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处位置:书法艺术网首页 > 资讯 >

“秋水为神”刘艺书法脉络展经京开幕
2015-04-08 15:00 来源:孙国农 作者:孙国农

“秋水为神”刘艺书法脉络展经京开幕

      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秋水为神——刘艺书法脉络展”于3月3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来自书画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书法爱好者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并饶有兴趣地观赏了精彩的展品。


      刘艺1931年1月25日生,原籍台湾台中。他生长在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其父刘锦堂(又名王悦之)系著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是与徐悲鸿、林风眠同时期的中国新美术运动先驱之一。1921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是台湾第一位留日画家。上世纪80年代初,刘艺代表刘锦堂先生家属将其遗作油画、水彩画四十余幅无偿捐献国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刘艺自幼受家庭熏陶,七岁起开始练习书法,如今习书已七十余年,仍然笔耕不辍。刘艺先生认为:正书是基础,行书是必修;小草是文采,大草是性情;章草是回归是升华。其书法精于今草及章草,兼擅行、楷、隶、篆诸体。书风清健秀逸,洒脱自然,自成一体。尤以章草最负盛名,简约厚重,格调高古。作品参加过历届全国书展及国内外重大展览。
“秋水为神”取自苏轼诗句“秋水为神不染尘”。秋水一尘不染,清澈见底,令人神往。刘艺先生喜爱秋水之神韵,并注入日常创作中,力求作品清新流畅,朴实无华。


      此次展览,中国美术馆三楼五个展厅分别陈列着刘艺先生从事书法艺术创作30多年来的140多件作品。为使展览面目清晰,刘艺先生借用脉络一词进行纵横梳理。横断面包括书体与形式;纵断面包括继承与创新。在各个展厅分别布置不同书体,展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成脉络状的整体,力求表现作者书法创作的全貌。


      刘艺先生1944年就开始接受党的影响,抗战胜利后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948年穿过封锁线进入解放区,入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后分配到太行老区任中学老师。1955年奉调赴越南接办华侨中学任教导主任。1958年回国留中央侨委任《侨务报》主编。1975年调国家地震局任地震出版社副总编辑。1981年出席第一次全国书代会当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1983年调入中国书协机关任副秘书长,续任常务理事、副主席、评委主任。刘艺先生同时还致力于书法理论研究,三十年来发表了书法论文、译文百余篇,并结集出版了《书苑徘徊》、《翰墨人生》等著作。另有十多种书法专著相继出版,对中国书法艺术继承、普及与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2001年任中国书协顾问至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获中国书协“特别贡献奖”,2004年获中国书协“评审工作特别贡献奖”,2013年1月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承载着刘艺先生30多年探索追求,体现尊古出新的140多幅墨宝终于展现在观众面前。章草作品古朴凝重;草书作品大字狂放,小字典雅;行书作品端庄肃穆;正书作品法度严明。30年间,反复锤炼,各体书作个性鲜明,引人入胜。参观者认为,此展跨度很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难得一见,不少观众驻足细看,流连忘返。
(孙国农)
 

刘艺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评价:
表情:
所有言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书法艺术网保持中立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

最新跟帖 最新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