韵士接回家中照料13年,以弥补丈夫感情上的亏欠。1986年,邓颖超会见海老夫妇时,对夏伊乔说:“你把大半生精力都花在了刘老身上,使她集中精力从事艺术事业,我们感谢您。”
刘海粟一生历经世态炎凉,而夏伊乔却是他永远的“保护神”。1994年,百岁刘海粟去世,夏伊乔深明大义,签字将973件刘海粟的藏品及作品无偿捐献给了国家。也因为这一举动,为后人作了杰出的典范的同时,才渐渐形成了今天的刘海粟美术馆。
 
loading...
1994年,夏伊乔签字将刘海粟藏画及作品无偿捐献
 
           提及捐赠,刘虬认为,将藏画和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给国家是刘海粟一直的想法,并不是一件特别的事情,刘海粟觉得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保存并研究绘画,而捐给国家,让更多的人看到、做研究更要紧。而“文革”时期把刘海粟收藏的古画都抄走收到博物馆里,幸运地碰到了同样爱画的馆长沈之瑜,“文革”结束后将这些画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刘海粟,刘海粟感动的同时,也觉得自己能力和精力有限,这也是后来刘海粟全部收藏和绘画捐给国家的原因之一。
 
         作为画家的夏伊乔
         展览的第二部分,展示了夏伊乔早期临摹的作品,以及夫妻二人和女儿刘蟾在同时期或对同主题创作的作品。观众也从中看到夏伊乔作为刘海粟学生角色在艺术上对于刘海粟的崇拜和追随,并且从中生发出自己的艺术语言。
loading...
太湖鼋头渚,刘海粟,布面油画,1976
 
loading...
鼋头渚,夏伊乔,布面油画,1976
 
          通过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夏伊乔是一位具有颇高造诣的画家,她的作品秀逸清丽,遒劲潇洒。根据刘海粟和夏伊乔的儿子刘虬介绍,“母亲早年学习书法,具有扎实的功底,并且和刘海粟一同去拜访吴湖帆看宋画、跟随陆俨少画山水,也临摹过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当时吴湖帆建议夏伊乔从线描入手学工笔画,但我母亲还是比较喜欢我父亲的写意画和泼墨画。”
 
loading...
百合瓶花图,夏伊乔,纸本设色,1954
 
         但是为了家庭,夏伊乔搁置了自己的画笔,伴随刘海粟的艺术与人生。但是“先生”刘海粟会批评夏伊乔不够用功。他常说,“不息劳动创造,能够使你伟大而享受到真正幸福”。刘海粟辞世后,夏伊乔时时忆起“先生的教诲”。当她暂时脱下海粟之妻的责任,不再笼罩在大师的光环之下,终于开始了沉迷丹青的时光。
         2005年6月19日,为庆祝夏伊乔90华诞,家人为她与海老举办画展,并出版了《刘海粟夏伊乔书画作品集》。世人才真正理解到夏伊乔的艺术造诣——在吸收海老笔墨里的精髓,同时她又保留了自己明洁、娴雅的风格。
loading...
左:仿唐六如松崖横云图,刘海粟,纸本水墨,1956;右:仿黄鹤山礁的山水图,夏伊乔,纸本水墨,1946
 
          但夏伊乔留下的作品有限, 1946年临摹黄鹤山礁的山水图山石、人物、树木,笔法、墨法井然有序,可见其传统功力。另一幅《仿宋人花鸟手卷》也是一幅极具功力的作品。夏伊乔将喜鹊、桃花、茶花等各种花鸟名品融于一体,笔墨着色秀雅、层层烘染、一丝不苟,可谓工笔画中佳作。翎毛用笔生动轻松,各种不同的禽鸟,各具姿态,栩栩如生。花卉设色,艳而不俗,工而不滞,足见她的功力之深。
 
loading...
仿宋人花鸟手卷(局部),夏伊乔,纸本设色,年代不详
 
           除此之外,一幅1979年所绘的《四君子图》值得一提,这幅画中夏伊乔画竹,潘素画菊,张伯驹画兰并题,海老画梅,沈裕君题篆书“四君子图”四字。颇具意义地表达了当时的文人交往。而在小女儿刘蟾看来,“父母画竹子,代表了他们的气节和挺拔坚韧的意志力。而母亲正是喜欢父亲‘竹子’般的气节,所以他们画的竹子都是挺拔的,完全出自于一种精神的表现。”
 
loading...
四君子图,夏伊乔,纸本设色,1979
 
          在世人看来,夏伊乔对于刘海粟的崇拜,使她的作品也追随着刘海粟的风格,但刘虬却并不这么认为,他提到此次并没有展出的一本母亲画黄山的彩色速写本,他觉得“母亲在陪伴父亲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的创作,并且不单单是跟着父亲画,甚至在那一时期的父亲有种特别的风格,和我母亲是有关系的。”
 
loading...
蜡笔写生稿,夏伊乔,1982
        作为书画精神的传承
 
        此次展览中,除了刘海粟和夫人夏伊乔的作品外,他们的小女儿刘蟾的作品也生发出艺术之家的艺术传承,提及父母对自己艺术的影响,刘蟾谈到了精神,她觉得父亲喜欢画黄山、画松表现了一种和艰难环境下对人生的态度,而自己也喜欢画黄山,并从中感受到父亲画中的气势,和中华民族的包罗万象的气度。
 
loading...
看海听松图,刘海粟,纸本设色,1982
 
          在刘蟾眼中,父母共同经历了风雨,度过不寻常的时期,且依旧乐观豁达。而这次展出的有一些刘蟾临摹父亲刘海粟的作品,通过这些临摹,刘蟾也深深体会到:“学画画不是那么简单,学他们做人,更重要。”
 
loading...
黄山白龙潭,刘海粟,纸本水墨,1969
 
loading...
仿海老白龙潭,刘蟾,纸本水墨,2000
 
对话: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朱刚
澎湃新闻:今年是夏伊乔诞辰百年,刘海粟美术馆怎么会想到以展览的形式纪念夏伊乔?
朱刚:其实我们去年年底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纪念夏伊乔一百周年,当时就考虑是不是给夏伊乔办一个个展。但梳理当中,我们逐渐清晰。从夏伊乔、刘海粟到他们的女儿刘蟾,他们的作品从绘画或说艺术的角度来说是一种传承,但也感到他们之间有种爱的延续。刘海粟和夏伊乔其实是两条道上走的人,本来没有什么联系。刘海粟风风雨雨,颠簸坎坷,夏伊乔是富家千金,在南洋过着安逸的生活。他们两个人是很难走到一起的,是一种艺术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联系在一起之后,这样一位富家千金又和海老共同走过了50年,而且这50年坎坷很多。对夏伊乔来说真的相当不容易,比如说1957年,海老严重中风,整日卧床,一切全是夏伊乔照顾,一个富家女突然处在这样一个境地。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公交车出门,非常操劳。刘海粟去世后,夏伊乔也中风了,一病16年,刘蟾从香港回上海照顾妈妈。有这些背景之后,我们重新来看他们三个人的画,会觉得特别感动。因为艺术有的时候,如果你自己没有一种由感性生发的,发自内心的感动,看着看着就没有生趣了,而他们的画,有这种背景有这种爱,不管是看他们画的牡丹也好,黄山也好,荷花也好,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服从内心对艺术的爱。这种对艺术大爱得精神是完全渗透在画里的,所以我们想,还是做一个他们三个人的家庭画展,观众也可以通过这些画了解这一家子对艺术的传承。
 
loading...
展览现场刘海粟、夏伊乔合影
 
澎湃新闻:观看他们的作品,你觉得是夏伊乔是如何受刘海粟影响的?还是互相影响?
朱刚:我觉得他们的画放在一起,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夏伊乔受刘海粟影响肯定是大,因为夏伊乔称刘海粟为老师;从教学相长的角度来说,刘海粟肯定也受了夏伊乔一些影响,但总体夏伊乔受的影响大一些。但是夏伊乔不是简单地模仿刘海粟,她在学习,学的同时又加入了女性这种细腻。这些画如果放在一起看就很清晰。夏伊乔在某些细节方面可能更优秀,所以夏伊乔的画也不是刘海粟的翻版或复制,她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这种个性也是很鲜明的,比较遗憾的是,夏伊乔把整个一生都投入了家庭、海老,很少有时间画,都是见缝插针的,呈现的作品也不是很多。但即使从这些少量的作品中,我们也已经可以看到夏伊乔艺术上的闪光点和她的天赋。
 
loading...
无锡太湖,刘海粟,纸本水墨,1954
 
loading...
太湖烟雨,夏伊乔,布面油画,1953
 
澎湃新闻:这次的布展中把两代人同一主题的绘画并置,这样为了突出什么?
朱刚:我们布展的思路是先刘海粟再夏伊乔。但第二展厅是将两人就同一题材、同一时期,甚至同一景点的作品的对比,有些是将三人的作品(比如牡丹)做对比,从这一对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艺术上的传承。
 
loading...
牡丹,刘海粟,1983
 
loading...
牡丹,夏伊乔,1986
loading...
墨牡丹,刘蟾,1976






 

责任编辑:书法艺术网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