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报乡泽—袁道厚诗书画印展”在桐乡君匋艺术院开幕
12月21日上午10时,由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桐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桐乡市政协书画院共同主办,嘉兴市书法家协会、桐乡君匋艺术院、袁道人家文思院、青桐印社协办,西泠印社、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西泠名家书画印专修班为学术指导的“寸草报乡泽—袁道厚诗书画印展”在桐乡君匋艺术院隆重开幕。嘉兴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嘉兴支会会长 马玉华先生、桐乡市政协主席池晓明先生、中共桐乡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吴炳泉先生、中共桐乡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沈建坤先生、桐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红女士、嘉兴日报社社长蔡伟达先生、西泠印社副秘书长黄镇中先生、上海市书协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秘书长孙慰祖先生、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山东印社社长、西泠印社理事 范正红先生、西泠五老之首、袁道厚先生的启蒙老师钱大礼先生、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文化厅外事处处长官明先生、浙江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主席蒋建东先生、九三学社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敏茜女士、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徐金平先生、原桐乡市政协主席朱国勤先生、君匋艺术院主任劳明权先生等
领导和嘉宾、袁道厚先生好友、学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书画印爱好者共5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桐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吴利民先生主持。桐乡市政协主席池晓明先生在致辞中对的袁道厚先生的艺术和人品作了高度评价,他说:“袁先生德艺双馨,德高望重,在今天这个过度追求名利的现实社会里,先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实为难得。他的厚道人生,再一次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和博大精深的内含,也必将为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名市建设,带来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浙江省文联原党组书记、省老年书画家协会主席蒋建东先生,袁道厚先生好友,盛欣夫先生,学生代表沈慧兴先生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对袁道厚先生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人格魅力钦佩不已。袁道厚先生致了答谢词。随后桐乡市政协副主席、政协书画院院长陈英女士为“西泠名家——袁道厚先生篆刻讲习班”揭牌。袁道厚先生向君匋艺术院捐赠了四尺整幅中国画《华诞同春》,君匋艺术院主任劳明权先生接受了捐赠。桐乡市政协主席池晓明先生宣布展览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袁道厚先生诗书画印作品近200件。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1月13日。
袁道厚先生1944年生于浙江德清,长于桐乡,祖籍湖南澧县。别署戴百宜、厚道人,室名闻梅楼等。自幼喜涂鸦刻石,曾得乡贤郑彬先生法蒙,复受教于陆维钊、叶一苇等师,后师承江南宿儒谭建丞先生,专攻诗、书、画、印而有所得。篆刻刀笔相彰而弥真趣,书法以行篆见长,独出机玄。作画常以插花、蔬果为题,“静中写动、含露折枝,嘤嘤飞舞,画出神气”。有“厚、灵、情”三味,偶作题画印款诗“随心出乎,自觉师心,消化古典而一承自然”,颇有文人画意韵,1991年、2003年应邀赴福州、三明、湖南长沙举办袁道厚书画篆刻展。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研究会理事、九三学社浙江省委文澜书画院副院长、浙江中国画家协会会员、青桐印社名誉社长、浙江花鸟画协会嘉兴工作组副组长等。
袁道厚先生人如其名,散发出中国传统文人的谦逊、仁厚、好学、尚德的君子风范。不但自己勤奋善学,见贤思齐,又乐于分享创作心得,传道解惑,广布德艺于乡梓后学。早在1984年,他创办了全国第一份专业篆刻刊物《篆刻报》,并成为大江南北篆刻家们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影响深远。1986年7月,袁道厚先生又发起成立了桐乡青桐印社。印社结集并培养了一大批有志于书法篆刻的艺术人才,并频频斩获全国性赛事的大奖,从此,桐乡书法篆刻声名远扬。今年,桐乡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篆刻之乡”的荣誉称号,这是与袁道厚先生及其同仁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作为桐乡文艺界的前辈,袁道厚先生的篆刻书画创作十分繁忙,但他却仍把更多的宝贵时间用在传道授惑和文化传播上,广收学生,传艺于人。目前有弟子门生百余人,散布于国内外,且因材施教,各有成就。这些门生中,仅加入中国书协会员就有15 人,更有西泠印社社员 4人。
在传教授学生的同时,袁道厚还广结印缘,走出桐乡、走出国门,与国内外艺术同行进行广泛的文化艺术交流。1998年以来,先后应邀赴台湾、日本、韩国、泰国等地区和国家作书画篆刻艺术交流。2005年来,又率学生同仁去平湖、海宁、嘉兴、德清、海盐、杭州、湖南澧县等地进行书画金石展览交流,所到之处,好评如潮、影响深远。近年,袁道厚先生又在浙江临安、嘉善,黑龙江五大连池等地创办了“西泠名家袁道人家创作基地”,为宣传桐乡的书法篆刻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先生还十分重视书法篆刻和印学理论的研究,陆续出版了《袁道厚书画篆刻选》、《道厚篆刻》、《厚道人吟草》、《袁道厚诗书画印选》、《篆刻艺术》、《桐乡文脉》等著作,对促进书法篆刻艺术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袁先生德艺双馨,德高望重,在今天这个过度追求名利的现实社会里,先生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实为难得。他的厚道人生,再一次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和博大精深的内含。
相关文章
- 第六届亚欧杯国际书画艺术大奖赛征稿2019-09-11
- 惠文堂宣纸2018-05-16
- 取经 | 中原访碑游学书法采风活动正式启动2018-05-16
- 第九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评稿会议在京召开2018-04-19
- 红中硬笔 妙不可言2018-04-19
-
黄文泉 诗意的行走
以文泉于楷书勤苦之根基,其行草研习可谓平川走马,纵
-
张华 谦和悟道 执着追求
张华的篆书与篆刻都是小写意风格,他准确地把握每个字
-
刘子安 又于淳醨见古今
书学通心学,阳明讲“心即是理”,伯安又言“心外无物
- 陈鹏酒后戏作《将进酒》(上)
- 10月13日夜,老鹏做客择一堂,酒后戏作草书《将进酒》8条屏,有幸得孙辉兄拉纸,王伟平兄、杨圣山兄拍摄。...[查看全文]